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梦溪笔谈》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字数: 140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王家葵著
商品条码: 9787101170764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71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6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沈括的《梦溪笔谈》是我国宋代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涉及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工艺技术等领域,尤以科学技术价值闻名于世,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影响,是中国优秀的传统经典代表作。但作为一部笔记体名著,所涉知识庞杂,典故幽深,不易理解。 王家葵教授学识渊博,撰写《〈梦溪笔谈〉通识》,分“人文杂俎”和“科技渊薮”两部分,不仅对《梦溪笔谈》的内容进行细致而富有趣味的解读,还深入介绍了沈括的生平、性格及《梦溪笔谈》的成书、版本和影响等,对沈括所取得的科学成就亦有着公允而平正的论述,为大众读者奉献出一本优质的通识读物。
作者简介
王家葵,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出版本草历史、道教文献、书法研究著作多种。代表作有《神农本草经研究》《本草纲目图考》《本草文献十八讲》《〈本草纲目〉通识》《神农本草经笺注》;《陶弘景丛考》《登真隐诀辑校》《真灵位业图校理》《养性延命录校注》《周氏冥通记校释》;《近代印坛点将录》《近代书林品藻录》《玉吅读碑》《瘗鹤铭新考》《玉吅斋石墨谈屑》等。
精彩导读
壬人恶名 沈括是通才,学问其实更偏重于今日所谓的理工,但如果一味以理工思维看待文科问题,不免有煞风景的时候。《梦溪笔谈·讥谑》指责白居易《长恨歌》“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偏离唐明皇幸蜀路线,尚符合“诗歌地理学”;又通过数学运算,批评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说:“四十围乃径七尺,无乃太细长也。”如此不解风情,后人也觉得好笑,王观国《学林》专门拈出: 杜子美《古柏行》曰:“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存中《笔谈》曰:“无乃太细长乎?”观国按,子美《潼关吏》诗曰“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世岂有万丈余城耶?姑言其高耳。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高且大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校之,则过矣。 言犹未尽,又补一刀说,汉武帝作建章宫,《史记》形容“度为千门万户”,后来班固《西都赋》、杜牧《阿房宫赋》都用“千门万户”来刻画宫殿雄阔,如果真要计较的话,“户”是门扉,两扇为一门,按“千门万户”坐实,岂不是一门有十户矣。观沈括一生行止,基本没有脱离“理工男”的思维,这样的人设,在北宋中期的复杂政治斗争环境下不能讨巧,甚至开罪各方,也是理固宜然。 苏轼一生常犯“水逆”,重大坎坷之一的乌台诗案可能就与沈括有些瓜葛。据王铚《元祐补录》说,当年沈括受命察访两浙农田水利,上殿辞别皇帝时,神宗专门叮嘱关照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待与苏在杭把酒话旧,求得苏轼手书新作一卷,沈括回京,忽然想起皇帝“关照”的指示,竟详细将其批点注释以后进呈,揭发苏轼心怀不满、言语讪谤云云。苏轼当时还不以为意,继续写诗送给沈括,老友刘恕调笑说:“真不长记性,你就不怕他又进呈啊。”后来李定、舒亶掀起文字狱,沈括即始作俑者。 苏轼自书《赤壁赋》题记。内容为:“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出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看来苏轼还是被文字狱弄怕了。 李焘将此事附录入《续资治通鉴长编》,但将信将疑,表示“当考详,恐年月先后差池不合”。传言或许有夸大的成分,且存而不论,王安石与沈括闹矛盾,乃至开出“壬人”恶评,则不是空穴来风者。 王安石较沈括年长,出仕也早,皇祐三年括父沈周去世,墓志铭即由王安石撰写,当时沈括方弱冠,墓志铭仅言“两男世其家”(《临川文集·太常少卿分司南京沈公墓志铭》),与王安石应该没有特别的交往。嘉祐八年(1063)沈括进士及第,王安石权同知贡举,存在名义上的师生关系,到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参知政事,开始变法,因为“宿德旧人议论不协”,需要任用新进,沈括能力强而主张相合,自然受到青睐(沈括的侄儿沈辽更早被王安石赏识,王曾经赠诗“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但后来王安石变法,沈辽主张不同,遂被摈除不用,际遇正好与沈括相反),他早期官运升转的背后,应该都有王安石助力。 王安石像 聚集在王安石周围主张新法的一班人,其实各怀心思,互相倾轧,这些算计,远非“理工男”沈括所能应对。可能是吕惠卿挑唆,王安石在罢相复起以后(熙宁八年),忽然失去对沈括的信任,至少在两次与神宗的谈话中,将沈括称为“壬人”,即奸佞小人。一次神宗打算在曾孝宽、沈括之间择一人判兵部事,王安石直接斥沈括是“内怀奸利之心”的“壬人”,不可亲近。又一次,神宗与王安石议论吕惠卿“忌能、好胜、不公”,如何之不堪,连带提及吕嫉妒沈括之才能。王安石再次说:“(沈括为人)反复,人人所知,真是壬人,陛下当畏而远之,虽有能,然不可亲近。”(《续资治通鉴长编》) 记载如此,真是不好辩驳,不仅仅是党争的缘故,沈括自身一定也存在弱点,所以宋人在沈括生前身后,都乐于编排有关他的坏话。比如《元祐补录》在讲完乌台诗案的秘辛后又补充说,元祐年间,沈括已经在镇江赋闲,苏轼知杭州,沈又前后讨好,令苏轼“益薄其为人”。更多的八卦,则围绕沈括家的悍妻展开,《萍州可谈》说: 沈括存中,入翰苑,出塞垣,为闻人。晚娶张氏,悍虐,存中不能制,时被棰骂,捽须堕地,儿女号泣而拾之,须上有血肉者,又相与号恸,张终不恕。余仲姊嫁其子清直,张出也。存中长子博毅,前妻儿,张逐出之。存中时往赒给,张知辄怒,因诬长子凶逆暗昧事。存中责安置秀州,张时时步入府中,诉其夫子,家人辈徒跣从劝于道。先公闻之,颇怜仲姊,乃夺之归宗。存中投闲十余年,绍圣初复官,领宫祠。张忽病死,人皆为存中贺,而存中恍惚不安。船过扬子江,遂欲投水,左右挽持之,得无患,未几不禄。或疑平日为张所苦,又在患难,方幸相脱,乃尔何耶?余以为此妇妒暴,非碌碌者,虽死魂魄犹有凭借。 真伪不必问,做人落到这个地步,真是令人感叹。
目录
走进梦溪园 1 通人沈括 2 壬人恶名 3 笔谈解题 4 版本流变 一、人文杂俎 1 经学大义 2 典章制度 3 边疆军务 4 人物品藻 5 语言文学 6 音乐声律 7 书画文物 8 奇闻怪谈 二、科技渊薮 1 天文历法 2 数学物理 3 地质地理 4 工程技术 5 生物学科 6 本草药物 一枚浓缩宋代科技文化的时间胶囊 后记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