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唯物史观中的观念上层建筑(理论与实践探究)

唯物史观中的观念上层建筑(理论与实践探究)

  • 字数: 100
  • 出版社: 天津社科院
  • 作者: 刘镇玮|
  • 商品条码: 978755631063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5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笔者长期从事意识形态 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研究,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 形态理论以及现实意识形态 工作等方面有一些粗浅思考 。本书即选取了笔者在以上 相关问题的部分研究成果整 理形成的。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与意识形态——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演进逻辑 一、演进背景:意识形态的传统思维困境 二、演进基底:“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 三、演进走向:批判与建构的交互行进 四、演进指向:祛意识形态之蔽和人的解放 第二章 卢卡奇与意识形态——卢卡奇意识形态理论逻辑运演 一、入场:揭示资产阶级物化意识 二、过场:批判资产阶级思想二律背反 三、出场:提出唤醒无产阶级意识 四、评析:卢卡奇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与倒退 五、启示:坚持意识形态的唯物史观向度 第三章 马尔库塞与意识形态——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的高峰 二、发达工业社会沦为全面的“单向度” 三、“技术理性”意识形态是“单向度的人”的根源 四、超越“单向度的人”的乌托邦设想 第四章 话语权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建构:基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的启示 一、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是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的关键 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第五章 高校思政课与意识形态——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和意识形态双重功能的融合发挥 一、高校思政课的双重功能:立德树人和意识形态 二、双重功能之间的关系:互相实现、有机统一 三、高校思政课双重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四、高校思政课双重功能的融合发挥 第六章 精神富有与意识形态——精神富有的意识形态效应 一、认知领域:精神富有的鉴别判断效应 二、情感领域:精神富有的意志凝聚效应 三、文化领域:精神富有的文化发展效应 参考文献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