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诗品笺注

诗品笺注

  • 字数: 221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作者: (南朝梁)钟嵘|校注:曹旭
  • 商品条码: 978702019240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0
  • 出版年份: 2009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诗品》是第一部中国诗论著作,齐梁时代钟 嵘所著。《诗品》对自汉迄齐梁一百二十多位诗人 分上、中、下三品进行品评,对诗人及其源流、体 制,深从六艺溯流别,故思深而意远。其中的诗学 史观、诗歌发生论、诗歌本质论、诗体论、创作论 、诗歌美学,以及《诗品》的比较批评法、历史批 评法、摘句批评法、本事批评法等,都垂远百世, 沾溉后人;对中国文学理论、诗歌理论,以及日本 和歌理论的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具有奠基诗学 的意义。《诗品笺注》以现存最早的元刊宋章如愚 《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本《诗品》为底本,参校明 正德以后海内外所存五十余种版本,校勘字词纠正 错讹,注释典故旁征博引,精切详赡;笺说细读文 本,对文中所见之批评方法进行理论总结;诗例列 举诗歌原文,使理论与创作关联,诗歌与品评互释 。本书既是注释之书,亦可视为研究之书。
作者简介
钟嵘(约468年—约518年),字仲伟,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市)人,魏晋名门“颍川钟氏”之后。齐代官至司徒行参军。入梁,历任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西中郎将晋安王记室。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前后,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写成诗歌评论专著《诗品》。 曹旭,1947年生,江苏金坛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作家,文学博士。全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全国索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古代文论学会、上海古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同时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散文作家等。
精彩导读
永嘉时〔一〕,贵黄、老〔二〕,尚虚谈〔三〕。于时篇什〔四〕,理过其辞〔五〕,淡乎寡味〔六〕。爰及江表〔七〕,微波尚传〔八〕: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九〕,皆平典似《道德论》〔一〇〕。建安风力尽矣〔一一〕。 校注 〔一〕永嘉:晋怀帝司马炽年号(307—313)。 〔二〕黄、老:黄帝与老子,指道家学说。黄帝是传说的上古帝王,即轩辕氏。老子即李耳,又称老聃,春秋时人,曾著《道德经》五千余字。古人以黄帝和老子为道家之祖。 〔三〕尚虚谈:底本前有“稍”,据《梁书》本传、《全梁文》诸本及《诗人玉屑》引文删。虚谈:玄虚之谈。主要谈论《周易》、《老子》、《庄子》所谓“三玄”之哲理。 〔四〕篇什:《诗经》中《雅》、《颂》部分篇章,以十篇为什,编为一卷,后人遂以“篇什”代指诗篇。 〔五〕理过其辞:理,泛指作品的内容;辞,指作品的词采。杨明《诗品译注》:“陆机《文赋》:‘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又‘理翳翳而愈伏,思轧轧其若抽。’皇甫谧《三都赋序》:‘是以孙卿、屈原之属……皆因文以寄其心,托理以全其制。’《文心雕龙·情采》:‘理定而后辞畅。’其‘理’字皆泛指内容而言。”此处“理”,指抽象枯燥的玄理内容,超过了生动形象的辞彩。《孔丛子》卷四《公孙龙》第一二:“平原君弗能应,明日谓公孙龙曰:‘公无复与孔子高辨事也。其人理胜于辞,公辞胜于理。辞胜于理,终必受诎’”。陈延杰《诗品注》:“诗最重理语,然有别。盖富于理趣者善,若堕入理障,则不可,理过其辞是也。” 〔六〕淡乎寡味:平淡乏味。《老子》第三五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原意道之高妙,无味,无色,无声。钟嵘或用其字面,指玄言诗平淡无味。《隋书·经籍志》:“永嘉已后,玄风既扇,辞多平淡,文寡风力。” 〔七〕江表:古指长江以南地区。因从中原人看来,地在长江以外,故称。《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陛下承运,拓定江表。”庾信《哀江南赋》:“五十年中,江表无事。”此指偏安江南的东晋。 〔八〕微波尚传:指西晋清虚谈玄之风仍在东晋流传。 〔九〕孙绰:字兴公,东晋玄言诗的代表诗人。见《下品·孙绰》条。许询:东晋玄言诗的代表诗人。见《下品·许询》条。桓:桓温,字符子,东晋玄言诗人。庾:庾亮,字符规,东晋玄言诗人。 〔一〇〕平典:平淡典正。道德:指老子《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道经》、《德经》两部分。《道德论》,指魏晋以来阐发老庄玄理的文章。何晏、王弼、夏侯玄、阮籍等人,均有阐发老庄玄理的著作,撰有《道德论》。《世说新语·文学》篇:“何平叔(晏)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弼),见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因以所著为《道》、《德》二论。”同书:“何晏注《老子》,未毕,见王弼自说注《老子》旨。何意多所短,不复得作声,但应诺诺,遂不复注,因作《道德论》。”《三国志·魏书·曹爽传》:“(何晏)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又《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晋诸公赞》:“自魏太常夏侯玄、步兵校尉阮籍等,皆著《道德论》。” 〔一一〕建安风力:亦称“建安风骨”。指建安时代特有的诗歌精神。即诗歌内容丰富充实,基调慷慨悲凉,语言俊爽刚健相统一的时代风格。《宋书》卷八四《孔觊传》:“觊少骨梗有风力,以是非为己任。”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体性》:“风趣,即风气。或称风气,或称风力,或称体气,或称风辞,或称意气,皆同一义。” 笺说 此是晋代诗歌史下篇。 钟嵘谓永嘉及东晋玄言盛行,诗歌亦染玄言弊病。众作均呈无精打采之平典,似《道德论》令人昏昏欲睡。建安风力,至此丧失殆尽。可与《宋书·谢灵运传论》“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殚乎此。自建武,暨乎义熙,历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尔”及《文心雕龙·明诗》“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忘机之谈。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又《时序》“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相参证。 此处涉及桓温、庾亮,为述玄言诗风之需要,并未设品;《诗品》中因兄及弟,因父及子者,均未设品,读者当须注意,不得计入人数。 许文雨《诗品讲疏》引孙绰、许询之诗曰:“未尽平典,亦间有研练之词,《剡溪诗话》引孙绰《秋日》诗‘疏林积凉风,虚岫凝结霄’,又引许询诗‘青松凝素髓,秋菊落芳英’,‘丹葩耀芳蕤,绿竹荫闲敞’,‘曲棂激鲜飙,石室有幽响’,均善造状。而询诗‘丹葩’二句,尤与左思‘白雪停阴冈,丹葩耀芳林’迫似。若谓太冲宗归建安,则询诗又岂尽异趣哉。”玄言诗乃风气变味,审美不同。玄言诗人,非不能为色彩飞扬、形象鲜明之诗者也。
目录
前言 诗品序 诗品上 古诗 汉都尉李陵诗 汉婕妤班姬诗 魏陈思王植诗 魏文学刘桢诗 魏侍中王粲诗 晋步兵阮籍诗 晋平原相陆机诗 晋黄门郎潘岳诗 晋黄门郎张协诗 晋记室左思诗 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诗 诗品中 序 汉上计秦嘉嘉妻徐淑诗 魏文帝诗 晋中散嵇康诗 晋司空张华诗 魏尚书何晏晋冯翊太守孙楚晋著作郎王赞 晋司徒掾张翰晋中书令潘尼 魏侍中应璩诗 晋清河太守陆云晋侍中石崇晋襄城太守曹摅 晋朗陵公何劭 晋太尉刘琨晋中郎卢谌诗 晋弘农太守郭璞诗 晋吏部郎袁宏诗 晋处士郭泰机晋常侍顾恺之宋谢世基宋参军顾迈 宋参军戴凯诗 宋征士陶潜诗 宋光禄大夫颜延之诗 宋豫章太守谢瞻宋仆射谢混宋太尉袁淑宋征君王微 宋征虏将军王僧达诗 宋法曹参军谢惠连诗 宋参军鲍照诗 齐吏部谢朓诗 梁光禄江淹诗 梁卫将军范云梁中书郎丘迟 梁太常任昉诗 梁左光禄沈约诗 诗品下 序 汉令史班固汉孝廉郦炎汉上计赵壹 魏武帝魏明帝 魏白马王彪魏文学徐幹 魏仓曹属阮瑀晋顿丘太守欧阳建魏文学应玚 晋中书嵇含晋河内太守阮侃晋侍中嵇绍 晋黄门枣据 晋中书张载晋司隶傅玄晋太仆傅咸魏侍中缪袭 晋散骑常侍夏侯湛 晋骠骑王济晋征南将军杜预晋廷尉孙绰 晋征士许询 晋征士戴逵 晋东阳太守殷仲文 宋尚书令傅亮 宋记室何长瑜羊曜璠 宋詹事范晔 宋孝武帝宋南平王铄宋建平王宏 宋光禄谢庄 宋御史苏宝生宋中书令史陵修之宋典祠令任昙绪 宋越骑戴法兴 宋监典事区惠恭 齐惠休上人齐道猷上人齐释宝月 齐高帝宋征北将军张永齐太尉王文宪 齐黄门谢超宗齐浔阳太守丘灵鞠齐给事中郎刘祥 齐司徒长史檀超齐正员郎钟宪齐诸暨令颜测 齐秀才顾则心 晋参军毛伯成宋朝请吴迈远齐朝请许瑶之 齐鲍令晖齐韩兰英 齐司徒长史张融齐詹事孔稚珪 齐宁朔将军王融齐中庶子刘绘 齐仆射江祏 齐记室王屮齐绥建太守卞彬齐端溪令卞铄 齐诸暨令袁嘏 齐雍州刺史张欣泰梁中书郎范缜 齐秀才陆厥 梁常侍虞羲梁建阳令江洪 梁步兵鲍行卿梁晋陵令孙察 钟嵘年表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