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第一章绪论/2
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研究内容与任务/2
一、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3
二、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3
第二节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3
第三节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与研究思路/5
一、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5
二、中药药理学研究思路/6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8
第一节中药四气(四性)的现代研究/8
第二节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11
第三节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现代研究/12
第四节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13
第三章中药毒性/15
第一节中药毒性概述/15
第二节中药毒性的特点/17
一、毒性表现多样性/17
二、毒性成分复杂性/18
三、中药毒性的可控性/19
第四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21
第一节药物因素/21
一、品种与产地/21
二、采收与贮藏/22
三、加工与制剂/22
四、剂量与配伍/23
第二节机体因素/24
一、生理状况/24
二、病理状况/25
三、心理因素/25
第三节环境因素/26
各论
第五章解表药/28
第一节概述/28
第二节常用中药/30
麻黄*(030)柴胡*(032)葛根*(033)
细辛(035)桂枝(036)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38
麻黄汤(038)连花清瘟胶囊(039)
第六章清热药/40
第一节概述/40
第二节常用中药/45
黄芩*(045)黄连*(047)金银花*(048)
青蒿*(049)知母*(050)穿心莲(051)
板蓝根(大青叶)(052)鱼腥草(053)
苦参(054)牛黄(054)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56
黄连解毒汤(056)双黄连口服液(057)牛黄解毒片(057)
第七章泻下药/59
第一节概述/59
第二节常用中药/61
大黄*(061)芒硝(063)番泻叶(064)
火麻仁(065)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66
大承气汤(066)麻仁润肠丸(软胶囊)(067)
第八章祛风湿药/68
第一节概述/68
第二节常用中药/70
雷公藤(070)独活(071)秦艽(072)
防己(073)五加皮(074)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74
独活寄生汤(074)舒筋活血丸(075)
第九章芳香化湿药/77
第一节概述/77
第二节常用中药/79
厚朴(079)苍术(079)广藿香(080)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81
藿香正气散(081)保济丸(082)
第十章利水渗湿药/83
第一节概述/83
第二节常用中药/84
茯苓(084)泽泻(085)茵陈(086)
猪苓(087)车前子(087)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88
五苓散(088)茵栀黄口服液(089)
第十一章温里药/90
第一节概述/90
第二节常用中药/92
附子(092)肉桂(093)干姜(094)
吴茱萸(095)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96
理中丸(096)香砂养胃丸(097)
第十二章理气药/98
第一节概述/98
第二节常用中药/100
枳实与枳壳(100)陈皮(101)青皮(103)
木香(103)香附(104)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105
气滞胃痛颗粒(105)木香顺气丸(106)
第十三章消食药/107
第一节概述/107
第二节常用中药/108
山楂(108)鸡内金(109)莱菔子(110)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111
保和丸(111)健胃消食片(111)
第十四章止血药/113
第一节概述/113
第二节常用中药/115
三七*(115)蒲黄(117)白及(118)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119
云南白药(119)槐角丸(120)
第十五章活血化瘀药/121
第一节概述/121
第二节常用中药/123
川芎(123)丹参*(125)延胡索*(126)
红花(128)桃仁(128)益母草(129)
莪术*(130)水蛭(131)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132
血府逐瘀汤(132)复方丹参滴丸(133)
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药/135
第一节概述/135
第二节常用中药/137
桔梗(137)半夏(137)苦杏仁*(138)
川贝母(139)浙贝母(139)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140
二陈汤(140)蛇胆川贝液(140)
第十七章安神药/142
第一节概述/142
第二节常用中药/143
酸枣仁(143)远志(144)朱砂(145)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146
天王补心丸(146)柏子养心丸(146)
第十八章平肝息风药/148
第一节概述/148
第二节常用中药/150
天麻(150)钩藤(151)地龙(152)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153
镇肝熄风汤(153)天麻钩藤颗粒(154)
目录/11
第十九章开窍药/156
第一节概述/156
第二节常用中药/158
麝香(158)石菖蒲(159)冰片(160)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161
安宫牛黄丸(161)苏合香丸(162)
第二十章补虚药/163
第一节概述/163
第二节常用中药/167
人参*(167)党参(169)黄芪*(171)
甘草*(172)当归*(174)白芍(175)
何首乌*(176)枸杞子(177)淫羊藿(178)
鹿茸(179)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181
补中益气汤(丸)(181)六味地黄丸(182)
生脉饮(生脉注射液)(183)
第二十一章收涩药/185
第一节概述/185
第二节常用中药/186
五味子(186)山茱萸(187)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188
四神丸(188)
第二十二章驱虫药/190
第一节概述/190
第二节常用中药/191
使君子(191)槟榔(192)
第二十三章外用药/194
第一节概述/194
第二节常用中药/195
马钱子*(195)
第三节经方与制剂/196
九分散(196)拔毒生肌散(197)
第二十四章中药药理学实验/198
一、中药药理学实验研究/198
二、中药药理学实验动物/198
三、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术/199
四、中药药理学实验的目的及要求/202
五、中药药理学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203
实验项目/204
实验一柴胡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204
实验二黄芩、黄连、金银花的抗菌作用/204
实验三大黄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205
实验四茯苓的利尿作用/206
实验五四逆汤对大鼠低血压的治疗作用/207
实验六枳壳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影响/209
实验七山楂醇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210
实验八延胡索对小鼠的镇痛作用/211
实验九红花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212
实验十桔梗的止咳作用/212
实验十一天麻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的影响/213
实验十二人参对小鼠耐常压缺氧的影响/214
参考文献/215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216
课程标准/228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