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语言趣话

语言趣话

  • 字数: 220
  • 出版社: 商务国际
  • 作者: 杜永道
  • 商品条码: 978751761056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该书收录文章80多篇,分为语文事业、语文趣谈、语言之妙、语文奇遇、汉语拼音、词汇运用、标点符号、公文语言、《红楼梦》语言和语文人物等十部分,文章大都以讲故事、谈事理的方式阐发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知识,既有传统语言文化知识,又有当代语文规范知识,还有作者的精辟见解,反映了语文学科的新发展和语言运用中的新情况。该书旨在普及语言知识,文章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可供广大师生、语言文字工作者和一般读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杜永道,《语言文字报》原主编,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特约语言文字顾问。目前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语言文字报》等报刊上撰写回答读者语言文字问题的专栏。出版了《说话的诀窍》《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常用字》等著作,发表语言文字论文、散文随笔各百篇。
精彩导读
1949年10月10日,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的第一个语言文字机构便诞生了,这就是“中国文字改革协会”。   在共和国前进的征途中,它数次更名,每次改易,都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字事业迈入一个新阶段:   1952年2月5日改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显现出中国正式开始“官方”研制汉语拼音和简化字;1954年12月23日改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依靠国家力量推行语文现代化的新阶段;1985年12月16日改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昭示着中国语言文字事业进入以“规范化、标准化”为核心任务的新时期。   70多年语文事业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使得中国社会语文生活从“三个旧时代”,跃入“三个新时代”。   ——从“方言时代”跃升到“‘方·普’时代”。如今,会说方言又会说普通话已成为祖国辽阔大地上司空见惯的社会用语常态。南北方言隔阂的旧状态,早已不复存在。   ——从“扫盲时代”跃升到总体上的“无盲时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张旗鼓扫除文盲,无数人欣喜脱盲。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文盲充斥现象”已成历史陈迹。   ——汉语拼音从“识字工具时代”跃升到“社会交际工具时代”。拼音从小学课堂跨入社会。如今,每天有数以亿计的人用汉语拼音敲键盘、发信息。   此外,70多年来社会语文规范的一个显著变化是,许多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文化单位,从“留意语文规范的时代”,跃升到“普遍追求高质量语文规范的时代”。例如,立法、部委公文、传媒等领域都在实施愈加严格的语文质量管控举措,且日臻成熟。过去,请专家讲语言规范的寥若晨星,如今已司空见惯。有学者称,往昔读大报,5分钟就见一错;现在20分钟也找不到一例了。   回望70多年语文风云,感慨系之:语文事业这条小河,只有汇入全社会这条宽阔平稳的大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助力弘扬中华文化,才能行稳致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