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你好,苏东坡
字数: 105
出版社: 北京联合
作者: 王水照 朱刚 蒋勋 等著
商品条码: 9787559684240
适读年龄: 12+
页数: 202
出版年份: 2025
定价:
¥5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人生当如苏东坡,风雨自来亦高歌。 王水照、朱刚、蒋勋、莫砺锋、崔铭五位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带你走进东坡的精神世界,向你讲述东坡的诗词人生、家庭生活、仕途起落、精神突围。 《你好,苏东坡》分为朋友知己、诗词人生、江湖书写、精神世界、自我突围五大篇章,引经据典、文辞优美。了解东坡及他所处时代的同时,轻松提升古典文学修养,收获精神的滋养与丰盈。 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际遇里,与苏东坡相逢。愿你和东坡一样,做一个快乐的人,活出乐观豁达的洒脱人生!\\\"
作者简介
\"王水照,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名誉会长,当代宋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开创者。代表作品有《苏轼传》《宋代文学通论》等。 朱刚,复旦大学教授,精于宋代文学研究。代表作品有《苏轼十讲》等。 蒋勋,作家、诗人、画家,创作范围涵盖文学、艺术、美学等多个领域。代表作品有《蒋勋说宋词》《美的沉思》等。 莫砺锋,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百家讲坛”主讲人。精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代表作品有《漫话东坡》《莫砺锋讲唐诗课》等。 崔铭,同济大学教授,精于唐宋文学研究。代表作品有《苏轼传》《欧阳修传》《王安石传》等。\"
精彩导读
\\\"苏东坡生在公元1037年,到2037年就是他诞生的一千年纪念。我一直觉得也许在华人的世界应该有一个盛大的庆祝,因为这样的一位诗人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不只在文学界,其实更重要的是在大众的生活里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 古典诗词里有很多创作者,有的在他们的时代非常有名,比如说跟苏东坡时间差不多的宋朝词人柳永,他在北宋是一位非常热门、非常红,或者用现代语言来说,非常畅销的词人。词其实在古代是用音乐来唱的,比如说《蝶恋花》,它是一个曲调的名字。我们通常叫填词,它先有一个音乐的格律,作词的人就把文字填进这个旋律当中,让大家来唱。柳永所填的词流传非常广,我常常开玩笑说他是那个年代最红的大众歌手。古代常常说“凡有井水处,必歌柳词”。古代没有自来水,凡是要生活的人一定得靠一口井,要靠井水。只要有井水的地方都在唱柳永的歌,我想他恐怕比我们今天的很多大众歌手还要红。 柳永的词很好,直到今年也有很多人在阅读,可是跟苏东坡比较起来,我一直有一个感觉,苏东坡的词比柳永的更能够深入到大众生活当中去,更能够生活到民间,我想这是介绍苏东坡的时候第一个要提出来的。 我这样讲是因为,朋友聊天或听人讲话,忽然听到他们讲“明月几时有”,我就想这是苏东坡《水调歌头》里的句子;或者有时候听到一个人说“人生如梦”,又是他《念奴娇》里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又是苏东坡《水调歌头》里的句子;“天涯何处无芳草”,是他的《蝶恋花》里的句子—这些几乎已经变成大众生活里非常口语化的像成语一样的语言,竟然是一千年以前苏东坡所创造的。 我有时候也会用苏东坡的例子来说当年柳永的词流传非常广,凡有井水处必歌柳词,可是今天他的语言未必能够这么跟大众结合在一起。因此,为什么苏东坡的语言能够这么被大众接受?是我一直想问的问题。或者我也会问今天一个很红的歌手,在一千年以后,他的歌词还能够在那个时代一样畅销吗? 我想也许今天从这样的问题出发去看苏东坡的时候,就会看到畅销有的时候只是一个时间段内的,可是一千年都畅销恐怕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为什么他的句子可以在一千年当中不断地被传颂?所以我选择了苏东坡的七首词,从《蝶恋花》到《江城子》到《水调歌头》到《卜算子》,到《定风波》,到《临江仙》,一直到大江东去的《念奴娇》,用这七首词来贯穿苏东坡的创作,也贯穿他生命里某一种不断的领悟。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东坡是四川人,我想一般人都很熟悉他的父亲苏洵,他的弟弟苏辙。他们从四川出来,他跟他的弟弟在同一年,两个人都是二十岁上下的时候参加北宋国家级的考试。苏东坡当时已经颇负盛名,他是一个大才子。宋朝考试的时候,有所谓的“入闱”,把考生关在一个考场里面,考试的时候不准出来,会有一个题目来书写。苏东坡那一年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接下来会谈他年轻时代的一些创作。我想介绍苏东坡第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词叫作《蝶恋花》。 这是大家也很熟悉的一个词牌,当时很多创作者都会用《蝶恋花》这样一个相同的格律跟曲调来填词。如果先有一个格律,先有一个旋律,再把字一个一个放进去,每一个字都必须要适合旋律的格调,适合旋律的格律,就会有一点僵硬。比如说我们读一首词,觉得它的句子不够自然,是由于它为了符合音乐的旋律性跟音乐的格律性所致。可是苏东坡的《蝶恋花》读起来常常让我觉得很讶异,因为它好像没有受到音乐格律的约束,非常地自然。 “花褪残红青杏小”,花朵凋零了,褪落了,花的颜色逐渐没有那么鲜艳灿烂了,所以“花褪残红”这四个字点出了春末夏初或者更晚一点,花开时凋零的季节。通常写到“花褪残红”就会觉得有一点感伤。我一直觉得苏东坡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他看到“花褪残红”,接着说“青杏小”,杏花褪了以后会结出杏子。生命对苏东坡来讲,它是一个延续的状况,他希望我们不要只看到花的败落,应该看到花的生命完成之后,接下来就结了一粒一粒的杏子,果实出现了。所以“花褪残红青杏小”,我想这里面其实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生命领悟,不会像一般的文学创作者总是一味地感伤。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个句子是我非常喜欢的。我常常觉得苏东坡是一位非常好的画家,所以他的文学作品里面也充满画的境界。春天快要过完了,在暮春夏初的时候,燕子飞回来。“燕子飞时”这四个字根本就是口语。我刚才特别提到,一个创作者一千年来他的句子还能够流传,是因为他抓到了这个民族的语言的最基本的一种朴素。有时候一个作家再三雕琢字句,也有他个人的风格,可是很难推广。但苏东坡的“燕子飞时”,我想连小学的学生可能都会说:“妈妈,燕子飞来了。”“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他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山坡上,看到一条非常碧绿的溪水环绕着村落里的人家。这是最白话的句子,不做任何的讲解,不做任何典故的查询,都能听得懂。这或许能够解答为什么一千年来苏东坡可以如此被大众接受—因为他的语言不只是宋朝的语言,也是今天我们还在使用的语言。 “枝上柳绵吹又少。”到春末夏初,柳树就会有很多的飞絮,这个叫柳绵。像绵絮一样的飞絮到处飞、到处散落。通常很多诗词里面讲到飞絮落花,都是感伤的,因为它是凋零。但是苏东坡在这里,树枝上的柳絮越飞越少,一直在飘落,好像是感伤,可是下面接着的是“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句子,一千年来很多人都在使用。连我在中学的时候看到好莱坞的电影翻译过来,都叫作《天涯何处无芳草》。苏东坡有一个鼓励,不要老是站在柳绵底下去哀叹柳絮越飞越少,柳絮就是种子,柳絮飞到天涯海角,它就会落地生根,长出新的生命。我们的生命不必去在原地叹息感伤,应该走到天涯海角,有更豁达的追求。 我一直觉得很可惜,许多宋朝的词到现在都已经失去了传唱的方法,所以我们不太知道《蝶恋花》当初是怎么唱的,可是有时候一个人没事去朗读《蝶恋花》,还是觉得里面充满了漂亮的音乐性。所以有时候我也跟朋友说,其实亲近苏东坡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你最朴素、最真实的语言去朗读苏东坡。因为读苏东坡的作品不需要查字典,不需要知道太多的典故,他的语言就是最真实、最自然的语言。 《蝶恋花》在第一段当中描写了一个春末夏初的风景,接下来这个人在散步,在春天里游玩,他遇见了一件事情。苏东坡在《蝶恋花》第二段当中所创造出来的画面,我一直认为是了不起的一种电影感的画面。“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东坡在这里用了好几次的墙里墙外、墙外墙里,我称这样的一种技法叫作电影里的蒙太奇。Montage这个法文是指电影用剪接的技法把不相关的画面剪接在一起,让观众产生一种自己的联想。苏东坡走在路上,他在墙外面,所以叫作“墙外道”,可是他听到墙里面有少女在荡秋千,所以是“墙里秋千墙外道”。墙里面有秋千,墙外面有道路,隔着一堵墙,其实是两个不相关的场景,可是他用蒙太奇把它们剪接在一起。 我想苏东坡其实有他的顽皮,有他对人的好奇,也许他一直探头探脑,很想看看墙里面少女们荡秋千的样子。因为这样的季节、这样的风景,听到好听的女孩子的声音,大概他也觉得很快乐吧,我不知道是不是苏东坡的探头跟探脑有点惊扰了墙里的少女。我把这四个蒙太奇连在一起,我想大家会明白,为什么我说它太像现代的电影。因为墙里墙外、墙外墙里,在古代的诗词里几乎很少这么大胆地用这么直白的语言,完全是日常化的语言。不用查任何字典,每一个字都是最简单的字。他把一个画面用电影感的方法形容出来了。我想苏东坡对墙里面的少女有好奇,对青春的美有一种羡慕,有一种欣赏吧。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爬在墙头上去偷看一下少女荡秋千到底有多么好看,或者这些墙里的美丽少女的笑声他是不是想多听一听。 我想墙里面的少女可能忽然发现有一个陌生人在窥探她们,就跑掉了。所以这首词的结尾非常有趣,“笑渐不闻声渐悄”。少女的笑声慢慢听不到了,好像跑掉了,声音越来越静悄悄的。苏东坡用了一句非常自嘲的话来做结尾,“多情却被无情恼”。他说好像我很喜欢这些女孩子,觉得她们很好看,在春天里面这么开心地荡秋千,我也只是想多看一看,可是不晓得少女是不是误会,以为他是某一种有别有居心的男子趴在墙头上看,所以他的多情被这些跑掉的少女的无情弄得有一点懊恼。 “恼”这个字用得非常好,不只是押韵押得好—这里“青杏小”“人家绕”“吹又少”“无芳草”,都是“ao”的韵。我觉得恼更有趣的是,他不是很严重地生气,他只是觉得好好的一个心情,忽然有一点失落。本来也许可以认识这些少女,跟她们聊聊天,讲一讲春天多么美丽,结果这些女孩子误会了就跑掉了。 所以苏东坡这首词我自己一直非常喜欢,我觉得苏东坡有他的豁达,有他的顽皮,甚至有他一种年轻的狂放的个性。可是活在世俗当中,他不得不遵守世俗的某些规矩。 很多人认为《蝶恋花》是苏东坡被贬到广州惠州的时候所填的一首词,因为清代的张宗在《词林纪事》里面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苏东坡被贬到惠州的时候,有一次朝云唱《蝶恋花》(北宋的词都是可以唱的,朝云出身于歌伎,很会唱这些词。)还没有唱出来,只是想到接下来要唱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就满脸都是眼泪。此时苏东坡被贬到南方,是他人生落难的时候,所以朝云唱这首歌的时候非常地感叹。因此一般人都认为,这首词大概是苏东坡在惠州写的。 可是我一直觉得,《蝶恋花》里面其实有一种青春洋溢的美感,“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我觉得是很年轻的心情,有点像今天年轻人去追一个女孩子,那种爱恋的感觉。所以我自己倒不觉得一定是苏东坡被贬到惠州才写这首《蝶恋花》。年轻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唱过一首很快乐的歌,隔了三四十年,朋友再聚在一起唱这首歌的时候就觉得好感伤,不是歌词变了,也不是曲调变了,是我们自己的心情变了。所以当时朝云满脸泪水。我想并不能说明这首词一定是苏东坡那个时候写的,也有可能是他年轻的作品,因此这个时候唱起来才有一种特别的感伤。 所有的创作者都经过青春的年龄,然后慢慢开始认识人生的伤痛、人生的遭遇、人生的一些苍凉。\\\"
目录
\\\"壹 东坡的交游 莫砺锋 贰 美的沉思——谈苏东坡 蒋勋 叁 苏诗的“江湖”书写 朱刚 肆 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 王水照 伍 苏轼的人生超越 崔铭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