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输气站场非常规作业风险迁移演化特性与动态评估方法

输气站场非常规作业风险迁移演化特性与动态评估方法

  • 字数: 302
  • 出版社: 化学工业
  • 作者: 李威君//张来斌//张继旺|
  • 商品条码: 9787122466952
  • 适读年龄: 12+
  • 开本: 16开
  • 版次: 1
  • 页数: 19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天然气输气站场非常规作业的风险迁移演化特性与动态评估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输气站场非常规作业风险理论知识和评估指导。本书深入分析了非常规作业的内涵,利用事故致因模型对输气站场非常规作业事故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业过程的风险动态累积理论,用于表征非常规作业的风险特性,并进一步探究了基于作业危害分析的非常规作业动态累积风险评估方法。同时,本书还挖掘了非常规作业风险的时序关联特性,提出了融合作业危害分析与改进的Petri网络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以及风险多层流交叉理论,用于揭示非常规作业风险的多层流交叉特性,并构建了多层级模糊着色Petri网风险评估模型;此外,基于韧性工程理论,本书还提出了融合作业危害分析与韧性工程的风险评估模型,以应对非常规作业风险的随机性能。通过将所提出的理论、方法应用于输气站场的具体实例,有效提高了输气站场非常规作业的安全性,为输气站场的安全、有序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书不仅适合天然气输送安全管理领域的研究人员、学生、从业者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参考书籍,也适合对行为安全领域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李威君,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山东科技大学青年教学拔尖人才、山东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山东科技大学“三八”红旗手、山东科技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生产过程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2余项、教学项目15项;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山东省第8届“超星杯”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山东省第6届“超星杯”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第3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第四届青岛市“安全在我心中”应急安全文化教育精品课一等奖、“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大赛一等奖等教学类奖项。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综述3 1.3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5 1.4主要创新点6 2非常规作业事故致因分析7 2.1非常规作业的范畴7 2.2事故致因模型8 2.3输气站场非常规作业事故致因分析实例25 2.4本章小结28 3非常规作业风险动态累积演化特性与动态评估29 3.1作业过程风险动态累积理论29 3.2非常规作业动态累积风险评估方法30 3.3输气站场非常规作业过程风险演化评估实例34 3.4本章小结38 4非常规作业时序关联特性与动态评估39 4.1非常规作业过程图形化表征39 4.2JHA-改进Petri网融合风险分析模型42 4.3非常规作业时序风险演化评估实例——以开气过程为例45 4.4本章小结48 5非常规作业风险偏离特性与2GW-HAZOP评估49 5.12GW-HAZOP49 5.2偏离度风险计算方法及其在排污过程的应用50 5.3JHA-2GW-HAZOP-偏离度综合方法及其在加热器启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54 5.4本章小结62 6非常规作业风险多层流交叉特性与动态评估63 6.1风险多层流交叉理论63 6.2多层级模糊着色Petri网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66 6.3云模型-多层贝叶斯网络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86 6.4本章小结97 7非常规作业风险韧性演变与主动评估98 7.1韧性工程理论背景98 7.2JHA-韧性工程风险评估模型101 7.3输气站场非常规作业风险韧性演化评估实例103 7.4本章小结107 8非常规作业风险随机性能建模与动态评估108 8.1输气站场应急处置非常规作业过程分析108 8.2传统基于指标体系的应急处置作业风险评估109 8.3模糊随机Petri网-马尔可夫链评估方法115 8.4输气站场泄漏应急处置作业过程随机性能建模与评估实例118 8.5本章小结127 9非常规作业风险不确定性及其去模糊化定量计算128 9.1ABT-Petri风险建模方法128 9.2改进三角模糊数与数据拟合量化计算方法134 9.3输气站场动火作业过程风险评估去模糊化实例138 9.4本章小结152 10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154 附录156 附录A变迁触发可能性专家评级表156 附录B工业动火作业事故数据库158 附录C初始库所与变迁专家评分表162 附录D数据拟合代码178 参考文献17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