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上古迷思(1迷离的神话)/我的五千年
字数: 199
出版社: 浙江人民
作者: (美)夏维东|
商品条码: 9787213119163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02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任何一个成熟的文明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世界从何而来? 屈原就很有探索精神,《天问》开头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这几句文邹邹的话,用白话文简单表达就是:宇宙开端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把久远的往事传下来的? 把创世的故事传下来的人都不是物理学家,他们是吟游诗人,行走于天地之间,他们的文本不是小说,而是神话。只有神话能够解释神话。 历史,正是从神话中走来。
作者简介
[美]夏维东 祖籍安徽,自幼受文史造诣深厚的父亲和家学的影响,对文学和历史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熟读文史原典。著有《纽约梦幻变奏曲》《危险的爱》《黎明太遥远》《预言密码》四部长篇小说,《王伯之死》《界限》《解决》等多部中短篇小说。作品曾在海内外多次获奖。 他很会讲故事,笔下的历史人物如活在眼前。看似满篇幽默戏谑,实则处处严谨,文字满溢思考的乐趣。
精彩导读
第二章 盘古的身世 屈原在《天问》里并没有追问宇宙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他面对的是一个童年宇宙,天地尚未分开(“上下未形”),但他的兴趣显然不在谁开天辟地,而是缠绵于老子式的哲学问题:明暗、阴阳的对立与大自然的辩证关系。“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意思是宇宙为啥忽明忽暗?阴阳和大自然孰先孰后?屈夫子的问题老子也答不上来,但霍金老师想必喜欢得紧:明暗、阴阳不正好对应正负能量吗? 屈夫子的好奇心那么强,为什么不问宇宙是谁创造的?屈夫子之所以没问,是因为问不出来,当时还没有创世的传说。据说中国最古老的典籍是“三坟五典”,《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楚灵王对他的史官说:“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坟》不是指三个古老的坟墓,而是指《易经》“三部曲”:《连山》《归藏》和《周易》;《五典》一种说法是《尚书》;《八索》指八卦;《九丘》指河图、洛书里的理数。《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也有其他说法,此处聊备一格,不一一列举。 奇怪的是,无论《三坟》《五典》还是《八索》《九丘》,从流传下来的资料看,都没有提到天地是如何被创造的。我们再看看中国最古老的神话百科全书《山海经》有没有创世的记载。 《山海经》的年代和作者都是个谜。西汉刘歆给皇帝上书时信誓旦旦地表示《山海经》始于尧舜时代,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他们在治水过程中耳闻目睹各种怪状与怪物,于是记录下来,相当于治水之余的旅行随笔。东汉王充也持相似观点。清代学者毕沅的看法比较中肯:“作于禹益,述于周秦,其学行于汉,明于晋。”《山海经》不太可能是一时一人之作,应该是历代累积而成。朱熹甚至认为《山海经》是战国之后的东西,是附会《天问》写出来的。 我不想讨论《山海经》的渊源及版本,这个问题几十万字都说不清。我觉得《山海经》始于尧舜是可能的,治水工程浩大,民夫众多,大家在工地上吹牛侃大山是免不了的,口耳相传下来或许便是《山海经》最原始的版本。 任何一部涉及中国神话的著作都避不开《山海经》,英国人马克·丹尼尔斯写的《极简世界神话》里有一章叫《博大精深的中国神话》,居然从《白蛇传》写起。他好歹提到了《山海经》中的“夸父逐日”,但总结道“夸父的故事揭示了领导力的重要性”。简洁不等于简陋,这位作者几乎是个中国神话的小白。 苏美尔、希腊、埃及、印度的神话都从创世开始,这是符合逻辑的,所有的故事必定有个开头。然而历史悠久的《山海经》并没有创世的传说,这是件非常奇怪的事。这就像有人问你早餐吃了什么,你回答说晚餐吃了牛排一样不着四六。 中国有没有创世神话呢?当然有,而且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盘古开天辟地嘛。但盘古不在《山海经》里,甚至不在先秦的任何一部典籍里。这就是屈原只知女娲不知盘古的原因。 盘古这个大神首次出现在文献中居然是在三国时期,好像创世的秘闻过几千年才能解密似的——按常理他应该出现在所有神话的源头。吴国人徐整编撰的《三五历纪》是首次披露盘古创世的文献,然后盘古就名扬古今,小学生都知道盘古老爷爷的事迹,或者应该叫神迹。 中国神话学第一人袁珂先生在其著作《中国神话传说:从盘古到秦始皇》中认为,盘古是从瑶族传说中的“盘瓠”(或盘瓤)音转而来,如释重负地表示:“三国时候徐整作《三五历纪》,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中‘盘瓤’或‘盘古’的传说,加以古代经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象,创造了一个开天辟地的盘古,填补了鸿蒙时代的这一段空白,盘古遂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陈天水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也表达了盘古是从盘瓠音转而来,还牵出另一个大瓜“盘王”:“据说瑶族人民遵奉盘古为盘王,苗族有《盘王书》传唱于民间,歌颂盘古的功绩,可以佐证。”可盘王并不能“佐证”盘瓠与盘古是同一“神”,事实上盘王跟盘古与盘瓠都无关。在瑶族传说中,盘王原本是个猎人,上山打猎时被羚羊顶下山摔死,死后成神,保佑同胞平安,被尊为盘王。瑶族过盘王节是在盘王生日那天,亦可为“佐证”。谁要是知道盘瓠、盘古的生日,那简直“见神”了。 根据音似做判断有时是不靠谱的,不是有个教授根据英文与中文某些词发音相似推断出英语起源于汉语吗?虽说盘瓠的传说一直在中国南方的瑶族、苗族和黎族等地流传,盘瓠也被这些民族尊为祖先,但有案可查关于盘瓠最早的记载是在晋代的志怪小说家干宝的《搜神记》中,后来范晔在此基础上稍作规整,让传说披上历史的外衣(这似乎是中国史书的常规操作),收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故事是这样的: 在遥远的帝喾(五帝中的第三位)时代,犬戎犯边,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帝喾的将帅无人请缨出战。愁眉苦脸的帝喾只得在天下发布招贤榜,凡拿下犬戎主帅吴将军项上人头者,赏黄金千镒、采邑一万户(相当于后来万户侯的待遇),并将小公主许配给他。悬赏发出不久,吴将军的人头便出现在宫廷内。拿来人头的不是人,而是一只五彩毛色的犬。那条狗是帝喾的宠物犬,名唤槃瓠。帝喾高兴得不得了,不仅大敌被除,赏赐都可以免了,狗要黄金、采邑也没用,更不可能娶公主为妻。这位据说很聪明的帝喾没有考虑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槃瓠在边境烽烟四起时不去咬吴将军,悬赏令一下,它就直取吴将军人头?狗确实不需要黄金和爵位,但依然对爱情有向往。小公主比她爹有诚信,虽然不情愿,仍然嫁给槃瓠为妻。槃瓠于是背着小公主隐居山林,后来生下十二个孩子,六男六女,他们便成为蛮夷的祖先。 十二是个奇妙的数字,苏美尔和希腊神话里的大神也动不动生十二个孩子,此外,犹太人有十二支派,耶稣有十二使徒。西琴考察苏美尔文献、文物及神话传说后,在《地球编年史》中表达了神话即科幻的意思——神话是外星人对地球人的启示录,他认为十二代表太阳和其十一颗行星。我有限的天文学知识完全理解不了。 我想说的是,槃瓠除了咬下万恶的犬戎头目的脑袋、生了十二个孩子,他跟创世有什么关系?帝喾时代早就有天地万民,我们不能指望槃瓠用谐音梗穿越回去化身盘古创世,我有限的逻辑认知理解不了。既然“恺撒的归恺撒”,那么也让槃瓠的归槃瓠,盘古的归盘古吧。 《三五历纪》对盘古创世有具象化的描写:盘古诞生于像是鸡蛋壳的混沌中,一躺就是一万八千年,寂寞得冒火,于是决定创世。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里,盘古不知道从哪摸出一把斧头,劈开“蛋壳”,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升上去成为天,重而浊的东西沉下去变成地,是为“开天辟地”。但板斧这个道具并没有出现在《三五历纪》里,不知出处。此后盘古在创世的道路上一路狂长:“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一口气长了一万八千年,于是“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长达九万里,那正是天与地的距离。盘古辛劳过度,终于支撑不下去倒下了,去世时身体变作万物:“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什么都有了,接下来人出现了,不过场面有好几重尴尬,盘古遗体上的虫子随风飘落,化为黎民百姓(“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看来人命真是贱,不是烂泥就是虫子。我也替虫子尴尬,你们从哪里来?和盘古同时诞生?徐整本来很贴心地说盘古之后出现三皇,女娲是三皇的当家花旦,其最著名的政绩是捏或甩泥人,现在造人算到盘古身上,女娲女士不尴尬吗? 最尴尬的还是盘(槃)瓠和盘古真的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段描述给出了盘瓠不是盘古的合理解答。 《三五历纪》那段短短的文字颇足观,想象力丰富,文辞工整,节奏丝滑,但是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盘古仍然是受造物(有生有死),更别提道具斧头了。按照物理学家追根究底的个性,“是谁创造了盘古”成为新问题,就像霍金必须要回答是什么让正负能量产生偏移一样。 自《三五历纪》之后,关于盘古的传说越来越多,历朝历代层层加码,故事不断丰富,印证了顾颉刚先生的论断:“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我不想继续“放大”盘古,他已经那么大了,再放大就首尾都看不见了。 我更关心的是徐整的言说是否原创。吕思勉先生的《盘古考》基于与印度传入的吠陀创世神话比较得出结论:盘古神话乃是从印度的原人创世神话而来。《梨俱吠陀》中有《原人歌》:原人也是从“混蛋”(混沌如蛋状)中诞生;也破蛋而出,身体各部分化为世间万物。印度文化大概从西汉传入中国,徐整应该接触到了相关文献,他的言说不是原创。 原人面临和盘古一样的问题:虽神通广大,却都是受造之物;苏美尔、希腊神话稍微好一些,对纳木和卡俄斯含糊其词,他们在虚空中出现了,就像奇点的出现一样。奇点太刺激了,爱因斯坦和霍金为了它都抓狂,隔空厮杀,不分胜负。 我们假设盘古就是中国原创好了。盘古先生已经永垂不朽,轮到三皇登场了。
目录
序言 我的五千年 / 001 第一章 所有的故事必定有开头 / 009 第二章 盘古的身世 / 017 第三章 神奇的三皇 / 024 一 “好多三皇” / 024 二 伏羲和女娲 / 027 三 神农 / 037 四 燧人氏 / 038 第四章 五帝时代的神与怪 / 045 一 黄帝时代 / 045 二 颛顼时代 / 052 三 帝喾时代 / 060 四 帝尧时代 / 063 五 帝舜时代 / 068 第五章 夏朝魅影 / 073 一 大禹是怎样成为大禹的 / 073 二 后羿之箭 / 079 三 夏朝的中衰与复兴 / 083 四 “亥”人听闻 / 088 五 娱乐至死的孔甲 / 092 六 末日下的幻象 / 096 第六章 《山海经》的世界 / 101 一 禹迹之一:从扶桑眺望 / 101 二 禹迹之二:南方氤氲 / 107 三 禹迹之三:西游记 / 111 四 禹迹之四:塞北异闻 / 118 五 怪力乱神 / 123 六 怪物:要多怪有多怪 / 129 第七章 商朝的巫与神 / 137 一 国师伊尹 / 137 二 商王成汤 / 141 三 巫师的代言人 / 145 四 后太戊时代 / 149 五 那个叫武丁的男子 / 153 六 末日镜像 / 157 第八章 西周的镜花水月 / 162 一 大神姜子牙 / 162 二 周文王姬昌 / 166 三 周武王姬发 / 171 四 蜀国的前世今生 / 176 五 周朝的奇耻大辱 / 182 六 穆天子小传 / 186 七 被诅咒的周宣王 / 193 八 爱与痛边缘的尹吉甫 / 199 九 谶言、褒姒身世暨妖精简史 / 204 十 周幽王:才下眉头,却触霉头 / 209 第九章 东周的奇人怪事 / 215 一 碧血丹心与松乔之寿 / 215 二 师旷的眼睛是雪亮的 / 222 三 既怪且神的孔圣人 / 227 四 老子不可道 / 235 五 孔子与弟子们 / 241 六 墨子与鲁班 / 252 七 吴国奇人 / 258 八 伍子胥复仇记 / 265 九 铸剑传奇 / 270 十 因为爱情 / 276 第十章 秦时明月 / 282 一 李冰父子传奇 / 282 二 易水寒 / 286 三 秦始皇求仙记 / 291 四 孟姜女永垂不朽 / 29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