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核医学影像技术学

核医学影像技术学

  • 字数: 564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编者:黄钢|
  • 商品条码: 9787117372077
  • 适读年龄: 12+
  • 开本: 16开
  • 版次: 1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第二轮规划新增教材,旨在使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核医学影像技术学相关知识和理论。主要内容上从核医学物理基础,核医学仪器,放射性药物,辐射生物效应与辐射防护,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脏器显像,体外分析技术,核医学分子影像概论,分子影像与个体化医疗,核医学分子影像与转化医学,以及临床诊断技术,临床治疗技术来介绍。本教材将以融合教材形式展现核医学影像技术学相关内容。
作者简介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健康医学院原校长,兼任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委员会副主任,亚太地区核医盟候任主席,《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杂志》第九届主编、中华核医学会第九届主委,出版中英文教材与专著30余本,发表SCI收录论文百余篇。
目录

绪论 / 1

第一节 核医学的学科内容 / 1

第二节 核医学的学科分类与范畴/ 1

第三节 核医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2

一、 核物理学与放射化学是核医学的重要基础 / 3

二、 核技术的医学应用与转化 / 4

三、 核医学仪器的发展历程/ 5

四、 中国核医学的发展历程/ 6

第一章 核物理基础与核医学技术 / 8

第一节 核物理基础 / 8

一、 原子结构 / 8

二、 基本概念 / 8

三、 核衰变及其规律 / 9

四、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0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示踪与核医学显像技术 / 11

一、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 11

二、 核医学显像技术 / 13

第二章 放射性药品 / 19

第一节 放射性药品概述 / 19

一、 放射性药品的定义 / 19

二、 放射性药品的组成、分类和特殊性质 / 19

三、 放射性药品的给药方式与摄取机制 / 20

第二节 医用放射性核素 / 21

一、 医用放射性核素的一般性质 / 21

二、 核反应堆生产的医用放射性核素 / 22

三、 回旋加速器生产的医用放射性核素 / 23

四、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 23

五、 其他放射性核素制备 / 25

六、 医用放射性核素的标记反应 / 26

第三节 正电子放射性药品 / 28

一、 概述 / 28

二、 正电子药物合成仪 / 29

三、 正电子核素放射性药品的临床应用 / 30

第四节 单光子放射性药品 / 31

一、 99mTc 的化学性质及其标记的放射性药品 / 31

二、 放射性碘(I)标记的放射性药品 / 32

三、 其他临床使用的单光子放射性药品 / 32

第五节 放射性药品的质量控制与使用管理 / 33

一、 物理鉴定 / 33

二、 化学鉴定 / 34

三、 生物学鉴定 / 35

第六节 放射性药品的正确使用、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36

一、 正确使用总原则 / 36

二、 放射性药品的不良反应/ 36

三、 不良反应的防治 / 36

第七节 放射性药品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 发展趋势 / 36

一、 放射性药品的临床使用现状 / 36

二、 放射性药品的研究进展 / 发展趋势 / 37

第三章 核医学辐射防护 / 39

第一节 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 / 39

一、 天然辐射 / 39

二、 人工辐射 / 39

第二节 辐射剂量学 / 40

一、 照射量与照射量率 / 40

二、 吸收剂量 / 40

三、 剂量当量 / 40

四、 有效剂量 / 41

第三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 41

一、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 / 41

二、 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分类/ 41

三、 影响辐射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 42

第四节 放射防护的原则与标准 / 43

一、 辐射防护的目的及基本原则 / 43

二、 电离辐射防护的剂量限值 / 43

第五节 外照射和内照射的防护 / 44

一、 外照射防护 / 44

二、 内照射防护 / 44

第六节 核医学科场所与防护 / 45

一、 核医学工作场所选址、布局及设计原则 / 45

二、 核医学工作场所辐射防护要求 / 45

三、 核医学诊治的安全性评估 / 47

第七节 放射性药品的防护管理 / 47

一、 放射卫生防护监督法规与政策 / 47

二、 放射性核素防护的标准 / 48

第八节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 48

一、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 48

二、 放射性液体废物的处理/ 49

三、 放射性气体废物的处理/ 49

第九节 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 / 49

一、 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原则 / 49

二、 处理方案及步骤 / 49

三、 放射性事故应急预案 / 50

四、 应急培训与演练 / 50

第四章 核医学非显像设备 / 51

第一节 核医学非显像设备概述 / 51

一、 核医学设备的分类 / 51

二、 核医学设备的组成 / 51

第二节 核射线探测器 / 52

一、 闪烁探测器 / 52

二、 气体电离型探测器 / 54

三、 半导体探测器 / 55

四、 其他探测器 / 55

第三节 放射性活度计 / 56

一、 活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 56

二、 活度计的功能特点 / 56

三、 活度计的性能参数及测量 / 56

四、 活度计的使用 / 57

第四节 γ计数器/ 57

一、 γ计数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57

二、 γ计数器的坪特性 / 57

三、 放射性计数的误差 / 58

四、 γ计数器的使用 / 58

第五节 器官功能测量仪 / 59

第六节 辐射防护仪 / 60

一、 个人剂量仪 / 60

二、 表面沾污检测仪 / 60

三、 环境辐射检测仪 / 61

第七节 质量控制 / 61

一、 活度计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 / 61

二、 γ计数器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 / 61

三、 器官功能测量仪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 / 61

第五章 核医学显像设备 / 63

第一节 核医学设备的基本成像原理及γ照相机 / 63

一、 核医学显像设备的基本成像原理 / 63

二、 γ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63

三、 乳腺专用γ照相机 / 66

第二节 SPECT / 66

一、 SPECT 的工作原理与显像特点 / 66

二、 SPECT 的设备结构 / 67

三、 SPECT 图像采集 / 68

四、 SPECT 图像重建 / 69

五、 SPECT 图像显示 / 69

六、 SPECT 的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价 / 69

第三节 SPECT / CT / 71

一、 SPECT / CT 的显像原理及设备结构 / 71

二、 心脏专用SPECT / CT / 72

三、 SPECT / CT 的图像采集和重建 / 72

四、 SPECT / CT 图像融合技术 / 73

五、 SPECT / CT 质量评价与常规质控 / 73

第四节 PET / CT / 73

一、 PET / CT 显像原理 / 73

二、 PET / CT 设备结构 / 75

三、 PET / CT 图像采集 / 78

四、 图像重建 / 79

五、 PET / CT 图像融合和显示/ 80

六、 PET / CT 质量控制和主要性能指标 / 80

七、 PET / CT 的性能评价 / 82

第五节 小动物PET / CT 和SPECT / CT / 82

第六节 PET / MR / 83

一、 PET / MR 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 83

二、 PET / MR 显像的特点/ 84

三、 PET / MR 的衰减校正技术 / 85

四、 PET / MR 图像采集流程与注意事项 / 85

五、 PET / MR 图像常见伪影识别 / 87

六、 PET / MR 质量控制与维护保养 / 89

第七节 核医学分子影像与影像组学 / 89

一、 分子影像学与核医学分子影像 / 90

二、 影像组学 / 91

第八节 核医学分子影像的前沿应用 / 92

一、 核医学分子影像与精准医学 / 92

二、 核医学分子影像与转化医学 / 94

三、 核医学分子影像与新药开发 / 96

第六章 回旋加速器 / 100

第一节 回旋加速器的基本原理 / 100

一、 经典劳伦斯回旋加速器/ 100

二、 托马斯等时性回旋加速器 / 101

三、 医用回旋加速器 / 102

第二节 回旋加速器的基本组成 / 103

一、 磁场系统 / 103

二、 射频系统 / 103

三、 离子源系统 / 104

四、 束流引出系统 / 105

五、 靶系统 / 105

六、 真空系统 / 106

七、 冷却系统 / 106

八、 控制系统 / 107

九、 自屏蔽系统 / 107/p>

十、 诊断系统 / 107

第三节 回旋加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107

第四节 回旋加速器的日常应用与质量控制 / 108

一、 操作人员的应用培训、质控及安全意识的培养 / 108

二、 回旋加速器各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 108

三、 回旋加速器环境及配套设备的维护 / 109

第五节 回旋加速器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 110

一、 产生故障的原因 / 110

二、 故障检修原则与方法 / 111

三、 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 / 111

第六节 回旋加速器的发展 / 112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检查技术 / 115

第一节 甲状腺摄131I 率测定 / 115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115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115

三、 患者准备及注意事项 / 116

四、 检查方法 / 116

五、 结果判定 / 117

六、 临床应用 / 117

第二节 甲状腺显像 / 119

一、 甲状腺静态显像 / 119

二、 甲状腺血流灌注显像 / 124

第三节 甲状旁腺显像 / 126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126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127

三、 患者准备及注意事项 / 127

四、 图像采集 / 127

五、 图像分析 / 128

六、 伪影判断和处理 / 128

七、 临床应用 / 128

第四节 甲状腺癌转移灶显像 / 130

一、 131I 显像 / 130

二、 99mTc(Ⅴ)- DMSA 显像 / 132

第五节 肾上腺显像 / 133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133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134

三、 患者准备 / 134

四、 图像采集 / 134

五、 图像分析 / 134

六、 伪影判断和处理 / 135

七、 临床应用 / 135

第八章 神经系统检查技术 / 138

第一节 脑血流灌注显像 / 138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138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139

三、 负荷试验 / 139

四、 检查前准备 / 140

五、 图像采集 / 140

六、 图像处理 / 141

七、 图像的评价标准 / 142

八、 正常图像与异常图像 / 142

第二节 18F - FDG PET 脑代谢显像 / 145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145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145

三、 检查前准备 / 146

四、 图像采集 / 146

五、 图像处理 / 147

六、 图像的评价标准 / 147

七、 临床应用 / 148

第三节 神经递质、脑受体显像 / 150

一、 多巴胺受体显像原理及放射性药品学 / 150

二、 多巴胺受体显像适应证与禁忌证 / 151

三、 检查前准备 / 151

四、 多巴胺受体显像图像采集与处理 / 152

五、 临床应用 / 152

六、 提高图像质量的注意事项 / 152

七、 其他神经递质受体显像/ 152

第九章 循环系统检查技术 / 155

第一节 心肌灌注显像 / 155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155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156

三、 负荷试验 / 156

四、 检查前准备 / 157

五、 图像采集 / 158

六、 图像重建 / 158

七、 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 159

八、 优等图像的评价标准 / 160

九、 正常影像与异常图像 / 160

十、 常见伪影 / 162

第二节 平衡法心血池显像 / 164

一、 显像原理 / 164

二、 放射性药品学 / 164

三、 适应证与禁忌证 / 166

四、 检查前准备 / 166

五、 图像采集 / 166

六、 图像处理 / 167

七、 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 167

八、 正常图像与异常图像 / 167

第三节 18F - FDG PET / CT 心肌代谢显像 / 168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168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168

三、 检查前准备 / 169

四、 图像采集与处理 / 169

五、 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 169

六、 正常图像与异常图像 / 169

第十章 骨骼系统检查技术 / 172

第一节 SPECT 骨显像 / 172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172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173

三、 患者准备 / 173

四、 图像采集 / 174

五、 图像质量评价 / 176

六、 图像分析 / 176

七、 骨显像常见伪影及处理/ 181

第二节 Na18F PET / CT 骨显像 / 183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183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184

三、 患者准备 / 184

四、 图像采集 / 185

五、 图像分析 / 185

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检查技术 / 187

第一节 肺通气显像 / 187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187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188

三、 检查前准备 / 188

四、 采集条件及成像方法 / 188

五、 正常与异常影像 / 189

六、 肺通气显像常见伪影 / 193

第二节 肺灌注显像 / 194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194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194

三、 检查前准备 / 195

四、 采集条件及成像方法 / 195

五、 正常与异常影像 / 196

六、 肺灌注显像常见伪影 / 199

第十二章  18F - FDG PET / CT 肿瘤显像检查技术 / 202

第一节 18F - FDG 显像机制 / 202

第二节 18F - FDG PET / CT 肿瘤显像 / 203

一、 适应证与禁忌证 / 203

二、 患者给药前准备 / 203

三、 18F - FDG 制备及给药/ 204

四、 患者给药后准备 / 204

五、 图像采集及图像处理 / 204

六、 18F - FDG PET / CT 影像分析方法 / 207

七、 正常影像与异常图像 / 207

八、 18F - FDG PET / CT 图像常见影响因素 / 209

九、 常见恶性肿瘤的18F - FDG PET / CT 临床应用价值 / 211

第十三章 消化系统检查技术 / 214

第一节 唾液腺显像 / 214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214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214

三、 患者准备 / 215

四、 图像采集与处理 / 215

五、 技术要点 / 217

六、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217

七、 正常影像与异常影像 / 217

第二节 消化道出血显像 / 217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217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218

三、 患者准备 / 218

四、 图像采集与处理 / 218

五、 技术要点 / 219

六、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219

七、 正常影像与异常影像 / 219

第三节 异位胃黏膜显像 / 219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220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221

三、 患者准备 / 221

四、 图像采集与处理 / 221

五、 技术要点 / 222

六、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222

七、 正常影像与异常影像 / 222

第四节 肝胆动态显像 / 224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224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225

三、 患者准备 / 225

四、 图像采集与处理 / 225

五、 技术要点 / 226

六、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226

七、 正常影像与异常影像 / 226

第十四章 肾动态检查技术 / 229

第一节 肾动态显像 / 229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229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230

三、 患者准备 / 230

四、 图像采集 / 231

五、 图像处理 / 231

六、 正常影像和曲线 / 231

七、 异常影像和曲线 / 233

八、 影响肾动态显像质量的常见因素及处理 / 235

第二节 介入肾动态显像 / 236

、 利尿剂介入试验 / 236

二、 卡托普利介入试验 / 237

第三节 131I - OIH 肾图(非显像检查技术) / 239

一、 示踪剂 / 239

二、 采集和处理 / 239

三、 肾图定量分析指标 / 239

四、 注意事项 / 240

第十五章 血液和淋巴系统检查技术 / 241

第一节 淋巴显像 / 241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241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243

三、 图像采集 / 243

四、 正常影像与异常影像 / 244

第二节 骨髓显像 / 246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246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247

三、 图像采集 / 247

四、 正常影像与异常影像 / 248

第三节 前哨淋巴结显像 / 250

一、 显像剂与显像原理 / 250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250

三、 显像方法 / 250

四、 临床应用 / 252

第四节 脾显像 / 253

一、 放射性药品学 / 253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254

三、 显像方法 / 254

四、 正常图像与异常图像 / 254

第十六章 核医学的核素治疗技术 / 258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治疗 / 258

一、 概述 / 258

二、 放射性核素治疗原理 / 258

三、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特点 / 259

四、 评价治疗用放射性核素的指标 / 259

五、 治疗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260

第二节 131I 治疗甲状腺疾病 / 260

一、 概述 / 260

二、 131I 治疗格雷夫斯病 / 261

三、 131I 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 265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 / 270

一、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原理 / 270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271

三、 治疗技术 / 271

四、 临床应用 / 272

五、 治疗反应及处理 / 273

六、 注意事项 / 274

七、 疗效评价 / 274

第四节 放射性胶体腔内介入治疗/ 275

一、 治疗原理 / 275

二、 适应证与禁忌证 / 275

三、 治疗技术要点 / 276

四、 疗效与反应 / 277

五、 注意事项 / 278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瘤/ 278

一、 概述 / 278

二、 靶向β粒子治疗恶性骨转移瘤 / 278

三、 靶向α粒子治疗恶性骨转移瘤 / 281

四、 注意事项 / 282

第六节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 / 283

一、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 283

二、 放射性核素(90Y)微球治疗 / 286

三、 生长抑素受体肿瘤的核素治疗 / 289

四、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核素治疗 / 291

五、 放射性核素血管内放疗/ 291

推荐阅读 / 295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 29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