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我们踔厉前行

新时代我们踔厉前行

  • 字数: 200
  • 出版社: 中国文史
  • 作者: 丁友成|
  • 商品条码: 978752054365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三辑,收录了多 篇作品,内容丰富多元,有 对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歌 颂,展现乡村从穷乡僻壤到 芳菲大地的转变;有对医者 仁心、科技兴国、医学创新 的赞美;也有对铁路建设者 、海归创业者等各行各业普 通人的刻画,尽情讴歌他们 身上闪烁的时代光芒,传递 正能量。 作者在退休后仍笔耕不 辍,花五年时间创作此书, 是为初心和使命写作,用生 命书写。他希望读者通过阅 读感知典型人物的奋斗精神 ,凝心聚力为时代添砖加瓦 。本书的顺利出版,得益于 周显军、陈勇、谢孝霖等人 的帮助。
精彩导读
倾情“羊肚菌” 一个人的青春,只有一 次。能否在有限的春光里, 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年轻 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当然 ,要想在平凡的人生中做出 一番不平凡的、令人钦佩的 业绩,就需要有过人的胆识 和超强的能力。只有不断地 奋斗、再奋斗,才能掘出一 片既属于自己,也属于别人 的灿烂。 ——题记 一 阳春三月,美丽山城, 天空晴朗,大地如茵,百花 盛开。 3月20日,我应邀参加了 市散文学会组织的以助力“ 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深入山 乡采风活动,意在探访农村 三年扶贫攻坚,乡亲们脱贫 致富过上小康生活之后,在 此基础上如何在乡村振兴道 路上阔步前进。 上午10时许,在刘建春 会长的率领下,我们一行驱 车先到涪陵区马武镇“古今 花海”徜徉了一圈,领略和 欣赏了这里与别处不一样的 风景。下午,在该镇党委宣 传委员李瑜琼的陪同下,我 们走进了涪陵区文观村重庆 驰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此 行的目的,是深度采访和发 掘“海归”吴小敏带领村民们 倾情种植“羊肚菌”的事迹。 重庆涪陵,位于长江、 乌江交汇处,因乌江(古称 涪水)、巴国王陵多在此而 得名。马武镇在涪陵东南部 ,镇名是以东汉末年农民起 义英雄、大将军马武命名的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 厚重,土地肥沃,人杰地灵 ,世世代代英雄豪杰辈出, 当年的英雄之气、红色血脉 ,不朽的精神,迄今仍在一 代又一代地传承。吴小敏即 是传承者之一。 吴小敏,三十五六岁, 中等个头,齐肩短发,一张 高原红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 蓬勃朝气与活力。她上身穿 着一件黑红相间的运动衫, 下着一条浅蓝色牛仔裤,脚 穿一双运动鞋。那一双如黑 宝石般明亮的大眼睛显得特 别睿智有神。她性格开朗, 落落大方,十分健谈。她笑 容可掬,大大咧咧地叙述她 的故事,不失沉稳及谦逊。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 位有知识、有文化、有实践 经验的新型农民企业家。这 就是该公司总经理吴小敏给 我的第一印象。 斯时,有人吴总、吴总 地叫着,她觉得不舒服,便 打趣道:“你们就叫我小吴 或小敏或阿敏吧!什么老总 呀老板呀,听起来怪别扭的 ,主要是不习惯,我不过就 是一个农村妹子。当地村民 都亲切地唤我‘儿麻婆’,这 是当地土语,意思是说我有 儿娃子耿直豪爽的性格,做 人行事从不拖泥带水。我喜 欢这个称谓,听起来没有距 离感。” 在吴小敏口齿伶俐、绘 声绘色的谈话中,我深深地 感觉到,她的国外求学,她 的返乡创业,着实经历了常 人难以想象的坎坷、痛苦和 磨难。从她清澈的眼眸里, 我也或多或少地察觉到,正 是因为她极不平凡的人生经 历,才铸就了她今天的不同 凡响。用她的话说:“只要 一个人有志向、有梦想、有 决心、有毅力,脚踏实地, 就一定会有收获,搞出点名 堂来。” 精彩的故事总有开篇, 曲折的经历总有头序,我们 还是从吴小敏的童年说起吧 ! 二 一个人的家庭出身,自 己没法选择,但后来的人生 之路却可以有多种选择。吴 小敏的成长经历,很好地证 明了这一点。 1986年4月的一个凌晨3 点,一个女婴降生在文观村 ,其父母都是地地道道、面 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给她 取名叫“小敏”,或许是希望 她从小对一切事物反应敏锐 和聪慧吧!不管怎么说,她 的呱呱落地就意味着一个贫 困家庭又添了一张要吃要喝 的嘴。 20世纪90年代中期,改 革开放的中国,工作重心已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政府 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然而,大山深处,村民们 的生活仍然面临行路难、就 医难、上学难等问题。小时 候,父亲对吴小敏说得最多 的一句话就是:“好好读书 ,腰杆子硬了,长本事了, 将来干啥都行。知识能改变 命运,否则,就等着吃苦熬 日子吧!”吴小敏对此番语 重心长的话似懂非懂。那时 的绿水青山,无论从哪个角 度看,都是荒凉的、贫瘠的 、毫无生机的。一年辛辛苦 苦劳作下来,仍吃不饱穿不 暖。 有一年春节过后,年仅 15岁的吴小敏听说,一个远 房亲戚张明霞姐姐,两口子 在新加坡做生意,挣到不少 钱。便哭着闹着要跟明霞姐 到国外去,边读书边打工, 去讨生活,寻找活路。吴小 敏说:“我清清楚楚地记得 ,当年我家生活很艰辛,很 贫困,一过完年,家里就没 有米吃了。一日三餐,每顿 充饥主要靠洋芋、红苕和蔬 菜玉米粥。与其艰难度日, 倒不如出去闯一闯,兴许会 改变现状,改变命运呢!中 国有句老话不是说,树挪死 ,人挪活嘛!我就不信,靠 着自己一双勤劳的手,一个 大活人,会被尿憋死不成! ” 但是,吴小敏的父母说 什么都不同意。一个十五六 岁的农村小丫头,背井离乡 ,到人生地不熟的国外去打 工,不是去广东、深圳、上 海,而是去新加坡,万一遇 到坏人怎么办?好在明霞姐 再三给吴小敏父母做耐心细 致的思想工作:“既然小敏 有这个意愿和志向,就让她 跟我们去吧!我眼下正缺一 个帮手。” P3-6
目录
让生命盛开鲜花(自序) 第一辑 倾情“羊肚菌” 见证:医者仁心 邬亮和他的同事们 凤凰村纪事 一张可爱的娃娃脸 神奇的“海扶刀” 第二辑 再次唤醒沉睡的大凉山 舞者的风格 新的候鸟 老爷子是少将 第三辑 云上苗寨之魂 春风沐浴的乡村 徜徉科技城 春到华蓥山 红柠檬红了 延安的红色记忆 后记 为初心和使命写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