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 字数: 44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彭茜|
  • 商品条码: 978730330341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心理学、脑科学及童年社会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提示:游戏是学前教育阶段最具吸引力和教育潜力的学习方式之一。幼儿园课程如何支持幼儿的游戏化学习(playful learning),支持他们在主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是创新教育方式以满足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基本命题;游戏与课程的整合或融合亦成为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书是一本关于幼儿园游戏课程化改革的“百宝书”,此次为第2版修订版。全书基于幼儿园游戏的课程立场,结合当前幼儿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以幼儿教师的游戏信念为出发点,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幼儿教师应该及实际具备的游戏理论,然后结合国内外课程改革经验和实践,特别是当前游戏课程化改革的成果,重点阐述了教师基于课程自觉开展游戏指导的策略问题及注意要点等。 全书包括理论篇、实践篇两篇共十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至第三章阐述了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概念、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基本理由、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存在方式;第四至第六章阐述了幼儿园游戏课程创生的理论与技术,包括教师的游戏理论基础、游戏课程创生的观察基础、游戏课程的生成策略等;第七到第九章围绕幼儿园游戏课程实施的一般性技术路径,探讨了课程自觉意识下的游戏指导策略、游戏环境与游戏材料的提供技术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第十章结合角色游戏、建构游戏与户外游戏,进一步探讨了幼儿园游戏的指导要点与注意事项等内容。\\\\\\\"
作者简介
彭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台湾屏东大学访问学者。兼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等职。主要从事幼儿园游戏与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文化认同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4项,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学前教育研究》《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篇,出版《教育性教学交往论》等专著多部。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获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幼儿园游戏课程概念的提出 第一节 幼儿园游戏的概念 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是什么 第二章 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基本理由 第一节 基于幼儿游戏的价值 第二节 基于幼儿园游戏的教育性本质 第三章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游戏课程寄生存在方式的历史演进及其危害 第二节 游戏课程互生存在方式的表现及其基础 第三节 游戏课程的理想存在方式及其改革与实践 第四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存在的当代典型:安吉游戏 第四章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要素分析 第一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目标 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内容 第三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实施 第四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评价 第五章 幼儿园游戏课程设计的基础 第一节 教师的游戏理论基础 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设计的观察基础 第六章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预设与生成 第一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预设 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生成 实践篇 第七章 课程自觉下的幼儿游戏指导 第一节 教师游戏指导的误区与正解 第二节 教师游戏指导的方式 第三节 教师游戏指导的具体策略 第八章 环境:为幼儿游戏创设空间与情境 第一节 游戏空间的规划 第二节 营造积极参与的游戏氛围 第九章 幼儿园游戏材料和玩教具 第一节 游戏材料的种类 第二节 游戏材料的选择原则 第三节 游戏材料的投放要求 第十章 对各类游戏的理解及介入 第一节 角色游戏 第二节 建构游戏 第三节 户外游戏 第四节 教师游戏介入的禁忌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