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继承与开拓:魁阁传统与扎根云南本土的新时代研究

继承与开拓:魁阁传统与扎根云南本土的新时代研究

  • 字数: 430
  • 出版社: 学苑
  • 作者: 余翠娥
  • 商品条码: 978750777090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赓续魁阁传统 扎根西南边疆”为主线,选取2020年至2023年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生的部分毕业论文,概括和展现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特色和部分成果。云南大学社会学为吴文藻先生于1936年所创,期间成立的社会学研究室(魁阁研究室)是中国最早开展本土经验研究的社会学学术机构之一。在首任系主任吴文藻和费孝通、杨堃等著名学者带领下,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成了研究成果斐然、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著名系科,魁阁学术传统也成为云南大学社会学的宝贵财富。长期以来,云南大学社会学致力于培养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传承社会学中国本土化的“魁阁”学术传统,扎根西南边疆,服务新时代中国民族地区和边疆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学专业人才。本书从2020年至2023年社会学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论文6篇,其中1篇论文是关于“魁阁”学派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学术史与社会学中国化的知识社会学研究;1篇论文是对“魁阁”时期的田野点开展再调查研究的成果之一,意在发掘相关田野调查点社会变迁经验的意义;其余4篇论文主要聚焦于西南边疆社会,对西南边疆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余翠娥,女,1979年生,法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社区治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社会科学项目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参与撰写多部著作。
目录
序 社会学本土化的实践 ——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38—1954) 绪论 一、社会学本土化的实践:吴文藻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 二、“魁阁”时期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本土化的实践 三、后魁阁时期:1946—1951 四、艰难的调整:1951—1954 五、结论与讨论 整合与分化:榆村经济社会变迁(1945—2021) 导论 一、传统时期榆村的社会经济 二、1949—1978年榆村社会经济 三、改革开放以来榆村经济生活变迁 四、结论 边境贸易中的社会网络变迁 ——以云南省都龙口岸为例 导论 一、长期互惠孕育的强关系纽带 二、非正式边境贸易与强关系纽带 三、边境贸易正式化催化的弱关系纽带 四、结论及反思 嵌入性视角下生态移民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云南省C市为例 导论 一、C市移民的宏观生计背景与生态移民历史 二、嵌入性视角下的生计冲击与经济行动选择 三、“嵌入”之后:分化与风险 四、结论与讨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