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阿尔泰山到横断山——地质工作者手记

从阿尔泰山到横断山——地质工作者手记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李忠东 著
  • 商品条码: 978755987962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国的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水系发源地均位于西部,这些还是地球表面海拔最高、地形最崎岖、峡谷最密集之地,同时又有高原、山原宽谷、沼泽、湖泊的等各种地貌组合,形成了中国最独特的地貌格局,几乎成为中国美丽风景的代名词。 作者常年行走在中国西部,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跌宕不羁地貌景观,不断给他全新思考。本书选择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最能代表中国西部有趣地质现象、自然地理、地貌类型的十余篇文章200幅图,力图从西北以北、帕米尔之上、青藏苍茫、横断东西、天造大盆等五个板块建个人主观的西部地理“形象”。
作者简介
李忠东,男,1971年生于四川雅安,现居成都,就职于四川省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所,旅游地学专家,科普作家,长期从事旅游地质研究,常年行走于野外,主持完成上百个地质公园等景观地的调查,曾经担任四川省、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技术总监。一直试图用键盘和相机记录地球故事,一直努力用科学和人文精神解读自然。出版有《香巴拉之魂——秘境稻城》《大河奇峡》等作品,《中国国家地理》资深撰稿人,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2023年全国十大科普人物获得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典赞·科普中国”2023年度科普人物。
精彩导读
喀纳斯,一个被称为北国仙境的地方 布尔津在蒙古语中意为“水草茂盛的地方”,布尔津河是额尔齐斯河最大的支流,喀纳斯便位于布尔津河的上游,它几乎成为新疆尤其是北疆的名片。很多去过的人不惜溢美之词来赞美这里,如“北国仙境”“西域明珠”“人间净土”。“喀纳斯是当今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景观资源,开发它的价值,在于证明人类过去那无比美好的栖身地”,这位联合国官员不经意的一句话,已经广泛地出现在喀纳斯的各种宣传材料中。人们还往往把它与俄罗斯、瑞士、新西兰等一些国家的自然绝景相媲美,其实喀纳斯就是喀纳斯。 喀纳斯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中国的西北端,紧邻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的边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她太过遥远。即便是在新疆内部,喀纳斯依然属于遥远的远方,它距首府乌鲁木齐760千米,距阿勒泰267千米,距布尔津县160千米,远得如在天边。 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喀纳斯自然地理特点: 亚欧大陆的中心区域——当我们打开世界地图,亚欧大陆像一片巨大的树叶,漂浮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与北冰洋之间。喀纳斯就像一颗宝石,镶嵌在亚欧大陆的中心,它离这块大陆四周的大海似乎都是那么遥远。 中国的西北极——喀纳斯位于中国大西北的最北端,如果把中国的版图比喻为一只雄鸡,那么喀纳斯就是这只雄鸡的尾巴上翘得最高的那枝漂亮羽毛。 喀纳斯湖 喀纳斯,蒙古语为“峡谷中的湖”,位于额尔齐斯河支流喀纳斯河上游,是一个河道型的湖泊,湖形狭长,随河流方向展示,湖长24千米,宽1~2.2千米,平均宽约1.9千米,平均水深约90米,最大水深188.5米,是我国内陆仅次于长白山天池的第二深水湖。它的湖面面积约45.78平方千米,虽属小型湖泊,但容积竟达53.781亿立方米,超过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喀纳斯湖在平面上呈折线式的弯曲状,从西侧的哈拉开特山上的观鱼亭远远望去,像一个镶嵌于峡谷之间的豆荚。湖的两岸,由泰加林组成的森林景观春天青黛葱茏,到了秋天则千山竞艳。湖的远端,阿尔泰山主峰友谊峰总是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喀纳斯湖如今的形态和面貌是断层活动与冰川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四纪冰川时期,阿尔泰山的冰川曾向下扩展,喀纳斯湖所在河谷也曾为冰川占据。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时,冰川携带的大量泥沙石块停积于河谷中形成垄岗,并壅堵河水形成湖泊,这种湖泊在地质学上称为冰川堰塞湖或冰碛堰塞湖。至今我们仍能在喀纳斯湖的两岸,看到200万年前冰川经过时磨蚀和刻划岩石所留下的羊背石、冰溜面、冰川擦痕、冰川凹槽及冰川漂砾、终碛堤等堆积物。 喀纳斯湖的形成同时还受到断层的影响,断层活动使湖西岸的哈拉开特山抬升而湖盆下沉,喀纳斯湖便是在早期断陷形成的湖盆基础上,经后期冰川堰塞而成。这种特殊的成因,使喀纳斯湖成为我国的第二深水湖和最深的冰碛堰塞湖。 雪山、草甸、森林、碧水,所有美丽的元素都齐聚喀纳斯。难怪有人认为它是天山以北最美的地方,也有说它可比瑞士之美。喀纳斯湖水极富特点,并非人们想象的蔚蓝色,而是随季节、天气、时段和观赏角度不同,呈现出青灰、碧蓝、翠绿、暗紫等变幻莫测的色彩,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变色湖”。究其原因是喀纳斯湖水源自上游的冰川,冰川融水中悬浮有颗粒极细肉眼难以分辨的粉砂,近观湖水虽然清澈,但远观湖水,在不同颜色的变幻中始终有一种迷离的质感。 同样令人迷惑的还有“湖怪”。关于湖怪,传说自然是多种多样。据最权威的说法,“湖怪”是湖中的大红鱼(哲罗鲑)。当遇到地震或天气发生变化时,湖中的大红鱼便会跃出湖面或者吞食岸边饮水的牛羊,因为体型庞大,被误认为是水怪。有关“湖怪” 的揭秘行动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每一次揭秘都是无果而终。也许它太过神秘,也许我们压根就不想弄明白它,揭秘的结果不过让它更神秘而已。 柔美河湾 在很多人心中,最能代表喀纳斯的标志景观,往往不是名声最大的喀纳斯湖,而是喀纳斯河形成的连续河湾。由于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喀纳斯河差异抬升明显,河流下蚀强烈,地貌多表现为下蚀地貌和深沟地貌。但在喀纳斯河的下游,由于河流发育于相对宽缓的古冰川U形谷,河流主要表现为侧蚀,形成了一道道极富变化韵律的河湾曲流,加之河谷两侧常有滑坡和泥石流壅堵河道,形成了半封闭的天然堤坝,使堤坝上方的河面变宽,流速变缓,因此形成一系列的河湾滩流,从上而下依次为鸭泽湖、神仙湾、月亮湾和卧龙湾。 月亮湾,喀纳斯最著名的一道湾,距喀纳斯村约8千米,海拔1326米。喀纳斯河在此形成两道极富韵律美的河湾,状如弯月,故而得名。月亮湾的湖心有两个酷似人脚印的小岛,当地人称作“神仙脚印”。宝石般碧蓝翠绿的河水,柔美的河曲、五彩的森林,使月亮湾具有梦幻一样的意境,成为喀纳斯最富魅力的景观之一。 如果非要给喀纳斯的景色找一个高潮,卧龙湾当之无愧。卧龙湾位于月亮湾下游,距喀纳斯村约 10 千米,因河湾中有一酷似龙形的河心滩而得名。而最让人心醉神迷的也恰是这龙形的河心滩。河心滩树木苍翠,碧草茵茵,而岛的四周细细的、白白的沙款款依偎。卧龙湾的形成和两段地质历史密切相关,早期的冰川作用将山谷侵蚀成底部宽缓的U形河谷,而喀纳斯河左岸一支沟突然暴发的泥石流将河道淤塞,导致河面变宽,水流变缓,形成似河似湖的河湾。之前河谷中的冰川丘陵,半淹在水中,形成四面环水的沙洲。 月亮湾上游便是神仙湾,神仙湾是喀纳斯最大的河湾,最宽处达700米,它的形成也和泥石流的壅堵有关。因为河水不畅形成大片水域及沼泽地,水中有数个小岛,岛上林木葱茏,芳草萋萋。到了秋天,岛上红杉变成金色,两岸的白桦树变成透亮的鹅黄,碧水秋叶、落霞牧歌,景色诱人。 鸭泽湖是喀纳斯湖前端一个已经沼泽化和退化的小型冰碛堰塞湖,它位于喀纳斯湖口冰碛丘陵的末端,是残留在古河道的一个沼泽性湿地,距喀纳斯村约4千米,湖面呈南北走向,长3000米,宽600~800米,面积约1.3万平方米,形状如碟,湖四周芦苇密布,因湖中野鸭栖息而得名鸭泽湖。 一条蜿蜒的大河 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阿尼玛卿山脉的果洛 山南麓,上源足木足河(其上源为麻尔柯河、阿柯河,在久治县)经阿坝县于马尔康市境接纳梭磨河、绰斯甲河(杜柯河、多柯河)后称大金川,向南流经金川县、丹巴县,于丹巴县城东接纳小金川后始称大渡河,再经泸定县、石棉县转向东流,经汉源县、峨边县,于乐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全长1062千米。 观察大渡河流域的水系图,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青海玉树的果洛山起源,整个水系大致由北向南流淌,但行至石棉一带时却突然来了一个90度拐弯,折向东奔岷江而去,在地图上形成了L形直角拐弯。这是流水自然的选择结果呢,还是河流受到地质构造等其他因素影响而发生转向呢? 我们再把范围扩大,更为有趣现象出现了。我们发现,不止是大渡河,流淌在横断山区的其他几条河流,金沙江、雅砻江均在中下游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拐弯。金沙江在云南石鼓镇一改近南北流向,突然一个近180度回头,折转向北东,行120千米之后,再次在四川与云南交界处的拉伯一带再来一次近180度折转,重新恢复南北流向,这一任性的一波三折,金沙江向东平移了60余千米,多绕行了近300千米,在地图上留下两个大拐弯和一个镜像的N字图案。同样的,雅砻江由北向南行至白碉一带时,突然向北东折转,行90余千米之后,再次折转至南北流向,雅砻江同样向东平移了30千米,多绕行近 200 千米。难道这也是巧合? 我们将三条河流第一次拐弯的点做一个连线,三个点居然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线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它们就像三个跳芭蕾的演员,随着音乐节奏身体同时倾斜,大腿同时往一个方向弯曲。唯一有区别的是,金沙江和雅砻江向北东方向折转之后,最终再次折转重新回到南北流向,而大渡河折转后,就再也没有回头,径直东流,汇入岷江。 地理常识告诉我们,大江大河的流向和拐弯大多与地质构造有关。穿行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的系列南北向河流,正是受到近南北构造线的控制,同样这三条河流出现的协同拐弯,也受到一组北东—南西向断裂带的控制。 那么大渡河为什么向东折转之后,却并不像金沙江和雅砻江一样,再次折转回来,继续由北向南流淌呢?或者说有没有这种可能,大渡河本身已经折转回来向南流淌,但后来由于地壳变化等其他原因导致河水不能南流,这才被迫切穿大瓦山,奔向东侧的四川盆地呢? 与大渡河南北对应的河流是位于攀西地区的安宁河。安宁河发育于小相岭的阳糯雪山与菩萨 岗,由北向南于攀枝花的二滩一带注入雅砻江,全长337千米。安宁河的多年平均流量217立方米每秒,这个流量与相邻的金沙江(4750立方米每秒)和雅砻江(1860立方米每秒)相比,显得十分寒酸。安宁河的流量虽小,但其流淌的安宁河谷却十分宽阔,安宁河谷甚至还是仅次于成都平原的四川省第二大平原,这似乎与形成它的安宁河并不匹配。一条流量仅 200 余立方米每秒的河流能形成如此规模的冲积平原和河谷吗? 这种疑问,其实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引起地理专家的关注。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的徐茂其教授在对大渡河支流南桠河考察后发现,南桠河存在大量广谷平川的残遗景观,而且尤其在菩萨岗垭口尤为壮观。他认为,从野鸡洞一带古河道的延伸方向来看,安宁河在上新世末更新世初,河道应是由南向北流入大渡河的,后因菩萨岗东西向强烈隆起,强迫菩萨岗以南的安宁河水倒向南流入金沙江。 徐教授的发现让人耳目一新,但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安宁河并非由南向北注入大渡河,而原本就与大渡河是同一条河流,安宁河谷是大渡河曾经的旧河道。在地史的某个时期,大渡河由南桠河经菩萨岗沿安宁河谷向南流,最后汇入金沙江。但由于菩萨岗东西向强烈隆起,成为分水岭,将大渡河南北分开,北面的大渡河被迫向东切开大瓦山,流向四川盆地。而南边的安宁河水量锐减,几乎成为断头河,只好重新一路纳聚细流,继续向南流淌。这就是为什么安宁河水量较小,但安宁河谷却十分宽阔的原因。而出现在菩萨岗一带宽 3 ~ 4 千米的所谓古安宁河谷遗迹,其实是大渡河的古河道遗迹。厚达
目录
01.西北之北 可可托海:牧羊人的“金山银海” 002 3号矿坑:“地质圣坑” 003 富蕴断裂带与卡拉先格尔地震遗迹 007 地震造就的美景 014 小东沟花岗岩地貌 019 喀纳斯,中国“雄鸡”最美的尾羽 024 额尔齐斯河右岸,五彩滩的斑斓世界 025 喀纳斯,一个被称为北国仙境的地方 028 冰川遗踪 034 神秘的图瓦人 037 如此“浑蛋”:准噶尔盆地边缘的石蛋地貌 042 千奇百怪的风蚀穴 042 怪石峪,以怪立身 045 神石城,以石为城 049 天山北麓,一条斑斓的彩色走廊 054 S101省道,丹霞、彩丘构成的彩色走廊 055 水平与倾斜,红色与彩色,为什么这里不能叫“百里丹霞” 058 这里的石头为何如此多彩 061 热气泉、泥火山,天山地震带的馈赠 063 斑斓的河谷 067 康家石门子岩画 068 帕米尔高原:多少美丽,多少遗憾? 072 以命换命的河流 072 古之不周,汉之葱岭,唐之波谜罗 076 帕米尔八帕 078 被私分的帕米尔,有多少美丽,就有多少遗憾 082 喀什:中心与边疆,与世界对话 088 塔什库尔干谷地:冰川下的景观大道 092 在路上,我们遇到了一片花海 092 慕士塔格——冰川之父 095 冰山下的塔什库尔干 101 02.青藏苍茫 阿什库勒火山群:世界屋脊上的高海拔火山景观 110 塔里木盆地通往藏北高原的秘道 110 最好的向导仍然无法避免“高原事故” 114 火山喷气孔越往下温度越高 117 最高的火山与出露海拔最高的温泉 119 天上的阿里:四条重量级山脉汇聚下的斑斓大地 126 从塔里木盆地到青藏高原,体验最大的地貌变化 128 班公湖是在断裂基础上,由冰川泥石流堰塞而成 130 舞动在大地的多彩河流 135 象泉河对札达盆地的侵蚀形成雄阔的土林 140 冰雪雕琢的冈仁波齐 146 喜马拉雅山脉:看地球最高的山 152 雪山与湖泊是最完美的景观组合 156 寻找壮丽雪山群的最佳观景点 159 我们为什么要看雪山? 162 念青唐古拉山脉大陆性冰川 168 滋润拉萨的生命之源 168 青藏高原的地理“新坐标” 171 “冰清玉洁的美人” 173 距拉萨最近的冰川 176 高原河谷变江南的秘密 178 易贡藏布 :神奇的“突刺”与“雨舌” 180 高寒与深邃 182 灾难与美景 185 突刺与雨舌 187 冰川与暖湿 190 桃花的远征 193 湿地与湖泊 195 门户与通道 197 澜沧江古盐田:阳光与风的传奇 200 澜沧江,诗意地流淌 202 藏族和纳西族 204 红盐和白盐 206 两种信仰 210 03.横断东西 横断山:为什么不是东西,而是南北 216 为什么不是东西,而是南北 216 从海底升起的横断山 222 最丰富的生物景观,最完整的垂直带谱 223 “过渡”与“融合”,“中心”与“边缘” 227 “古老家园”和“民族走廊” 228 山重水复,古道漫漫,突围屏障的壮曲与悲歌 234 一见倾心,爱上雪山 238 看山就看极高山 238 雪山的正确打开方式 242 横断山的“王者之峰” 243 东方圣山 250 香格里拉地标 253 海子山:冰帽冰川侵袭后的“异域奇迹” 260 冰盖之争 262 “王八盖子” 266 海子成山 273 古冰帽何处寻? 277 巴塘茶洛:横断山的气热泉群景观 280 茶洛,可以观赏的气热泉群 281 奇特的高温间歇喷泉 284 雪山温泉 288 横断山,遍地温泉 290 鲜水河断裂带:优美而危险的诗意栖居 296 鲜水河,不仅是一条河,还是一条危险的活动断裂带 296 断陷盆地,地震造就的美丽家园 301 地裂缝,地震留给大地的伤疤 305 崩柯,因地震而兴的美丽建筑 307 玉石之峰与黄河曲流 312 巴颜喀拉"玉石之峰" 313 曲流,黄河在四川的姿态 319 横断山脉的“红”与“黑” 325 探访新龙红山 325 被“神秘黑石”刷屏 333 04.天造大盆 四川盆地:曾经沧海的天府之地 340 四川盆地不是“碗” 341 从海盆到湖盆再到陆盆 343 红色盆地造就的独特景观 347 四川盆地成就天府之国的繁华 351 “借蜀立国”,中国的避难所 353 蜀锦、蜀茶、川盐:四川盆地的特殊物质贡献 356 山水相望,雪山下城市的千年意境 359 环崖丹霞:中国丹霞的另类 364 不一样的丹霞 364 在泸州叙永县,我们找到环崖丹霞 367 那些以“洞”命名的景区并非全为环崖丹霞 371 古蔺黄荆沟有一种“红圈子”地貌 374 二渡赤水,发现最大的环崖丹霞 375 江津四面山是另一个环崖丹霞分布中心 378 环崖绝壁是一种丹霞类型吗? 380 环崖丹霞是如何形成的? 383 一种更加特别的环崖丹霞 386 大渡河峡谷:雄阔与幽深之美 392 一条混沌的大河 392 一条蜿蜒的大河 395 一条委屈的大河 401 一条非渡不可的大河 405 1700岁,两株桢楠的故事 410 山水形胜,木石前盟 410 万物生长,一木独尊 413 巨树参天,皇木传奇 418 因寺而活,因树而兴 421 05.云贵高原 阶梯边缘:大小凉山的“宽窄”“凉热” 428 边缘过渡带的多重地理 429 “宽”与“窄” 431 “凉”与“热” 437 中心与边缘 440 繁华与寂寞 442 家园与走廊 444 螺髻山,“冰”与“火”的世界 448 触摸78万年前的冰河时代 450 冰川围谷中的湖泊群 452 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冰川“疤痕” 454 丰沛的降水是螺髻山古冰川发育的重要原因 457 亦瀑亦泉,大漕河温泉瀑布 458 大湖如链:云南高原的断陷湖群 462 盆山相间,断陷成湖 463 拥有最多的深水湖,最美的色彩 467 湖与山的探戈 471 半湖碧水半湖花 474 因湖兴城,湖色倾城 477 湘西,云贵高原边缘的台地峡谷 482 湘西拥有壮丽的高原切割型岩溶台地 483 洛塔岩溶台地是岩溶台地的典型代表 486 岩溶台地往往与深幽的峡谷相生相伴 489 绝壁上的洞中悬瀑 491 最美的峡谷,遇上最美的桥 494 罕见的红石林 49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