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兰科植物的受精

兰科植物的受精

  • 字数: 260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英)达尔文 著, 唐进 等 译
  • 商品条码: 978730127242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兰科植物的受精》是达尔文继《物种起源》之后最重要的著作,出版于1862年,15年后(1877年)出版第二版,本中译本是根据第二版译出的。北大社的中译本由陈心启教授在年近90岁高龄时再度校订。 达尔文在本书中描述了许多兰花与昆虫精巧的传粉系统,他认为自然选择作用使花的构造适合异花受精,这为他的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本书进一步深化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推动植物-昆虫协同进化研究,奠定现代传粉生物学基础,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双重价值。 《兰科植物的受精》不仅拓展了进化论的应用范畴,更以兰花的“精巧装置”向世人展示自然选择的鬼斧神工,被誉为“自然选择的微观教科书”
作者简介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代表作有《物种起源》《兰科植物的受精》《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人类和动物的表情》等。 唐进,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曾任英国皇家植物园访问研究员,中国兰科、百合科、莎草科等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汪发缵,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单子叶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陈心启,中科院植物所标本馆馆长,中国兰花学会名誉理事长和中国兰科植物保育委员会名誉主席。
目录
弁言 / 1 内容简介 / 1 第二版序言 / 1 导读 / 1 导言 / 1 名词说明 / 1 第一章 眉兰族 / 1 早生红门兰花的构造--花粉块的运动能力--金字塔穗红门兰各部分 的完善适应--红门兰属的与某些近缘属的其他物种--关于寻访几种 兰花的昆虫和它们寻访的频度--关于各种兰科植物的能育性和不 性--关于花蜜的分泌,以及有目的地使昆虫在吸取花蜜时耽搁时间 第二章 眉兰族(续前) / 29 蝇眉兰和蜘蛛眉兰--蜜蜂眉兰明显是适应于永久自花受精,但又具有自相矛盾的异花交配的装置--角盘兰的花粉块附着在昆虫的前腿上--凹唇掌裂兰的传粉是借唇瓣的三个部分所分泌的花蜜间接完成的--手参和其他物种--二叶舌唇兰和细距舌唇兰,它们的花粉块附着于鳞翅目昆虫的复眼上--玉风花属其他物种--波纳兰属--双距兰属--关于花粉块运动能力的总结 第三章 旭兰族 / 53 大花头蕊兰;蕊喙发育不全;花粉管早期穿人;不完全自花受精的例子;异花受精是昆虫啮咬唇瓣的结果--头蕊兰--朱兰属;翅柱兰属和其他具触觉唇瓣的澳洲产兰科植物--香荚兰属--折叶兰属 第四章 鸟巢兰族 / 63 新疆火烧兰;唇瓣的奇妙形状和它对于花的结实的重要性--其他火烧兰属的物种--虎舌兰属--斑叶兰--秋花绶草;使较幼的花朵的花粉运送到另一植株上较老的花朵的柱头上的完美适应性--卵叶对叶兰;蕊喙的敏感性;黏性物质的爆裂;昆虫所起的作用;几个器官的完美适应性--心叶对叶兰--鸟巢兰;按照对叶兰属的方式完成受精---始花兰属;自花受精 第五章 沼兰族和树兰族 / 85 北沼兰--尾萼兰属,奇妙的闭合花--石豆兰属,唇瓣每经一阵微风便不断地摇动--石斛属,自花受精的装置--卡特兰属,简单的传粉方式 --树兰属--自花受精的树兰族 第六章 万带兰族 / 101 蕊柱和花粉块的构造--蕊喙柄弹性的重要性;蕊喙柄运动能力--花 粉团柄的弹性和力量--具侧生柱头的虾脊兰属,它的传粉方式--长 距武夷兰,蜜腺异常的长度--通入柱头腔的人口非常窄小的一些物种,这种狭窄入口使得花粉团几乎不能插入--盔唇兰属,它的特殊传粉方式 第七章 万带兰族(续前)--龙须兰亚族 / 119 龙须兰亚族,所有兰科植物中最奇特的亚族--龙须兰属的花粉块投射得远以及由昆虫传送所依赖的机制--蕊喙触角的敏感性--三齿龙须兰的雄性型、雌性型和两性型之间的巨大差别--火焰旋柱兰花朵的奇妙结构;花粉块的射出--优雅旋柱兰--胀花肉唇兰.受精的方式 第八章 杓兰族---兰科植物花的同源性 / 147 杓兰属迥异于其他一切兰科植物--拖鞋形状的唇瓣具两小孔,昆虫可由 这两小孔脱逃--传粉是通过地花蜂属的小型蜂进行的--兰科植物花 朵的几个部分的同源性质--它们经历了惊人的变化 第九章 器官的阶梯及其他---结束语 / 161 器官、蕊喙及花粉团的阶梯--花粉团柄的形成--谱系上的亲缘关系 --花蜜的分泌--花粉块运动的机制--花瓣的用处--种子的产生 --细微结构的重要性--兰科植物的花结构的巨大差异性的原因--各种装置之所以完善的原因--昆虫媒介作用概述--大自然厌恶永恒的自花受精 附录 / 191 附录一 兰科植物学名中外对照表 附录二 兰科植物学名外中对照表 附录三 兰科中常用的植物学术语注释 附录四 关于兰科植物受精方面的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