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教育文化的阐释

中国教育文化的阐释

  • 字数: 196
  • 出版社: 教育科学
  • 作者: 丁钢|
  • 商品条码: 978751912574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将教育作为深层的 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影响因 素,旨在深入研究教育文化 与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强 调教育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实 践功用,并呈现教育文化实 践的多元形态与丰富内涵。 本书首先阐述了教育的文化 功能与教育文化研究的取向 ;然后将目光投向教育文化 传统的诸多面向,分析了汉 字教育、乐教、书院教育等 不同方面的教育文化传统; 接下来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 教育文化发展,对书院精神 、教育现代化等进行了阐释 ;最后探讨了当代教育文化 的变革与取向。
作者简介
丁钢,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代表性著作有《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书院与中国文化》《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中国教育文化的阐释》。
目录
第一章 文化处境中的教育诠释 第一节 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文化观照 二、关注的若干问题 三、民族教育的反思与成熟 第二节 教育文化历史研究的知识图景 一、历史研究的知识范围 二、分类视角的知识图景 三、重视知识的多元性和交叉性 第三节 教育文化研究的价值取向 一、一种研究的视域 二、教育理性及其价值 三、话语限制与“泛科学理性” 四、作为文化解释的教育理性 五、过程性对话与交流 第二章 教育文化传统的诸多面相 第一节 汉字教育的文化特性 一、表意文字与文化符号 二、汉字的文化内涵 三、汉语言文字的教育文化功能 第二节 乐教的内涵与功用 一、乐与乐教溯源 二、内涵与功用:关于乐教的争鸣 三、儒与道:两种美育理论的评判 第三节 道家理想人格的培养 一、法自然的人格品德 二、因任自然的人格品德 三、老庄的修养方法 四、道家道德教育思想评价 第四节 中国宗教教育问题 一、宗教及其教育研究的实质与范围 二、社会风俗与宗教教育 三、佛道教育的形成与特点 四、儒家教育中的宗教因素 第五节 传统书院的文化建构 一、书院营建的人文意蕴 二、书院与乡里民俗教化 第六节 宗族经济与教育 一、社会与经济变革的趋向及特点 二、宗族组织的变迁与发展 三、宗族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四、宗族教育的沿革 五、与经济生活相契合的教育内部变革 六、宗族教育的扩展 第三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文化发展 第一节 早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选择 一、京师大学堂和东京大学 二、历史进程与思想缘由 第二节 书院精神与现代大学 一、书院复兴的背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