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育的未来/中国高教研究名家论丛

教育的未来/中国高教研究名家论丛

  • 字数: 289
  • 出版社: 山东教育
  • 作者: 潘懋元|总主编:韩延明//张茂聪
  • 商品条码: 978757012746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2
定价:¥1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教育的未来》这本书 是专门为纪念潘老师逝世一 周年整理出版的,这本书收 录的文章主要是基于老人家 对教育未来的展望。今天回 头来看,在中国高等教育发 展的历史进程中,在潘老师 毕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轨 迹中,他对中国许多问题的 研究都带有明显的前瞻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高 等教育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时 间节点,几乎都可以找到潘 老师所做的“未来”判断,老 人家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伊始 ,时时怀揣着他对未来的梦 想,他对未来的思考一直没 有中断。
作者简介
潘懋元,1920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现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终身名誉理事长。兼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深圳大学等十多所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客座或兼职教授。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顾问、教务处处长、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等。 潘懋元先生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作为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潘懋元先生教育理论研究硕果累累,为创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丰富和发展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杰出的教师,他培养了大批高层次教育学人才,桃李满天下,为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和研究队伍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活动家,他对我国若干重要教育改革决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潘懋元先生从1935年15岁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在15岁之前就已经进行创作和发表。涉及范围从最初的文学创作,到后来从事教育史研究、教育学研究,开创高等教育学科以及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等,时间跨度长达80多年,内容精彩,成果丰硕,卓有建树,其中尤以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为最。
目录
第一章 高等教育历史 第一节 指引我人生道路的教育系主任李培囿教授——《我的厦大老师》(百年华诞纪念专辑) 第二节 关于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第三节 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发展高等教育中国学派 第四节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70周年:回顾与前瞻 第五节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今天、明天与后天 第六节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过去、现在、未来 第七节 恢复高考40周年回顾与招生制度改革展望 第八节 潘懋元先生口述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创院简史 第九节 我所亲历的“文庙”教育 第十节 实践理性的美国300年高等教育史书 第十一节 《韩山书院史稿》序 第二章 高等教育理论 第一节 论作为交叉学科的高等教育学 第二节 “双一流”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第三节 大学教师发展论纲——理念、内涵、方式、组织、动力 第四节 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 第五节 在接受荣誉博士仪式上的发言稿 第六节 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研究——《愚生论教》序一 第七节 潘懋元先生教育访谈录 第八节 现代终身教育的内涵价值与实践探索 第九节 《高等教育社会学》序 第十节 《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序 第十一节 《中国大学科技体制改革论》序 第十二节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丛书》序 第十三节 《探索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中国道路》序 第十四节 《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序 第三章 高校人才培养 第一节 “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论大学与校友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潘懋元之问”:高考有利于培养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吗? 第四节 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高考改革走向 第五节 从选拔性考试到适应性选才——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试行“套餐式”招生模式的设想 第六节 要勇于面对一流本科教育这个世界性难题 第七节 以创新文化养人 以创业实践育才 第八节 中国独创的教育基本制度——《自学考试制度研究》简介 第九节 《什么是好大学》序 第十节 《学习共同体:教师成长的心灵家园》序 第十一节 《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丛书》序 第十二节 《在功利与放任之间——基于师生关系视角的博士生培养质量》序 第十三节 《美国弱势群体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研究:基于美国一流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分析视角》序 第四章 地方本科教育 第一节 对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大学治理 第三节 关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对话 第四节 大学校长的教育视界——《大学校长访谈录》评介 第五节 探索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路径——评《挑战与应答: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 第六节 《大学校训论析》序 第七节 《大学文化育人之道》序 第八节 《大学学科专业评价》序 第九节 《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多维探索》序 第十节 《西藏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研究》序 第十一节 《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转型重构及成效评价——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序 第五章 高等职业教育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逻辑: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第二节 让高职教育走进“一带一路” 第三节 《高职创新发展之路——金华职院的探索历程》序 第四节 《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改革》序 第五节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序 第六节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与管理研究——以装备制造大类专业为例》序 第七节 《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序 第六章 民办高等教育 第一节 中国民办教育40年专题笔谈 第二节 《民办院校办学体制与发展政策研究》序 第三节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序 第七章 教育综论 第一节 从教85年的幸福 第二节 对《高等教育研究》的祝贺与祈望(面向明天 砥砺前行——《高等教育研究》创刊40周年纪念笔会) 第三节 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期待、鼓励和鞭策 第四节 纪念《教育研究》杂志创刊40周年(笔谈):毋忘初心 再创辉煌 第五节 《高等理科教育》序:再创辉煌 第六节 精品在线课程《教育学》序 第七节 《幼儿成长学》序 第八节 潘懋元先生点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管理——生态承载力” 第八章 补遗 第一节 一年来中国教育的回顾 第二节 教师任用方式之商榷 第三节 教育!教育!——一年来中国教育的回顾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