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红土文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丛书

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红土文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丛书

  • 字数: 18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纳雪沙|
  • 商品条码: 978752274800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以来,“中国文 化向何处去”是中国在文化 领域面临的首要问题,围绕 这一问题形成了自由主义全 盘西化论、保守主义儒学复 兴论与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 论三大文化路向。张岱年作 为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论的 奠基者与核心阐释者,其文 化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 价值与实践意义。本书从历 史与理论双重维度系统呈现 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理 论全貌。历史维度上,梳理 其思想发展脉络与阶段性特 征,展现其在近现代思想史 中的独特定位;理论维度上 ,厘清其理论来源与哲学基 础,阐释“综合创新”的哲学 意蕴,探讨其文化观的基本 理论问题,重新审视其在当 代文化建构中的历史价值与 生长空间。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世纪性的话题:文化选择 第二节 围绕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的争论 第三节 本书的框架和思路 第一章 张岱年文化观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初步奠基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文化综合创新论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综合创新文化观系统化 小结 第二章 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思想桥梁张申府——张申府对张岱年哲学思想的引导 第二节 新唯物论是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灵魂之源 第三节 西方哲学“逻辑解析”法是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方法之源 第四节 中国传统哲学中“活的”倾向是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动力之源 小结 第三章 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贯通张岱年思想的“大原则” 第二节 “新唯物论”与“对理法”的关系 第三节 “兼和”“日新”与“创造”的实质 小结 第四章 张岱年与新唯物论 第一节 张岱年对新唯物论的信仰 第二节 对宇宙论与知识论的继承和发展——紧抓实践观 第三节 对唯物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和谐”概念引入辩证法 第四节 对新唯物论人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动的天人合一” 第五节 新唯物论的前途 小结 第五章 “综合创新”的哲学意蕴 第一节 西方哲学史上的分析与综合 第二节 张岱年所理解的分析法 第三节 文化综合创新何以可能 第四节 综合创新文化观与调和折中论的区别 小结 第六章 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中国文化向何处去 第二节 怎样综合——如何正确对待中、西、马三种文化资源 第三节 怎样创新——如何建设新文化 第四节 文化体用问题 小结 第七章 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世纪之交国际文化理论五大思潮 第二节 世纪之交文化哲学北大学派 第三节 河东河西论、文化自觉论和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异同 小结 第八章 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当代生长点 第一节 新道德论 第二节 新价值论 第三节 中华民族精神论 小结 结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