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保护红线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重构研究-以锡林郭勒为例

生态保护红线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重构研究-以锡林郭勒为例

  • 字数: 170
  • 出版社: 经济科学
  • 作者: 杨莉|
  • 商品条码: 978752186672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稿分为三个方面的 主要内容:第一,由于生态 保护红线涉及的范围广、类 型复杂,红线区的草原生态 补偿机制如何重构关注不足 ,表现在缺乏基于牧民视角 ,对生态保护红线区主导的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认知, 以及受偿意愿的研究,通过 该研究测算了生态保护红线 内草原主导的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补什么)、确定了补 偿标准(补多少);第二, 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实施的过 程中,牧民的能力会引起其 对补偿方式偏好的选择,基 于自下而上的视角确定了补 偿方式(如何补);第三, 红线区草原生态补偿如何监 督管理,是影响政策有效落 地的关键环节,基于演化博 弈的视角探索了利益相关者 的监督管理(如何落实保护 )。基于此,书稿研究主要 回答两个问题,第一,生态 保护红线区为什么要进行生 态补偿;第二,如何重构生 态保护红线区的草原生态补 偿机制。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书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 2.2 生态补偿的研究 2.3 相关方法的研究进展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理论分析及补偿机制重构框架 3.1 理论基础 3.2 相关概念界定 3.3 补偿机制重构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锡林郭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实践及补偿情况 4.1 锡林郭勒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建设现状 4.2 锡林郭勒生态补偿实施情况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保护红线区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5.1 生态保护红线区草原主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 5.2 生态保护红线区牧民受偿意愿分析 5.3 样本特征以及变量选择 5.4 受偿意愿额度分析 5.5 生态补偿金修正与核算 5.6 进一步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态保护红线区草原生态补偿方式的牧民偏好分析 6.1 问题的提出 6.2 牧民对补偿方式偏好的理论分析 6.3 样本特征分析 6.4 牧民对补偿方式偏好的实证分析 6.5 进一步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态保护红线区草原生态利益相关者分析:监督管理 7.1 问题的提出 7.2 主要利益相关者界定 7.3 地方政府与牧民间的演化博弈分析 7.4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牧民三方之间的演化博弈分析 7.5 生态保护红线区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生态保护红线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重构路径 8.1 丰富生态保护红线区的补偿主体 8.2 多渠道提升牧民福祉 8.3 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监测管控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