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哈贝马斯 交往合理性理论研究

哈贝马斯 交往合理性理论研究

  • 字数: 36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侯振武|
  • 商品条码: 978730330278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持续时间最久的学派,其社会批判理论一直是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哈贝马斯是该学派第二代最具影响力的代表,其理论的原创性与综合性在当代哲学图谱中是少有的,因而更是令人瞩目的焦点。仅就国内学界而言,对于哈贝马斯理论的相关研究已持续四十余年,成果丰硕,至今不衰。以如此有难度的理论家和如此丰富的研究成果为选题,无疑是一项挑战。令人欣喜的是,侯振武博士的这部著作很好地完成了这项挑战。 侯振武博士的著作以“现代性与理性问题”为切入点,特别提出了“交往合理性理论”的表述,并将其作为这部著作的主题。既为理论,那么就要论证诸概念间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如何构成一个体系。通过对交往合理性与认知--工具合理性、道德--实践合理性、审美--表现合理性之间的关系,对后三者以交往合理性为枢纽而建构的关系的详细阐述,这部著作很好地完成了论证任务。从总体上来说,侯振武博士的这部著作既以交往合理性为抓手,在逻辑上和时间上全面展现了哈贝马斯的理论工作,又呈现了这一工作的意义与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侯振武,男,河北唐山人。2006-2015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2016-2018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社会政治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现代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外理论动态》等期刊发表论文与译文20余篇,出版译著3部。
目录
导 论 上篇 现代合理性图谱中的交往合理性理论 引 言 第一章 交往合理性理论的“前史” 第一节 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理性双重化 第二节 马克思的以生产劳动为基石的实践理性观 第三节 最初的重建尝试:认识兴趣理论 第二章 交往合理性的结构 第一节 交往合理性的性质 第二节 哲学和科学新关系的建构与交往行为意义的解释 第三节 解放兴趣与生活世界 第三章 作为交往合理性之实现通道的道德 实践合理性(Ⅰ):道德 伦理 第一节 当代道德理论与道德领域的有效性要求 第二节 商谈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商谈类型 第三节 实践兴趣的复兴与生活世界内的道德 伦理合理化 第四章 作为交往合理性之实现通道的道德 实践合理性(Ⅱ):法律 政治 第一节 当代法律理论与法律的有效性要求 第二节 民主原则与商谈立法程序 第三节 实践兴趣的制度化与阻击生活世界殖民化的法律 第五章 交往合理性对审美 表现合理性的作用:定位与合作 第一节 审美 表现领域的地位与审美 表现合理性的有效性要求 第二节 审美批判与疗法批判 第三节 审美的解放兴趣与生活世界 第六章 交往合理性对认知 工具合理性的作用:限制与引导 第一节 实证主义认识论批判与认知 工具合理性的有效性要求 第二节 理论商谈与实证主义社会研究方法批判 第三节 技术兴趣与生活世界的去殖民化 下篇 反思与争辩中的交往合理性理论 引 言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方向中的交往合理性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交往及其与生产劳动关系的论述 第二节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交往思想的批判 第三节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发展 第四节 交往合理性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偏离 第八章 范式之争中的交往合理性理论 第一节 近代哲学以来的主体与理性关系 第二节 主体间范式与交往合理性理论 第三节 与当代主体范式的争辩 第九章 法兰克福学派传统中的交往合理性理论 第一节 理性观念的更新:从工具理性到交往合理性 第二节 道德 实践主题的传承:“正确生活”的理想及其建构 结束语:完成现代性事业的理性方案 参考文献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