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美国百年公益发展的启示)(精)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美国百年公益发展的启示)(精)

  • 字数: 45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资中筠|
  • 商品条码: 978754265301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77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3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是第一本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综合介绍和分析美国公益事业发展的著作。作者探究美国一百多年来公益事业与公益基金会组织的起源与发展,深入本源,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如何把资本引向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为“唯利是图”的资本找到有效的驾驭和引导之道。作者根据最新的考察和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公益模式正在兴起,主要是利用资本的特性,寓公益于商机,不仅授人以渔,而且要掀起一场渔业革命;不再视穷人为单纯的捐助对象,而是潜在的创业伙伴。毫无疑问,这种“致力于改变游戏规则的革新”的成败,不但是对美国以及资本主义制度自我纠错的革新机制的考验,而且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资中筠,1930年生,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资深学者、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美国研究》主编、研究员。退休后仍从事著述和学术活动。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 早期从事民间外交工作,七十年代末开始从事学术研究,在国际政治、美国研究及中西思想文化方面多有著述。 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和中华美国学会,创立“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任第—二届会长。 主要著作:《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二十世纪的美国》(主编《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之一)、《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修订版更名《财富的归宿》)、《资中筠集》(学术论文)。随笔集:《斗室中的天下》、《锦瑟无端》、《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学海岸边》、《资中筠自选集》(五卷),《美国十讲》、《老生常谈》等。 翻译有巴尔扎克(法国)、薇拉·凯瑟(美国)、阿兰·德波顿(英国)等人的著作。
目录
重印前言 序言 第一部 历史与概况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慈善公益事业源远流长 一、美国独立前的公益事业先驱及其思想 二、独立以后到南北战争的一百年 三、南北战争期间及其善后工作 四、现代基金会的早期雏形 第三章 现代基金会的兴起与发展 一、时代背景 二、20世纪后半叶的特点 三、社区基金会同时兴起 四、运作机制 五、基金会行业组织和学科的出现 第四章 基金会与政府的关系 一、补充和配合 二、税法的调控作用 三、争议与摩擦 四、“公私合营”的运作模式 第二部 各类基金会剪影 第五章 20世纪初期三大先驱 一、拉塞尔·塞奇基金会 二、卡耐基基金会 三、洛克菲勒基金会 第六章 20世纪中后期的后起之秀 一、福特基金会 二、凯洛格基金会 三、大卫与露西·帕卡德基金会 四、索罗斯系列基金会 五、麦克阿瑟基金会 六、威廉·宾基金会 七、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第七章 社区基金会 一、发展历史 二、个案例证 第八章 运作型基金会 一、塞奇基金会(后期) 二、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 三、查尔斯·凯特林基金会 第九章 国际工作 一、概况 二、美国国内的国际项目 三、海外工作 四、后冷战时期 第十章 与中国的关系 一、洛克菲勒基金会 二、福特基金会 三、鲁斯基基金会 四、亚洲基金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