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全国经济运行与区域发展报告

全国经济运行与区域发展报告

  • 字数: 380
  • 出版社: 企业管理
  • 作者: 甄小燕 等
  • 商品条码: 978751642796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42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铁高质量发展科学研究院完成的关于全国和区域宏观经济运行的研究成果。全书共五篇,分为全国和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运行篇。全书基于企业发展诉求,实现了宏观经济一般框架与企业所需重点的有机结合。既覆盖了经济增长(产业发展)、财政收支和货币供应等宏观核心指标,也覆盖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与企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中观层面主题。对企业识别和把握经济现象的趋势性、周期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有较高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甄小燕,女,1980年生,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中铁高质量发展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先后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咨集团工作,长期从事宏观经济、政策等研究。主持和承担来自国家发改委、地方政府、企业等研究项目超过30项。其中《雄安新区投融资专题研究报告》等研究成果曾荣获所内、中咨公司、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等一、二、三等优秀咨询成果奖5项。公开发表《我国财政收支运行及支持投资建设特征和趋势展望》等论文14余篇。 马军旺,高级工程师,中铁高质量发展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先后在中国交建、中国地铁咨询公司、中国中铁工作,曾从事多年工程管理、规划设计咨询、国际工程、建筑业发展研究工作。负责和参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路、铁路和轨道交通等项目的施工管理、投资咨询、规划设计40余项,主笔完成我国《某战略通道项目商务方案研究报告》等多个专项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中央企业智库联盟重点课题优秀奖、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发明专利等。 徐品章,男,1994年生,硕士研究生,中铁高质量发展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曾在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工作。
精彩导读
一、产业发展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本体,是决定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与国际比较,我国产业的显著优势在于工业制造业比重高,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扎实,内需较其他经济体更为旺盛。2012年以来,我国“6+7”支柱产业得到稳定发展,内部结构调整,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 区域生产力布局特征: ?东部:产业优势显著,集聚高新技术与服务业; ?中西部:以采矿、建筑业、有色金属等资源型或传统产业为主。 长周期趋势: 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国外转移; 其他产业国内梯次转移成效显著,新兴产业以区域溢出性扩张为主; ?挑战:产业结构服务化与增加值率提升的同时,面临资产趋重、回收周期延长等全球共性问题。 (一)产业规模与结构 1. 规模与增速 ?2022年名义GDP:120.47万亿元(+3%); 第一产业:8.82万亿元(+4.1%,占比7.3%); 第二产业:47.38万亿元(+4.7%,占比39.3%); 第三产业:64.27万亿元(+5.8%,占比53.35%)。 ?2012—2022年趋势:GDP年均增速6.15%,呈逐年下降态势(2012年7.7%→2022年3%)。 2. 结构演变 ?当前格局:“三二一”型(服务业主导); ?二产U型反弹:2020年比重降至37.84%后回升,2022年达39.33%; ?三产微降:2022年占比53.35%(较峰值-0.12pct); ?历史路径:2012年“二三一”→2022年“三二一”,与发达国家趋同。
目录
第一篇? 全国经济运行篇 一、产业发展…………………………………………………………………003 (一)产业规模和结构 …………………………………………………………003 (二)支柱产业情况 …………………………………………………………005 (三)产业转移特征 …………………………………………………………009 (四)产业运行特征 …………………………………………………………010 (五)产业区域发展特征 …………………………………………………………013 二、固定资产投资……………………………………………………………017 (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结构 …………………………………………………………017 (二)固定资产资金来源及投融资特点 …………………………………………………028 (三)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特点 …………………………………………………………038 三、城市建设…………………………………………………………………046 (一)城镇化水平及发展动力 …………………………………………………………046 (二)城市建设情况 …………………………………………………………048 (三)城市区域发展特征 …………………………………………………………051 四、财政收支…………………………………………………………………056 (一)财政收入及特征 …………………………………………………………056 (二)财政支出及特征 …………………………………………………………060 (三)政府负债及风险 …………………………………………………………066 (四)区域财政收支特征 …………………………………………………………070 五、金融运行…………………………………………………………………078 (一)货币供应特点及效果 …………………………………………………………078 (二)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 …………………………………………………………083 (三)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 …………………………………………………………089 (四)区域社会融资特征 …………………………………………………………090 第二篇? 东部经济运行篇 一、北京市……………………………………………………………………095 二、天津市……………………………………………………………………104 三、河北省…………………………………………………………………… 113 四、上海市……………………………………………………………………123 五、江苏省……………………………………………………………………132 六、浙江省……………………………………………………………………143 七、福建省……………………………………………………………………155 八、山东省……………………………………………………………………167 九、广东省……………………………………………………………………179 十、海南省……………………………………………………………………191 第三篇? 中部经济运行篇 一、安徽省……………………………………………………………………203 二、江西省……………………………………………………………………214 三、河南省……………………………………………………………………224 四、湖北省……………………………………………………………………234 五、湖南省……………………………………………………………………244 六、山西省……………………………………………………………………255 第四篇? 西部经济运行篇 一、内蒙古自治区……………………………………………………………267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277 三、重庆市……………………………………………………………………288 四、四川省……………………………………………………………………298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08 六、贵州省……………………………………………………………………319 七、云南省……………………………………………………………………329 八、西藏自治区………………………………………………………………340 九、陕西省……………………………………………………………………351 十、甘肃省……………………………………………………………………362 十一、青海省…………………………………………………………………372 十二、宁夏回族自治区………………………………………………………382 第五篇? 东北经济运行篇 一、辽宁省……………………………………………………………………395 二、吉林省……………………………………………………………………406 三、黑龙江省…………………………………………………………………41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