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近现代文学批评主体与客体:以期刊中的书评为媒介

近现代文学批评主体与客体:以期刊中的书评为媒介

  • 字数: 310
  • 出版社: 南方日报
  • 作者: 汪注|
  • 商品条码: 978754912955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近现代中国期刊中的书评为核心研究对 象,探讨文学批评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复 杂关系与互动机制。作者通过大量书评文本的梳理 与分析,揭示书评作为一种特定文体在文学场域中 的地位与功能,考察其如何介入文学评价、引导阅 读趣味、建构文学价值。同时,书中细致辨析批评 者(主体)与被评作品(客体)之间的关系演变, 展现从晚清到民国时期批评权威的形成路径、阅读 共同体的转型及其背后的思想文化背景。全书既有 对批评范式的系统思考,也有对重要期刊与代表性 书评的深入剖析,力图在文学批评史与期刊史之间 建立起富有张力的研究视野。借助媒介研究的视角 ,作者将书评作为连接文学创作与接受之间的桥梁 ,提供了一种理解文学现代性的新路径。
目录
绪论 近现代期刊书评及其与文学批评的因缘 一、期刊书评的出现 二、期刊书评的发展演变 三、期刊书评对中国近现代文学批评研究的价值 第一章 “书”的生产者 第一节 生产者的基本情况 一、生产者的主要生产动机 二、生产者的类别 三、生产者的文学一文化身份 第二节 生产者所受到的负面评价 一、最常见的负面评价 二、负面评价的产生原因 三、生产者对负面评价的回应 第三节 生产者的被褒扬 一、生产者被褒扬的三大方面 二、生产者受褒扬的原因 三、褒扬性评价与生产者的文坛名望 第四节 不被评价的生产者 一、“不评人”的三种情况 二、从书评者角度分析“不评人”现象 三、“不评人”背后的批评伦理一世俗关系冲突 第二章 文作的批评者 第一节 书评者的来源、使命与书评的精神内核 一、作为书评者来源的两大“梯队” 二、文学精英视角下的书评者代际更迭 三、书评者的使命自拟 四、书评者对书评自由、平等精神的奠定 第二节 书评者常用的批评方法 一、校勘 二、评点 三、索隐 第三节 书评者所使用的书评文式 一、韵文式 二、诗式 三、论文式 四、纠错式 五、评点式 第三章 被评的书 第一节 期刊书评所涉图书的分阶段简况 一、清末至民元 二、1912—1927年 三、1928—1937年 四、1938—1945年 五、1946—1949年 第二节 “书”的价值构成 一、文学主张的投射物 二、新锐思想的播种机 三、文学写作技术的武库 第三节 “书”中的文学经典与文学经典化 一、经典所受的待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