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技强国的理论意蕴与多重维度

科技强国的理论意蕴与多重维度

  • 字数: 177
  • 出版社: 上海人民
  • 作者: 杨庆峰等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9453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27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本书在理论探索上打破常规认知,指出科技强国远非单纯的科学议题。它深入挖掘科技强国背后的理论内涵。从政治层面看,科技强国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是中国在百年未有大变局背景下作出的重要选择。在实践维度,中国应对现实重大问题的必要选择,并且时为世界发展模式提供创新范式。而从伦理角度出发,科技强国更是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民生幸福根基的必由之路本书共计八章,以理论阐述、动力分析、条件分析以及实践案例为内在逻辑线索,全面且深入地探讨了科技强国的理论意蕴与多重维度。
作者简介
杨庆峰,复旦大学生命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教授、复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上海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访问学者(2013-2014)、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访问学者(2017)。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职业伦理和学术道德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哲学、记忆哲学、数据伦理与人工智能伦理等。在《自然辩证法研究》《江海学刊》《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有《技术现象学初探》(2005)、《现代技术下的空间拉近体验》(2011)、《翱翔的信天翁: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研究》(2015)等专著及《创新系统的治理》(2011)、《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合译)等译著。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科技强国观念的历史飞跃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强国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科技强国观念的树立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科技强国观念的实践与发展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科技强国的创新与新发展 第二章 科学技术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第一节 多元视角中的科技理解 第二节 作为社会系统构成因素的科技 第三节 科技强国战略与其他强国战略的关系 第四节 总结 第三章 建设科技强国的内在意蕴 第一节 科技强国意味着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节 科技强国要具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和相应的治理体系 第三节 科技强国需要强大的新型举国体制的保障 第四节 科技强国意味着呈现出强大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第四章 建设科技强国的现实动力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时代引领动力 第二节 维护世界变局中的国家安全 第三节 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福祉 第四节 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复兴 第五章 建设科技强国的人民指向 第一节 人民福祉的多元内涵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科技实践 第三节 作为未来福祉形式的数字福祉 第六章 科学精神与科技强国战略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科学精神 第二节 追求真理与科技强国 第三节 开放自由与科技强国 第七章 科技文化与科技强国战略 第一节 科技文化的多重意义 第二节 创新文化:与科技本身相关的文化 第三节 科技向善:与科技使用相关的文化 第四节 科技强国背景中的科技伦理诉求 第八章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科技强国战略 第一节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与科技强国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