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

  • 字数: 405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编者:刘黎明|
  • 商品条码: 978730330173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的编写将立足哲 学特有的性质与价值,紧紧 围绕“教育理念”这一核心, 力求从教育观念和教育思维 两个层面提升师范生的教育 理论素养,进而达到培养高 素质教师的目的。 本教材的基本构架就是 把抽象化的“教育理念”具体 化为教育观、学生观、教师 观、课程观、教学观及班级 管理观这些有关教育的核心 概念,在全面梳理和深入探 讨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归纳概括出上述教育理念。 本教材关于教育观、学 生观、教师观、课程观、教 学观及班级管理观的探讨, 首先是对教育、学生、教师 、课程、教学及班级管理等 基本概念进行深入剖析,使 读者从根本上真正理解什么 是教育、学生、教师、课程 、教学及班级管理;在此基 础上引导读者明辨应该具有 什么样的教育观、学生观、 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和 班级管理观,以及如何形成 这些观念。同时,依据对相 关教育理论知识的把握和理 解,对古今中外已有的一些 教育理念进行审视、分析和 评判,一方面,强化学生对 合理、正确教育理念的认识 和信念,另一方面,培养学 生的教育思维能力与品质。
目录
引论 一、教育哲学是怎样一门学科 二、教师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 三、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哲学 第一章 教育哲学与教育 第一节 教育哲学的本质内涵与性质 一、哲学与教育 二、教育哲学的本质内涵 三、教育哲学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作为教育观学问的教育哲学 一、教育理念及其意义 二、教育理念与教育哲学 三、本书关于“教育理念”的界定及构成 第三节 作为教育思维方式的教育哲学 一、思维及思维方式 二、教育思维方式 三、教育哲学对于教育思维方式的意义 第二章 教育观 第一节 教育的原典精神 一、教育是人的生存需要 二、教育使人更好地发展 三、教育是对人之生命最直接的关爱 第二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一、教育本质的含义 二、教育特殊性质的分析 三、探寻教育本质的思维路径 第三节 教育观及其确立 一、教育观及其意义 二、教育理想与理想的教育 三、旨在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观 第三章 学生观 第一节 学生的本质属性与学生观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二、学生观及其发展 第二节 学生观的人性假设 一、自然人性假设的学生观 二、社会人性假设的学生观 三、理性人假设的学生观 四、游戏人假设的学生观 第三节 “生命个体”的学生观 一、“生命个体”学生观的哲学基础 二、“生命个体”学生观的教育学意蕴 三、“生命个体”学生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 四、“生命个体”学生观的教育践行 第四章 教师观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特性 一、教师职业的嬗变 二、教师职业的基本属性 三、教师的专业化 第二节 教师角色、素养及境界 一、教师角色 二、教师素养 三、教师境界 第三节 “为人师表”的教师观 一、“为人师表”的依据及内涵 二、教师“为人师表”的逻辑关系及功能 三、“为人师表”教师观的践行 第五章 课程观 第一节 课程的本质内涵及其意义 一、课程的基本含义 二、课程本质观 三、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课程与知识 一、知识及其意义 二、知识性质与课程 三、知识选择与课程建构 第三节 课程取向与课程观 一、三大基本课程取向 二、课程观及其确立 第四节 合理课程观的确立 一、课程观的合理性 二、合理课程观中的知识、人与社会 三、教师课程观形成的思维方式 四、旨在彰显知识教育价值的课程观 第六章 教学观 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的本质内涵 二、教学过程的实质 三、教学与理性 第二节 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对”的教学与“好”的教学 二、有效教学 三、好教学及其标准 第三节 基于“发展”的教学观 一、教学观及其构成 二、“发展”教学观的确立 三、“发展”教学观的践行 第七章 班级管理观 第一节 班级及其功能 一、班级的由来及其界定 二、班级的根本属性及其认识意义 三、班级组织的特点与结构 四、班级组织的功能 第二节 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 一、班级管理 二、班级文化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观 一、班级管理观及其演变 二、班级管理新理念 三、“以人为本”班级管理观的确立及践行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