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行政处罚法》修改焦点问题研究

《行政处罚法》修改焦点问题研究

  • 字数: 261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熊樟林
  • 商品条码: 978752440105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国《行政处罚法》自1996年颁布实施以来,在法治政府建设上功不可没。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行政处罚法》实体规则开始暴露出不足,规则层面的查缺补漏工作变得势在必行。在此形势下,《行政处罚法》经历了多次“小修小补”,直至2021年1月22日,终于完成大修,正式公布。与以往不同,此次修法是《行政处罚法》在实施了长达25年之后,完成的首次大修,意义重大。本书结合晚近理论研究与相关执法实践,主要在实体法层面归纳总结了《行政处罚法》修改的核心议题,并对此展开研究。这些议题包括:修法的基本立场、修法的逻辑体系、修法的目的选择、行政处罚概念条款的增设、行政处罚种类条款的修订、主观过错条款的增设、“法盲”条款的增设、行政没收条款的修订、地域管辖条款的修订、违法阻却条款的增设、行政处罚决定公开条款的增设。本书并不拘泥于对新法修订内容的咬文嚼字,而是深入剖析上述修法问题中蕴含的一般原理,提出解释论或立法论上的应然方案。希望这些论述能够超越实证法本身,为理论界提供更为基本的行政处罚法理论,也为日后进一步开展的修法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修订建议。
目录
目录 导论《行政处罚法》修改的基本立场 第一节法功能之扩张:从单一到多元 第二节法视角之转变:从行政机关到行政相对人 第三节法结构之调整:从程序到实体 第四节法地位之提升:从依据到统领 第一章《行政处罚法》修改的逻辑体系 第一节应受行政处罚行为模型论之证明 第二节应受行政处罚行为模型论之内容 第三节应受行政处罚行为模型论之价值 第二章《行政处罚法》修改的目的选择 第一节报应论及其法则 第二节报应论的理论漏洞 第三节预防论的提出 第四节行政处罚目的的应然立场 第三章《行政处罚法》处罚概念条款的增设 第一节《行政处罚法》增设概念条款的缘由 第二节不利益性:行政处罚的第一要素 第三节违法性:行政处罚的第二要素 第四节报应性:行政处罚的第三要素 第四章《行政处罚法》处罚种类条款的修订 第一节我国行政处罚种类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第二节分类条款:行政处罚种类多元化的发生器 第三节层级保留条款:行政处罚种类多元化的“安全阀” 第五章《行政处罚法》主观过错条款的增设 第一节民法学和刑法学中的责任立场 第二节我国行政法所选择的差异模式 第三节行政处罚客观归责模式的缺陷 第四节法律责任的双元结构与行政处罚法责任条款的补充 第六章《行政处罚法》“法盲”条款的增设 第一节禁止错误的概念与类型划分 第二节“法盲”的可罚性与不可罚性 第三节“法盲”条款在我国《行政处罚法》上的增设 第七章《行政处罚法》行政没收条款的修订 第一节所有行政没收都具有制裁性 第二节行政没收并不都是行政处罚 第三节行政没收的立法设计 第八章《行政处罚法》地域管辖条款的修订 第一节旧版《行政处罚法》地域管辖规则 第二节新法的回应与不足 第三节行政处罚地域管辖多元化与修法建议 第九章《行政处罚法》违法阻却条款的增设 第一节行政处罚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必要性论证 第二节法定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基本种类与判断规则 第三节超法规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基本类型与判断规则 第十章《行政处罚法》处罚决定公开条款的增设 第一节行政处罚决定公开的制度由来 第二节行政处罚决定公开面临的争论 第三节“以不公开为原则,公开为例外”的正当性 第四节公开行政处罚决定的实质目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