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融强国:新资源暨金融资源学派视角

金融强国:新资源暨金融资源学派视角

  • 字数: 506
  • 出版社: 研究
  • 作者: 白钦先
  • 商品条码: 978751991814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1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如何突破美元霸权体系的重重封锁,构建自主可控的金融强国战略?本书以白钦先教授开创的新资源学派理论为基石,系统回答了这一时代命题。 【理论突破】 独创“金融资源论”范式,首次将金融定义为“战略性社会资源”,揭示金融与能源、数据等要素的本质差异: ? 非中性特征:金融从来不是中立的工具,而是大国博弈的“权力杠杆” ? 双刃剑效应:既能催化实体经济升级,也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裂变 ? 中国式解法:提出“共享金融”“人民金融”理念,超越西方“普惠金融”的局限性 【历史镜鉴】 纵贯300年全球金融史,解密霸权更迭密码: ? 荷兰为何因“郁金香泡沫”错失霸主地位? ? 英国如何用“金本位制”捆绑全球殖民地? ? 美联储的“美元武器化”陷阱怎样绞杀新兴经济体? ? 中国从“金融弱国”到“战略突围”的四大历史窗口 【战略路线图】 直指金融强国建设的七大攻坚战场: 1. 资源配置:破解“脱实向虚”困局的制度设计 2. 评级战争:打破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话语垄断 3. 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全球博弈推演 4. 政策性金融:构建“市场+政府”双轮驱动的中国模式 5. 风险防火墙:防范“明斯基时刻”的底线思维架构 6. 国际责任:重构SWIFT、IMF体系的“中国方案” 7. 民生向度:金融强国与共同富裕的均衡路径 【独特价值】 ? 首次披露:中美金融安全对话核心议题的幕后博弈细节 ? 量化模型:构建金融强国指数评估体系(FPPI),涵盖32项核心指标 ? 实战推演:2025—2035年人民币国际化关键战役沙盘模拟 本书既是重构全球金融秩序的理论宣言,更是大国决策者的战略工具箱。通过14国金融史比较研究、200+政策案例深度剖析,为新时代中国金融崛起提供兼具思想锐度与实践厚度的行动纲领。 适合读者 ? 政策制定者|金融机构高管|国际关系研究者 ? 经济学者|企业战略决策层|高端投资者
作者简介
白钦先 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金融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辽宁大学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学术带头人,首届“中国金融研究杰出贡献奖”和2017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白钦先教授长期担任辽宁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际金融专业博士研究生主任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特聘教授和金融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兼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长期担任中共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及中共沈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相关成果被《求是》《经济研究》《新华文摘》等权威期刊发表转载。白教授在教育战线工作的50余年间,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主讲专题报告300余场,入选“最具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排行榜,受邀撰写《中国经济学手册》。累计培养博士、博士后百余名,在金融教育教学、金融学科建设、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基础理论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杨 涤 金融学博士及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专职研究员,金融与商贸研究项目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经济金融改革、金融发展、金融资源配置、政策性金融、新资源理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曾在多家主要财经媒体与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财经评论和专栏文章100余篇,许多文章被国内著名财经网站转载。1996年7月参加国家级课题《中华金融辞库:政策性金融卷》编写工作;2000 年参加科技部“知识创新体系中的资源理论创新——金融资源理论与实践研究”(Z00005)项目研究。2001年出版译著《价值投资:一种平衡分析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全年在国际金融报主笔专栏“区域视角下的国资改革”;2006年出版专著《21世纪新资源理论——关于国民财富源泉的最新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出版专著《金融资源配置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年出版专著《21世纪新资源理论——关于国民财富源泉的最新研究大众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专著《上海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专著《上海名物考——老字号,新品牌与城市软实力》,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目录
序?言 绪论?又一个全新的划时代里程碑 第一章?为什么要建金融强国 一、中国强国目标有多少? 二、为什么提出金融强国? 三、金融强国建设的“八个坚持” 四、金融强国的“七个标志” 五、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 第二章?金融强国的历史比较 一、靠海上贸易和殖民扩张独霸16—17世纪的荷兰 二、靠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殖民地贸易剥削崛起的英国 三、靠两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美国 四、靠自力更生和改革开放崛起的中国迎来金融强国机遇 第三章?金融强国的西方理论与实践 一、从“货币中性”到“金融非中性”的认识革命 二、货币金融政策要兼顾物价水平和就业率 三、政府干预金融危机毫不犹豫,没有观念限制 四、金融作为战争之外的辅助手段,可制裁、打击对手 五、西方货币金融理论评述 第四章?金融强国的新资源学派观点 一、白钦先金融团队已形成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特色研究 二、金融资源配置是链接东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节点 三、新资源学派对“金融核心论”的研究 四、各国金融的共性与中国金融的特性 五、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理论研究评述 第五章?金融强国的标准特征 一、金融适度:避免空转化、虚拟化、泡沫化 二、金融适应:金融与经济、社会相互适应 三、金融协调:金融自身发展协调,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四、金融可持续:反对“滥砍滥伐”金融资源,合作应对金融危机 五、构建金融强国的指标体系 第六章?金融强国的金融资源配置 一、金融强国的资源配置目标 二、金融强国的金融资源配置主体 三、金融强国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 四、金融强国的金融结构配置 五、金融资源配置如何保障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 六、金融资源配置的经济社会环境 第七章?金融强国视角下的政策性金融 一、金融强国理论的重要一翼:公共政策性金融理论 二、国家金融与公共政策性金融的辩证统一 三、公共政策性金融机构正在全球范围内复兴 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给公共政策性金融带来发展机遇 第八章?金融强国的信用评级 一、金融强国须掌握信用评级话语权 二、信用评级垄断是支撑美国霸权的超级战略性武器 三、强金融必须强评级:信用评级与金融监管的辩证关系 四、着力培育中国评级机构的国际话语权 第九章?金融强国的金融发展战略 一、金融发展战略 二、金融开放战略 第十章?金融强国的竞争策略 一、需要关注的国家或地区的特点 二、中国的策略选择 第十一章?金融强国的大国责任 一、产业空心化与金融强国的国内发展责任 二、特里芬难题与金融强国的国际货币责任 三、修昔底德陷阱与金融强国的全球和平责任 四、马太效应与金融强国的全球发展责任 五、庞氏骗局与金融强国的金融监管责任 六、资本大鳄的攻击与金融强国的金融安全管理责任 七、重商主义与金融强国的贸易平衡责任 第十二章?金融强国与强国富民 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强国还须富民 二、强国富民须先拨乱反正,纠偏过度市场化 三、金融强国建设中,努力实现强国富民“双均衡” 后记?创新金融理论研究,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附录一(之一)?白钦先学术团队成员论文题目总览 附录一(之二)?新资源学派的“研究思想理论技术路线图” 附录二?白钦先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主要论文一览表 附录三?《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白钦先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期刊文章一览表 附录四?《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白钦先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期刊文章一览表 附录五?白钦先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专著一览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