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劳动教育百年史

中国劳动教育百年史

  • 字数: 242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胡娇|
  • 商品条码: 978701025956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百年来的劳动教 育为研究主题,聚焦具体的 劳动教育思想和劳动教育政 策,系统分析了在不同历史 时期劳动教育的实践形态和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变革,并 分析了中国劳动教育百年的 源头与流变,希望从中一窥 中国劳动教育百年的核心思 想,以劳动教育的视角丰富 中国教育百年的研究,从而 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研究和 实践提供一些历史性的思考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劳动教育实践 一、贝海拾珍:中国古代传统劳动教育思想举隅 (一)墨子的劳动教育思想:节用、自养俭 (二)颜元的劳动教育思想:应劳乐劳 (三)科技著作中的劳动教育内容:教在百姓日常中 二、萌芽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劳动教育 (一)劳动教育萌芽:清末学制中的劳动教育 (二)劳动教育的发展:民国初年的劳动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劳动教育实践 一、思想觉醒:知识分子走向庶民 (一)李大钊的劳动教育思想:尊劳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工读教育观 二、实践觉醒:教育走向生产劳动 (一)工读主义教育:人人做工,人人读书 (二)平民主义教育: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探索 (三)毛泽东早期教育观与教育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教育觉醒:新民主主义教育发端 (一)庶民的胜利:教育从思想上走向工农大众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教育从规划上走向工农大众 (三)讲演团、夜校:教育行动上走向工农大众 (四)上海平民女校: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 (五)上海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区时期(1927-1934年)的劳动教育实践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理想走向教育实践的必由之路 (一)早期的共产主义运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早期的奋斗目标: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 二、苏区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体系的初构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逐步走入教育目的体系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在革命实践中生成 (三)逐步建构了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四)教师选拔: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五)苏区教育评价:制度化的教育评价初现 三、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建构与传播 (一)杨贤江与《新教育大纲》 (二)钱亦石与《现代教育原理》 四、生活教育实验: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行动中的劳动教育 (一)南京晓庄师范中的劳动教育 (二)山海工学团中的劳动教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延安时期(1935-1948年)的劳动教育实践 一、延安时期的教育任务:普及与提高 (一)生产自给:延安时期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社会条件 (二)普及的新民主主义国民教育:注重生产劳动,养成劳动习性 (三)提高:基于社会需求面的教育供给 二、延安时期的劳动教育制度:相对完善且灵活多变的教育制度体系 (一)实行劳动教育:边区教育文件对劳动教育的确定 (二)全面内战时期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殊阶段:以生产养校 (三)东北解放区的劳动教育:培植劳动观念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