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研究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研究

  • 字数: 180
  • 出版社: 经济科学
  • 作者: 朱志红//薛大维|
  • 商品条码: 978752186483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油气资源型城 市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如何 构建稳定高效的产学研耦合 共生网络。面对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等挑战,本书深入 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在提升资 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推 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针对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网络 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实证探 究了影响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设计了实现路径和协调机 制,并剖析了稳定性对城市 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结 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国家政 策机遇,为油气资源型城市 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 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产学研 耦合共生网络的优化与创新 ,助力油气资源型城市实现 可持续发展目标。
作者简介
薛大维,男,1979年出生,黑龙江庆安人,中共党员,博士,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SIYB培训师、理财规划师,滁州市国际税收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能源经济与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SCI 1篇,EI 2篇;主编教材4部;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6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6项、局级项目5项。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述评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基础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演化机理 3.1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形成的主体协同机理 3.2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波动的运作机理 3.3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恢复的控制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4.1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4.2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 4.4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提升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实现路径 5.1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实现路径的研究假设 5.2 实证模型 5.3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实现路径的实证分析 5.4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实现路径的实证结论 5.5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实现建议 5.6 完善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平台系统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协调机制 6.1 协调机制的内涵 6.2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协调机制的研究假设 6.3 变量界定和实证模型 6.4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协调机制的实证分析 6.5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协调机制设计 6.6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协调机制的实施建议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 7.1 城市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定义及特性 7.2 研究假设 7.3 实证分析 7.4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创新能力影响结论 7.5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创新能力提升建议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