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卓有成效的经理人

卓有成效的经理人

  • 字数: 121
  • 出版社: 机械工业
  • 作者: 包政
  • 商品条码: 978711177725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从分工与组织原则出发,探讨管理的起源与发展。全书以职业经理人斯隆为案例,透过斯隆的职业生涯,揭示流程及沟通对企业效率和动力的影响。书中深入讨论了如何构建有效的分工与组织关系,如何强化公司总部与事业部职能,并合理分配利益,包括工资、奖金和股权。书中特别强调了产品政策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同时探讨了企业如何创造市场和未来。书中还分析了企业内部机构的相互关系、委员会的沟通职能,以及财务在企业经营中的关键作用。技术进步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和正确决策的重要性也涵盖其中。最后,书中讨论了业务流程的优化,包括产销协同和厂商结盟。本书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的管理框架和实践指导。
作者简介
包政<br />中国著名管理学者,“社区商务”理论创立者,“深度分销”理论构建与实践者,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开创与领导者。<br />深度参与包括华为在内的数百家企业的管理咨询和内部决策,先后出任包括华为、TCL在内的十几家知名企业的管理顾问,拥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咨询顾问经验。<br />包政是包子堂创始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曾兼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教授。已出版《卓有成效的经理人》《营销的本质》等近10部著作。
目录
目  录<br />前  言<br />第1章 现代企业的两条原则 / 1<br />两条基本原则 / 2<br />第一条原则:依靠分工与组织的一体化关系体系<br />?创造物质财富 / 2<br />第二条原则:用“看不见的手”协调分工与分利<br />?关系 / 5<br />管理从何而来 / 8<br />管理为何物 / 9<br />泰勒的管理事项 / 10<br />法约尔的管理概念 / 12<br />德鲁克的管理学 / 14<br />第2章 向斯隆的职业生涯学什么 / 17<br />流程是企业的命脉 / 18<br />效率工程师的天然本色 / 19<br />向流程要效率 / 21<br />向流程要出路 / 23<br />沟通是企业的动力 / 25<br />责任关系上的沟通 / 26<br />见利见效才能齐心协力 / 27<br />心灵上的连接需要培育 / 29<br />第3章 构建分工与组织关系 / 32<br />分工与组织的一体化关系 / 33<br />两项组织原则 / 34<br />五个组织目标 / 37<br />四条组织路径 / 39<br />强化公司总部的职能 / 44<br />从组织研究到组织建设 / 44<br />组织建设的切入点 / 45<br />强化公司总部的专业与参谋职能 / 46<br />强化事业部的职能 / 49<br />提高事业部的产品开发能力 / 49<br />提高事业部的生产工艺能力 / 52<br />提高事业部的市场开拓能力 / 53<br />第4章 利益的分配 / 56<br />工资的分配 / 57<br />小时工资的确定 / 58<br />劳资之间的对立统一 / 59<br />奖金的分配 / 62<br />奖金提成与奖金分配 / 62<br />奖金分配机构的客观公正性 / 63<br />奖金分配程序的客观公正性 / 64<br />股权的分配 / 67<br />方案的实施要点 / 68<br />方案的操作细节 / 69<br />股权的分配 / 70<br />实际效果 / 71<br />第5章 依靠产品政策争夺市场 / 73<br />企业的产品政策 / 74<br />产品是成败的关键 / 75<br />依靠产品政策协同起来 / 76<br />产品政策的导向作用 / 78<br />发现并解决现实问题 / 79<br />改变市场竞争格局 / 81<br />协同是产品政策的要害 / 82<br />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 / 83<br />混沌初开的汽车行业 / 84<br />活下来是出发点 / 84<br />以产品适应市场的逆转 / 85<br />第6章 创造市场,创造未来 / 88<br />企业与市场的互动关系 / 89<br />企业生命的活力源泉 / 90<br />企业内生的活力来源 / 91<br />强化部门的自主意识 / 92<br />攻击对手的薄弱环节 / 93<br />在对手产品的缺陷上做文章 / 93<br />彻底打败竞争对手 / 94<br />在“效用递减”上做文章 / 95<br />外观带来的商业机会 / 96<br />金融手段拓展市场空间 / 97<br />开放金融服务业的重要性 / 98<br />以旧换新,加速消费 / 99<br />第7章 企业各类机构的相互关系 / 101<br />董事会的职能 / 102<br />董事会在经营中的责任 / 103<br />做实董事会 / 104<br />财务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的职能 / 105<br />审计委员会的职能 / 106<br />董事会决策的信息来源 / 107<br />总部为事业部赋能 / 108<br />自主经营与政策协同的必要性 / 109<br />总部“政策协同”有赖专业职能 / 110<br />专业职能部门对总部的赋能 / 110<br />专业职能部门对事业部的赋能 / 111<br />总部与事业部的关系 / 112<br />总部提供服务的效率来源 / 112<br />帮助事业部落实政策 / 114<br />总部和事业部必须上下同欲 / 115<br />第8章 委员会的沟通职能 / 118<br />委员会是“集体决策”方式 / 119<br />共同目标与协同意愿的结合 / 119<br />决策与执行的边界 / 120<br />决策与执行的统一 / 122<br />委员会是解决难题的途径 / 123<br />专项任务委员会 / 123<br />专项任务委员会的推广 / 125<br />委员会是厂商结盟的基础 / 128<br />传统的厂商交易关系 / 128<br />经销商顾问委员会 / 129<br />深化厂商合作关系 / 130<br />第9章 财务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 134<br />从财务入手治理企业 / 135<br />初始的混乱状态 / 136<br />资本拨备管控 / 136<br />现金管控 / 138<br />库存管控 / 139<br />生产管控 / 140<br />用杜邦公式调控经营业务 / 141<br />杜邦公式的表达 / 141<br />确定经验数据 / 142<br />杜邦公式的应用 / 143<br />确定“标准产量” / 145<br />防止“外延扩张” / 148<br />财务与业务的良性循环 / 149<br />景气年份的财务运筹 / 150<br />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财务状况 / 151<br />战后17年的财务运筹 / 152<br />第10章 技术进步的地位和作用 / 155<br />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 / 156<br />认清技术的来源 / 156<br />企业的“应用研究”领域 / 158<br />向“基础研究”渗透 / 159<br />产品竞争力上的技术 / 160<br />寻找产品的问题 / 161<br />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手段 / 162<br />建立工程技术体系 / 163<br />引进技术人才 / 165<br />等待产品外观设计人才出现 / 165<br />成立外观设计机构 / 166<br />依靠种子选手集聚设计人才 / 167<br />把握市场对审美的需求趋势 / 169<br />第11章 正确决策的要点 / 171<br />决策是经理人的工作 / 172<br />在见利见效的事情上下功夫 / 172<br />让事实说话,让事实做决定 / 173<br />靠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 175<br />依靠沟通做出决策 / 177<br />从突破现实入手 / 178<br />让想法变成提案 / 180<br />让提案变成现实 / 181<br />正确认识未来的变化 / 183<br />福特的教训 / 183<br />依靠产品竞争能力争夺市场 / 184<br />第12章 打通业务流程 / 186<br />效率工程师的流程思维 / 187<br />效率的三个来源 / 187<br />提高流程效率 / 188<br />从“产销协同”到“厂商结盟” / 190<br />产销协同 / 191<br />库存危机的发生 / 192<br />库存危机的表现 / 193<br />库存危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194<br />厂商结盟 / 195<br />帮助经销商建立会计系统 / 196<br />强化“年型车”的业务流程 / 198<br />强化与经销商的合作关系 / 201<br />后记 / 204<br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