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广袤的原野(吉马良斯·罗萨作品)

广袤的原野(吉马良斯·罗萨作品)

  • 字数: 85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作者: (巴西)若昂·吉马良斯·罗萨|译者:陈迪
  • 商品条码: 978702019178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4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广袤的原野》以诗意笔触描绘巴西腹地世界的生命本真。作家若昂·吉马良斯·罗萨通过小主人公米吉林的纯净瞳孔,将炽烈阳光下的原野、腹地人民的生存智慧与人性最原始的悸动编织成震撼灵魂的画卷,死亡与重生、信仰与欲望都将在这广袤天地间碰撞出哲思的火花,堪称一部“童心人类学”的典范作品。
作者简介
若昂·吉马良斯·罗萨(1908—1967),巴西作家、外交家,巴西文学院院士。早年曾在贝洛奥里藏特学习医学并成为一名医生,但其后加入巴西外交部门,成为驻多个国家的外交官,于1963年获大使衔。 吉马良斯·罗萨的创作带有标志性的散文风格和明显源于巴西腹地的口语传统,反映了巴西与世隔绝的农村社会和更广阔现代世界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20世纪中期振兴了巴西小说。 随着吉马良斯·罗萨于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萨迦拉纳》,他已被广泛誉为巴西文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因为投身于外交工作,他直到1956年才出版了两套最重要的作品:小说七部曲《舞蹈团》(本书即为《舞蹈团》的第一部)和不朽的史诗小说《广阔的腹地:条条小路》,为他奠定了不可撼动的文坛地位。在1967年去世前,吉马良斯·罗萨又发表了几部短篇小说集,其中以《河的第三条岸》最为著名。
精彩导读
有一个叫米吉林的孩子和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住在一个离这里很远很远的地方,在弗兰戈达瓜河谷和其他一些没有名字或者不那么有名的河谷背后更远的地方——遥远的穆通。他们住的地方位于坎波斯热赖斯的中心区域,但在一片又窄又深的洼地里,树林环绕,黑土地,山脚下。米吉林八岁。在他年满七岁的时候,第一次离开那里:特雷兹叔叔把他扶上马背,让他坐在马鞍前,一起出发去苏库里茹接受坚信礼,因为主教时常会去那里。他们去了好些天。米吉林对这趟旅行有着说不清的印象,头脑中会跳出一些混乱的片段。其中一条他记忆深刻,几乎无法忘记:一个曾在穆通待过的人说,“穆通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山峦叠嶂,有很多采石场和树林,离哪里都很远,还经常下雨”…… 他妈妈很美,一头黑色的长发,却因不得不居住在穆通而悲苦不已。她总是抱怨,特别在那无休无止的阴雨天,当天渐渐暗下来时,一切对她来说都特别孤独,特别暗淡,那里的空气比别处更加暗淡;或者,哪怕在晴朗的日子里,随便哪一天的下午,在阳光照耀的时刻,她也会感叹:“唉,深深的忧伤啊……”即便如此,当身处外地时,只有和特雷兹叔叔在一起的时候,米吉林才能体会到一种浓浓的思念,对所有人和所有事的思念,这种思念有时会让他有窒息的感觉,甚至哭不出来。他还发现,思念让自己鼻子发酸,鼻腔湿润,痛苦随之减轻了一些。所以,他让特雷兹叔叔帮他把手绢弄湿。当他们来到一条小溪旁,出现了一口泉眼,或者说喷涌的一口井,特雷兹叔叔骑在马背上,拿着角杯,俯下身去,在涌出的水柱顶端接上来一杯水。但是这一路上的平原一向干旱,所以特雷兹叔叔带了一只装满了水的葫芦,能解四次渴。这只葫芦上满是纷乱的藤蔓,很是美丽。“米吉林,这是用来喝的……”特雷兹叔叔笑着说。可米吉林也笑了,没打算喝自己的那份水,而是用水浸湿了手绢,润着鼻子,缓解了干燥。他喜欢爸爸的兄弟特雷兹叔叔。 回到家之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一个好消息告诉妈妈,也就是那个男人说的:“穆通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他想,当妈妈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一定会很开心、很欣慰。这相当于一份礼物,能够凭着记忆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给妈妈带去这份礼物,作为对她的拯救,这个想法使他格外激动。这份礼物太重要了,太特别了,以至于他不想当着别人的面告诉妈妈,可他很着急,因为得等。好不容易等到了只有他和妈妈的时候,他搂着她的脖子,激动地告诉了她那个人的话。妈妈没有评论,只是忧伤地望着远方,指着小山,说道:“我总是在想,那座山的背后有着别样的风景,可惜我被山挡住,永远无法看到……”这是妈妈第一次同他说一件如此严肃的事情。然而无论他多么爱妈妈,在内心深处还是无法认同她的话,反而觉得称赞穆通很美的那个人说得有道理。他这么认为并不是因为米吉林自己看到了穆通的美——他甚至还不知道美丑为何呢,而仅仅是因为那个人称赞的方式:那个人是在距离穆通很远的地方说的那番话,不经意间说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与妈妈那种带脾气的、悲伤的长吁短叹完全相反。这件事在根源上总有哪里不对,米吉林感觉到了,只是搞不太懂。可是,那四周的树林,深绿色,又近乎黑色,让他害怕。 先前,为了能够快一点和妈妈独处,好告诉她那个消息,米吉林焦虑不安,而且不得不对爸爸表现出反感的情绪——实际上他并不想这样做,一点儿都不想,甚至直到此时此刻还对此充满了失落的愧疚。他爸爸没由头地冲过去怒吼道:“这孩子不像话。成天在外头转啊走的,还去了苏库里茹,结果自打从那儿回来,对我没点儿尊重,也不问我好不好……”妈妈袒护儿子道:“别瞎说,贝罗。孩子都吓坏了……”可爸爸又骂了几句。第二天是星期天,爸爸领着米吉林的一群兄弟姐妹到河里钓鱼去了,但米吉林得待在家里,算是对他的责罚。不过,好心的特雷兹叔叔教米吉林如何设陷阱来抓小鸟。他俩抓了很多只蓝肩裸鼻雀,柔软的、蓝色的那种小鸟,之后又把它们放了,因为它们不适合养在笼子里。“米吉林,你在想什么呢?”特雷兹叔叔问。“在想爸爸……”叔叔没再问下去,而米吉林的情绪有些低落,因为他撒谎了:其实他什么都没想,只是在想,当那些蓝肩裸鼻雀发现自己被抓进了笼子、和同伴分开时会是什么感觉,他是同情它们的;而在特雷兹叔叔问他的那一刻,那个回答脱口而出。可是那些蓝肩裸鼻雀继续高歌,飞翔,落在木瓜树上,一次次掉进陷阱里,又一次次重获自由,一切都在继续。米吉林又想起了主教——善人之最,那服饰上的颜色太丰富了,红色的袜子,有带扣的鞋子,还有那我们跪地亲吻时无暇去看的非凡的权戒。 “特雷兹叔叔,主教先生认为穆通美不美?” “非常美,米吉林,嗯!我喜欢住在这里……”
目录
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