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以评提质:课堂评价技术实用手册

以评提质:课堂评价技术实用手册

  • 字数: 33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王少非//张斌|
  • 商品条码: 9787303303939
  • 适读年龄: 12+
  • 开本: 16开
  • 版次: 1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课堂评价的全过程,基于“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四大策略,从目标设定与分享、引出学习证据、证据呈现与解释、有效反馈、有效干预、促进学生参与六个方面探索了200余种课堂评价实用技术,介绍了其适用情境及具体做法,并提供了一些支架工具。这些课堂评价技术或为基于理论原理的开发成果,或来自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介绍,或来自一线教师实践经验的提炼,简便易用,能融于或嵌入教学过程,能够为教师改进课堂评价实践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撑。
作者简介
\"王少非,博士,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新课程关键词》等著作8 部,成果曾获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张斌,博士,研究员。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山东省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现代教育》(课程与教学版)执行主编。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成果曾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精彩导读
\\\"有效反馈的技术 第六章 如今,对两者区别的理解又进了一步:区分两者的关键不是“目的”,而是“功 能”——即实际发生的作用。威廉认为相比较于用来描述评价工具本身,形成性和总结 性这些术语在描述评价数据所服务的功能时更有意义①,布莱克也强调形成性是指评价在 支持学生学习和提供证据以调整教学以满足学习需要方面的功能②。 这种“功能”或“实际发生的作用”是如何实现的?这完全依赖于评价所得到的结 果或证据的运用。如果评了,得到相关信息了,但这些信息不加以运用,那么评价就不 可能促进改进;得到信息了,而且用了,但如果用来对学生作判断下结论,评价同样不 能有效促进改进。若要让评价有效地促进改进,学习的主体即学生,以及学习的重要影 响者即教师,都必须运用评价这些信息来决定自己的后续行动,并开展实际的行动。 给猪称重的确不能让猪增肥,能够让猪增肥的是饲养员在给猪称重后采取的后续行 动;评价本身也不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够促进学习的是学习的主体针对评价发现的问题 而采取的行动。就此而言,评价促进学习的关键在于评价结果的运用。 要运用评价结果,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学生就必须知道结果,获得关于结果的知识或 者关于表现的知识,这就需要反馈。导航之所以能够满足你的要求,就是因为它会把收 集的信息经过加工之后反馈给你。它知道,方向盘握在你手中,油门踩在你脚下,车还 得你来开,如果不给你反馈,它自己无法做到让你到达目的地。学习是学生的事,教师 掌握了学生学习的信息,但如果不让学生知道,那么评价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就只能是单 条腿走路了——只能靠教师的教学来改进。 第二节 反馈及其效能 某天你开车出远门,还没启动车,你先启动了导航软件,输入了目的地,然后导航 仪就开始工作了,它会确定你当前所在的位置,将之与你的目的地作比较,然后向你推 荐几条备选路线。你选定其中一条之后,就可以安心地开车上路了。在这个过程中,导 航仪借助卫星系统持续收集你当前所在位置的信息,但如果它仅仅收集信息,而不给你 提供指引,导航就不可能实现。 一、反馈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的所有领域,所有活动的顺利开展都有赖于反馈。就拿走路来说,假设 ①迪伦 ·威廉.融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原著第2版[M].王少非,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51. ②Black,P.J.,Wiliam,D.Inside the Black Box:Raising Standards Through Classroom Assessment[J].Phi Delta Kappan,1998,80:139-148. 以评提质:课堂评价技术实用手册 你现在就在学校空旷的运动场上,试着闭上眼睛走路,看看能够非常踏实地走上几步。 我试过,大概走上十几步,心里就开始发慌了。原因何在?就是因为缺少反馈。可好像 盲人不会有这个问题啊,以前看到盲人走路总是拿着一根竹竿或木棍,以为他是在用它 来探路,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他都是用竹竿或木棍敲击地面来收集声音信号。这种信 号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反馈。 在学习领域,反馈的重要性早就被认识到了,如今,至少在教育理论界,反馈对于 学习的重要性已是一种广泛的共识— 几乎在所有的学习理论中,反馈都是其基础架构 的一部分。桑代克对学习心理学的众所周知的贡献就是“学习三定律”:准备律、练习律、 效果律。 桑代克的学习三定律 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经常用小白鼠、鸽子等动 物来做实验,然后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推论人的行为。 桑代克也是如此,其“试误学习”理论就来自小白鼠走迷宫实验。 桑代克曾经设计过一个笼子,该笼子上有个小门,门上有个机关,碰到就 能打开门。他将一只猫关在笼子里,然后把笼子放在一个房间中,并在房间中 放了猫喜欢的食物。 桑代克观察到以下一些现象,并从中推出了学习三定律: 猫看到好吃的东西,急着出来,在笼子里乱动。某个时候可能很偶然地碰 到机关,笼子上的小门就打开了,猫就出来,吃到了食物。这样多次以后,猫 就学会了想出来就去碰这个机关。桑代克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学习,练习 很重要——这就是练习律。 有时候,笼子外面明明有猫爱吃的食物,可是这只猫却在笼子里懒洋洋地 躺着。什么原因?它饱着呢,不想吃。桑代克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学习, 动机很重要,需求很重要——这就是准备律。 假定这只猫已经学会想出来就去碰机关,现在要让它忘掉怎么开机关,应 该怎么做?大概有很多方法,但经典行为主义者很可能会给这个机关通上电! 不过,桑代克在这个实验中有一个非常新颖的设计,就是房间里不再出现食物。 一段时间以后,这只猫就忘掉了怎么开机关。桑代克从中得到的结论是,对于 学习,知道自己行动的结果很重要——这就是效果律。 有效反馈的技术 第六章 1930年后,桑代克放弃了练习律,因为他发现,单纯的重复练习并不能加强“联 结”(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学习的本质)。在另一个实验中,桑代克要求一位被试者蒙上双 眼,画一条10.16厘米长的线段,每天反复画几百次,但每次都得不到被试者关于线段 长短的任何反馈信息。到第12天,该被试者所画线段长度的概率分布与第一天没有明 显差别。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单纯地重复某一行为,却不知道行为的后果,那么行为的 相对频率就不会有什么变化,甚至根本不会发生变化。这一实验反证了练习律,同时证 明了效果律——确保行为主体看到行为的效果,对行为改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证明 了反馈的重要性。 历史上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不同观点、不同流派对于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的确存 在众多的争议,但反馈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却得到几乎所有研究的肯定——反馈的重要性 一定是学习理论领域凝聚了最广泛共识的观念之一。实际上,如史密斯和迪隆 (Smith, Dillon)说过的那样,在所有的学习理论以及以此为基础之上的学习模型和教学理论中, 反馈都是关键部分。以下是一些学者关于反馈的重要性的定性判断: ·如果做得好,反馈可以是教学者拥有的最有效的工具。 ——玛吉 ·谢勒 ·更多的反馈等于更好的结果。更少的教,更多的反馈。 ——格兰特 ·威金斯 · 在诸多影响学习的因素(如家庭、学校、教师、课程等)中,反馈对学生学习有 最大的效果。——约翰 · 哈蒂 ·对视频游戏成瘾部分应归因于它所提供的持续的反馈流。反馈同样是激发学生动 机和坚持的最强有力的关键之一。—马克 · 普伦斯基 不只是定性的判断,反馈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还得到众多实证研究的支持,比如,较 早对反馈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的克鲁格和德尼西(Kluger,DeNisi) 发现,反馈对表现 的平均效果达到0.41,也就是得到反馈的实验组相对于控制组成绩高出0.41个标准差, 相当于能够在标准化测验中从第50百分位提高到第66百分位。哈蒂曾经对500多个 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的元分析进行了分析。这些元分析涉及18万个研究和2000万~ 3000万名学生,也涉及影响学生成绩的100多个因素,其中包括学校、家庭、学生、 教师、课程等重要因素。哈蒂的分析发现,学校教育的平均效果是0.40。在这500多 个元分析中,至少有12个涉及课堂中的反馈,其中包括了196个研究。对这12个元 分析的研究表明,反馈的平均效果达到0.79,几乎是学校教育平均效果的两倍,可以 位列哈蒂所研究的那些影响的因素中的前10位。 然而,有些教师可能会觉得,这些定性判断和实证研究似乎与自己的日常观感并不 一致,比如,很多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印象,尽管自己一直对学生进行反馈——所有的 作业和试卷都批改了,而且发还给学生了,但一些学生在某些问题上却一错再错。很显 然,反馈没有起作用。的确如此,事实上,也有不少的研究发现,有时有些反馈的确不 起作用,甚至某些反馈还可能对学习起负面作用。 仅从研究结果来看,我们或许会发现,反馈在学习中的作用并非全是正面的。但是, 如果深入考查,我们就会发现,研究中反馈的不同效果其实源于不同类型的反馈,可能 源于反馈的不同运用方式,也可能源于学生对反馈的反应。比如,在一个对74个元分 析所做的研究中,哈蒂发现,那些向学习者提供了线索或强化,以基于视频、音频或计 算机的方式实施的,且与目标相联系的反馈是最有效的。而程序教学、赞扬、惩罚和奖 励的效果最差(见表6-1);克鲁格和德尼西发现,不同实施方式和实施条件会影响反 馈的成效(见表6-2),比如,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要比错误的反馈信息效果好,告知 学生现在与先前表现相比较的反馈比未告知这种变化的反馈效果好,目标越具体,任务 的复杂性越低,反馈的效果也就越好,对任务表现的赞扬基本上是无效的,低威胁的反 馈效果更好。威廉发现,当反馈表明当前的表现达成或未达成目标的时候,都可能导 致接受者产生七种反应(见表6-3)。而在这七种反应中,只有粗体呈现的那两种反应 才可能改善表现。“而另外六种情况,往好里说,什么也不会改变;往差里说,降低表 现——有时可能会有相当大程度的下降。” 表6-1 不同类型反馈的效果 反馈的类型 元分析数量 研究数量 效果范围(Effect Size) 线索 3 89 1.10 反馈 74 4175 0.95 强化 1 19 0.94 视频或音频反馈 1 91 0.64 计算机辅助反馈 4 161 0.52 目标与反馈 8 640 0.46 集体反馈 25 1149 0.37 延时与即时反馈 5 178 0.34 ①迪伦 · 威廉 .融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原著第2版[M]. 王少非,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163. 续表 反馈的类型 元分析数量 研究数量 效果范围(Effect Size) 奖励 3 223 0.31 惩罚 1 89 0.20 赞扬 11 388 0.14 程序教学 1 40 -0.04 表6-2 不同反馈的效果值 中介 效果值 矫正性反馈 这是正确的 0.43 这是错误的 0.25 与先前表现相比较的反馈 是 0.55 否 0.28 用以鼓励学生的反馈 是 -0.14 否 0.33 关于任务的赞扬 是 0.09 否 0.34 计算机提供的反馈 是 0.41 否 0.23 提供反馈的次数 多 0.32 少 0.39 任务的复杂性 非常复杂 0.03 不复杂 0.55 目标 难 0.51 易 0.30 对自尊的威胁 高威胁 0.08 低威胁 0.47 表6-3 对反馈的可能反应 反应的类型 反馈表明表现超出了目标 反馈表明表现未达到目标 改变行为 减少努力 增加努力 改变目标 提高抱负水平 降低抱负水平 放弃目标 认为目标太容易 认为目标太高 拒绝反馈 忽视反馈 忽视反馈 那么,什么样的反馈会有效或更有效?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如果说反馈是促进 学习的关键因素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共识,那么对反馈中到底哪些因素是绝对有效的认识 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反馈效果良好的原因很可能是微妙的,且具有情境敏感性。然而, 这并不表明我们无法探讨有效的反馈 有效的反馈还是存在一些共性的。 反思时刻 6-1 你一定会觉得有些奇怪:不是在讨论反馈吗?怎么 上面列表中出现那么多似乎与反馈无关的项目?实际上, 关于反馈并没有非常普遍被接受的定义。 你可以尝试表述自己心目中的反馈。 背景知识 6-2 反 馈 的 分 类 学 反馈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考察, 一是与社会化相 关,二是与评价相关。作为一种社会化工具的反馈被称 为反馈S; 与评价相关的反馈可以分成A 、B 、C 、D四种类型,这些类型可以放 在评价性反馈(即判断性的)—描述性反馈(即与任务相关的)的连续统一体 中。每一类又可以分成两个类别。具体而言,评价性反馈有四类(见表6-4): A1, 奖 励 (rewarding);A2, 惩 罚 (punishing);B1, 赞 同 (approving);B2, 反对 (disapproving) 。描述性反馈也有四类: C1, 具体说明收获 (specifyig attainment);C2, 具体说明进步(specifying improvement);D1, 建构成就 (constructing achievement);D2, 建 构 前 进 之 路 (constructing the way forward)。 表6-4 反馈的分类 类别 内涵 样例 奖励 (A1) 最积极的评价性反馈,用以 奖励学生在工作或行为上 的努力。强调外在动机,容 易制造竞争,容易变成对学 生的操控,公开使用会引发 学生复杂的情绪反应。 符号:笑脸、贴纸、星星、奖状、徽章。 特殊待遇:如坐在某个代表荣誉的位置。 更多人的认可:如全班给予掌声。 惩罚 (A2) 最消极的评价性反馈,目的 是消除任何被认为不令人 满意的行为。更多与学生学 习和课堂行为的意向方面 相关,而不是与认知方面 相关。 符号:哭脸。 剥夺社交:一个人待着。 剥夺权利:不能出去玩。 利用同伴压力:你在拖小组后腿。 赞同 (B1) 总体上为积极的反馈,表达 对学生的工作或参与的认 可。本身就是一种奖励,也 经常导致A1。比描述性的 反馈更直接地指向于个人。 非语言:触摸、面部表情。 语言: 个人感受:我对你非常满意。 表达爱意的用法:没关系,宝贝。 使用标签:好主意。 使用比较:这是我目前为止看到的最好的一个,太 棒了。 总体评价:非常好,干得好。 反对 (B2) 总体上为负面的反馈。本身 这就是一种惩罚,有时会导 致A2。经常体现为教师明 显的失望和烦恼情绪,这 些有时与不赞成的言论相 联系。 非语言:面部表情、语气、音量、肢体语言和动作。 语言: 消极个人情感的表达:表达愤怒或失望、表达烦 恼、威胁。 对学生个人表示不赞成:你把大脑忘在家里了吗? 指控:你根本没在听! 使用标签:小明总是打断别人。 对工作的消极评价:断言工作没价值,如“把它扔 到垃圾桶里”。 以评提质:课堂评价技术实用手册 续表 类别 内涵 样例 具体说 明收获 (C1) 描述性反馈,识别成功或成 就的各个方面。具体的表扬 和肯定,呈现与成功标准相 关的事实,更注重工作而不 是个人。标准是由教师确定 的,互动主要是单向的:从 教师到学生。 确定一系列成功的具体标准:你用了一些你不知道 的词,还有一些描述词,你做得很好。 给予练习。 具体说 明进步 (C2) 描述性反馈,与认知任务而 不是个人属性相联系,针对 特定任务或行为方面,侧重 于错误所在。语气上比B2 更加冷静和中立。互动是单 向的:从教师到学生。 指出错误之处或更正错误。 用×号等符号标出问题。 说明成功的标准。 表达期望:图画得很漂亮,但抓紧写你们的故 事吧! 提供示范:来,我们练习一下,就像这样…… 自我检查的重要性:看看我画了线的地方,好好检 查一下。 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我很高兴看到你已经开始这样 做了,我甚至都没要求你,做得好。 建构 成就 (D1) 更多是在与学生的对话或 讨论中描述的,重点更多地 转移到学生在学习中的角 色上,教师更像是“促进 者”而不是“提供者”或 “评判者”。互动不是“教师 对学生”,而是“教师与学 生一起”。引导学生通过作 业来解释或展示成绩,在更 大程度上运用和发展了学 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从接受 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 清晰表达学生参与过程的反馈:波莉摸了摸苹果, 觉得它黏乎乎的,又硬又滑。于是她在苹果里面写 上了黏、硬、滑。好极了。 反映学生工作产品的反馈:这是波莉可爱的苹果图 片。很好,她用了两种不同的绿色,一种浅色的, 一种深色的。很好,干得好。 能让学生对当前的成就与过去的成就作比较的反 馈:和你之前写的故事相比,这个故事有什么改 进吗? 与未来发展相联系的赞美:做得好。你会用两只手 抓住球了,你可以试着用一只手——好,干得好。 好好练习。 扩展了关于成就的思考的反馈:也许你能想出另外 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续表 类别 内涵 样例 建构前 进之路 (D2) 与学生建立伙伴关系,赋予 学生更大的责任来描述未 来学习的前进道路。不是告 知学生该做些什么,而是要 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 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 品,认可学生取得的成就, 描述学生未来可能做得更 好的地方。所有学生都参与 其中,但不作评判;教师作 为学习者参与其中,同时通 过提出建议或问题,扮演促 进者的角色。 明确与未来发展的相关性:认可个体成就,全班参 与讨论。 详细说明标准,让学生思考评价标准。 和以前的表现作比较。 角色转换:你能帮我吗? 讨论有助于推进工作的策略。 资 料 来 源 :Tunstall,P.,Caroline,P.Teacher Feedback to Young Childern in Formative Assessment:a Typology[J].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6,4 (22):389-404. 二 、有效的反馈 在学生学习领域中,有效的反馈指的是反馈起到了促进学习的作用。由于这种促进 作用最终是通过学生的行动来实现的,因此,只有当反馈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效回应时才 可能有效。我们就从这个视角来讨论反馈如何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有效回应。 有 效 的 反 馈 — — 接 收 者 的 视 角 1.他们问我是否可以给我反馈。这确保了我准备好 倾听,也让我觉得他们关心我是否在意反馈,而不仅仅 是试图把他们的意见强加给我。(例如,“我能给你的演讲一些反馈吗?”) 2.他们提到了一个特定的行为。他们陈述事实,而不是他们的想法。(例如, “第一张幻灯片上全是单词和图表。”)\\\"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课堂评价概览 1 第一节 什么是课堂评价 1 第二节 为什么要关注课堂评价 4 第三节 良好的课堂评价及其特征 10 第二章 课堂评价技术的内涵与应用 26 第一节 课堂评价技术的内涵 26 第二节 课堂评价技术的来源与类型 30 第三节 课堂评价技术的应用 34 第三章 目标设定与分享的技术 第一节 目标的重要性 44 第二节 目标设定及其技术 46 第三节 目标分享及其技术 55 第四章 引出学习证据的技术 第一节 教学需要学生学习的证据 79 第二节 引出学习证据的关键前提 83 第三节 引出学习证据的实用技术 91 第五章 证据呈现与解释的技术 133 第一节 证据的呈现与解释的必要性 133 第二节 证据呈现的技术 141 第三节 结果解释的技术 155 第四节 评价结果呈现与解释的整合:述评 164 第六章 有效反馈的技术 169 第一节 评价是促进学习的关键 169 第二节 反馈及其效能 171 第三节 有效反馈的实用技术 183 以评提质:课堂评价技术实用手册 第七章 有效干预的技术 206 第一节 评价促进学习的另一个关键 206 第二节 评价驱动的决策与决策驱动的评价 209 第三节 有效干预的实用技术 215 第八章 促进学生参与的技术 239 第一节 学生在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中的角色 239 第二节 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方式 244 第三节 促进学生参与的实用技术 250 后 记 27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