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英国历史小说源流

英国历史小说源流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陈礼珍
  • 商品条码: 978710024083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关注1795-1837年英国摄政时期历史小说的整体样貌,研究以司各特等人为代表的经典作家及其作品,展现历史小说的萌芽、发展过程及其蔚为壮观的流变与脉络,进而观察此过程如何反映和契合这一时期英国社会文化风尚由早期内敛平和转向中期奢靡优雅、后期动荡不安的趋势。英国历史小说的潮流随着摄政时期结束而逐渐消退,却在20世纪后期又迎来复兴。作者认为,历史小说仍然是英国当代小说长河中的重要流脉,它的文学基因和文化滋养力还在继续奔腾流淌。
作者简介
陈礼珍,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叙事学理论和文学话语传播。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著有《伦理透视法:英国摄政时期小说叙事图景》《盖斯凯尔小说中的维多利亚精神》《天使与鸽子:盖斯凯尔小说研究》等。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历史小说的勃兴 第一节 历史小说的历史由来 第二节 历史小说的崛起之路 第二章 历史小说的发源:埃奇沃思的“地方小说” 第一节 两江并流:来自爱尔兰的源头 第二节 爱尔兰世家的颓败史 第三节 历史小说的伦理构型 第四节 《拉克伦特堡》的写作史 第五节 《奥蒙德》历史背后的伦理旨归 第三章 历史小说的支脉:欧文森的“民族故事” 第一节 书信里的“爱尔兰姑娘” 第二节 历史哥特小说之魅 第三节 作为白日梦的历史体验感 第四节 跨过爱尔兰的山和大海 第五节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 第四章 历史小说的主流:《威弗莱》历史记忆的显影 第一节 荷里路德宫的“摄政王” 第二节 历史幽暗深处 第三节 《威弗莱》历史记忆的反转再现 第四节 从“野蛮”到“浪漫”的花格呢 第五节 历史记忆的民族主义印记 第五章 历史小说的惊涛:司各特对政治与审美的伦理混成 第一节 历史小说的转向 第二节 从小说重返罗曼司 第三节 个人与国家:作为政治问题溶剂的婚姻伦理 第四节 审美意识形态的伦理基色 第六章 历史小说的波浪:苏格兰天团 第一节 爱丁堡与文化领导权之战 第二节 苏格兰历史小说版图 第三节 历史的表征:霍格与高尔特的新模式 第四节 后浪与前浪:安斯沃思与简·波特 第七章 历史小说的涧峡:从《庞贝末日》到《黎恩济》 第一节 三个人的庞贝城 第二节 考古罗马帝国:考古挖掘与历史层累 第三节 猞猁与鼹鼠:小说的民族批判功能 第四节 灰烬与骷髅:庞贝城的覆灭 第五节 文学的寄生:歌声字影中的《黎恩济》 余 论 附录I:司各特历史小说年表 附录II:英国早期历史小说年表(1762~1813) 附录III:19世纪前期的英国文学家与中国事务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