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近代日记中的公务与私情

近代日记中的公务与私情

  • 字数: 278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郑会欣|
  • 商品条码: 978752281436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要了解一个历史人物,一个直接的办法就是去 阅读他的日记,因为日记记载了日记主人的见闻与 感悟,许多无法在公文档案和书信中呈现的内心活 动,却在其日记中有所透露。有价值的日记更能反 映出当时的社会实践与变革,是非常重要的史料。 本书主要利用了陈布雷、王世杰、翁文灏、王子壮 、陈克文、唐纵以及竺可桢、顾颉刚、吴宓、郑天 挺等近代政学界人士的日记,不仅关注日记主人所 涉公务,还注意观察他们的人际关系及日常生活, 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历史。
作者简介
郑会欣,历史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高级研究员,历史系教授(兼任)。从事民国档案编辑和民国史研究40余年,在两岸暨港澳地区重要史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代表作有《改革与困扰:三十年代国民政府的尝试》《从投资公司到“官办商行”:中国建设银公司的创立及其经营活动》《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与贸易研究(1937~1945)》《读档阅史:民国政事与家族利益》《董浩云与中国远洋航运》《延续与变革:民国经济史析论》等,并编注《董浩云日记》(上、中、下册)。
目录
自序 一 “焦土抗战”:亲历者笔下的长沙大火 “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 纵火焚城 事后查办 审判及其结论 “风声鹤唳下的张皇之举” 二 “盗虚名而受实祸”:“强国”还是“大国” 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大国地位的标志 形式上的平等 “忍气吞声,负重致远” 三 党内竞选与派系斗争:亲历者笔下的“六全”大会 各方角逐:会议召开的背景 会前各派系的密谋与活动 选举中的风波与争斗 “六全”大会的余声 四 “惟有妥协”:抗战胜利前后的蒋介石 对外政策:“惟有妥协与谅解之一途” 惩治贪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理想与现实之间 五 风暴骤起:大后方的“倒孔”运动 “公不忘私” 风暴骤起 整肃与清查 进退两难 再次“倒孔” 六 从追随到决裂:陈克文眼中的汪精卫 二人交往的缘起 抗战爆发前后的汪精卫 汪精卫的出走与被刺 彻底决裂 抗战胜利前后 七 “求贤才皆不易”:蒋介石与民国学人 蒋介石开始重视与学界的联系 战时蒋介石对学人的关注 学人的回应 关键时刻的抉择 最终分道扬镳 八 平行线:董浩云与宋子文的交往 战后接收 维护航权 对日索偿 购买美船 政府赔偿 晚年交往 九 “窘态毕露”:高级公务员的战时生活 战前高级公务员生活一瞥 战时高级公务员的衣食住行 平日消遣及娱乐 战时公务员生活水平的差异 公务员生活水平下降的影响 “离心力日强” 十 “教授教授,越教越瘦”:战时大后方教授的生活 战前高校教授的生活状况 抗战爆发,高校内迁 战时高校教授工资一瞥 日记中反映的战时通货膨胀 知识分子生活的贫困化 分配不公与贪污腐败 知识分子的转向 十一 “不改币制,如何生活”:从顾颉刚理发说起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