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教育书系-名师之路路在何方

大教育书系-名师之路路在何方

  • 字数: 240
  • 出版社: 长江文艺
  • 作者: 任勇|
  • 商品条码: 978757023950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普通教师进阶为名师需 要哪些能力?这些能力又需 要怎么样的积累沉淀?著名 教育学者、数学特级教师任 勇结合自身40余年的教育实 践智慧,以自身的“名师之 路”为主线,从“如何学习”“ 如何思维”“如何做研究”“如 何进行教育实践”“如何写作 ”五个维度,给广大教师朋 友理性、实用的建议。本书 旨在指导教师如何在学习、 思考、研究、实践和写作等 方面进行自我提升,从而成 长为具有影响力的名师。
作者简介
任勇,原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厦门双十中学副校长、厦门第一中学校长。 已编写和参与编写《任勇与数学学习指导》《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为发展而教育》等90余部著作,在《教育研究》《数学通报》《人民教育》等刊物发表各类文章1000余篇。应邀赴各地讲学600余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获全国首届“学习型家庭”、全国十大读书人物和全国“书香家庭”称号。入选教育部教师“国培计划”和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首批专家,福建省名校长和名师培养专家委员会专家。
精彩导读
序言 做“名”副其实的名师 名师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读完这本书,大家也许就会有自己的答案。 名师,就是知名度高的教师。他们往往工作出色、教育效果好,为同人所熟知、为学生所欢迎、为社会所认可,有相当的名气和威望。 名师是有层次的。一个“经师”是可以成为名师的,但我希望名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只有先成为“人师”,才有可能成长为“大师”。 名师是有境界的。拥有崇高师德是名师的基本条件,德能并重是稍高的要求;名师还应有教育智慧,进而走向师魂之境界。师德、师能、师智、师魂,乃名师成长的“四重境界”。 名师的成长关键在“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是成为名师的基础和根本;完善自我、战胜自我,是成为名师的关键;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是成为名师的过程中永不能放弃的目标。 名师成长,没有更多的秘密。名师之路,简言之:学、思、研、行、著。未来名师,必须在“学、思、研、行、著”中攀登,在攀登中感悟教育的真谛,在攀登中践行智慧的教育,在攀登中找到理想与现实的突破点,在攀登中逐步成“型”——成为“教育家型”的教师。 以学习充实自我,以思考激活自我,以研究提升自我,以实践智慧自我,以著述成就自我。 近年来,教育界对名师的培养颇有微词。 当“打造名师”呼声四起时,成尚荣先生说:“名师果真能‘打造’吗?答案肯定是不同的。”成尚荣先生还在《名师基质》一书的《对名师、教育家培养的质疑》中指出,名师培养存在“过热”“过急”“过于‘工程化’”的现象。文末直言:“生就,自然生长、生成也;造就,则是刻意打造也。名师、教育家当‘生就’吧!” 储朝晖研究员在《照亮成长:让教育更有智慧》一书的《慎做“名师”,要做“良师”》中指出,真正的良师,有发自内心的一种自我追求、一种自我完善,希望自己所做的事能够对得起学生,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不是自己想出名、想出人头地、想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权益。 李镇西老师在《自己培养自己》一书的《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中强调:“我之所以反对‘打造’,就是因为这两个字意味着迫不及待的速成和急功近利的浮躁……既然如此,那么作为年轻教师,就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打造’,而应该有‘自己培养自己’的信念、行动和毅力。” 正在走向未来的名师,听听多方的见解,是非常有益处的。至少我们知道,“千锤百炼出名师”,名师之路“有坦途但无捷径”;名师是养成的,不是速成的;不问能否成为名师,而要争取一辈子学做良师,就是“向着名师那方”奔去。 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我们永远在路上。
目录
序言 做“名”副其实的名师 第一章 学 第一节 理念:名师应成为学习型教师 第二节 内容:学科深学,教育恒学,文化广学 第三节 方法:师学之道 第四节 样态:学习共同体的理想境界 第五节 案例:“被逼”的阅读也精彩 第二章 思 第一节 理念:名师应是一名慧思者 第二节 要点:学而我思,学而善思,学而深思 第三节 重点:教学反思与教学改进 第四节 行动:为思维而教 第五节 案例:“子亲游戏”畅想曲 第三章 研 第一节 理念:研究让教育更精彩 第二节 范围:学科之研,教学之研,教育之研 第三节 选题:策略、方法与经验 第四节 路径:以研究的力量推动教育发展 第五节 案例:“研”途风光 第四章 行 第一节 理念:教师是教育理念的践行者 第二节 标志:名师是不能没有主张的 第三节 境界:愿天下教师皆有魅力 第四节 经验:在教育实践中积累智慧 第五节 案例:让学生灵性生长的两条路径 第五章 著 第一节 理念:“教学”诚可贵,“写作”价亦高 第二节 著述:立一家之言 第三节 技巧:师者之“写” 第四节 追求:学做学者 第五节 案例:我的写作经历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