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自我和解:给曾经受伤的孩子

自我和解:给曾经受伤的孩子

  • 字数: 154
  • 出版社: 国际文化
  • 作者: (韩)吴恩瑛|译者:叶蕾
  • 商品条码: 978751251802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韩国被誉为“国民育儿导师”的精神健康医学专家吴恩瑛的文集,写给那些“曾经受伤的孩子”,也就是在不完美的家庭中长大的你我他。作者在职业生涯中发现,很多人伤痛的根源都来自原生家庭。他们带着尚未解决的伤痛长大,也可能会带着错误的眼光看待自己,因而陷入自责、抑郁、怨念、低价值感,甚至让这样的伤痛代代遗传。这本书用娓娓动人的讲述开解读者:过去的伤痛不是你的错;你可以不原谅父母,但请和自己和解——和束手无策、蒙受委屈的自己和解;和担心被父母毁掉一生的自己和解;和自我贬损、自我非难、自我厌恶的自己和解;和觉得什么都不配拥有、什么都不能做的自己和解。当你看清楚了痛苦开始的地方,也会看到幸福降临的地方。
作者简介
作者: [韩]吴恩瑛:精神健康医学专家,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专家。韩国儿童教育领域权威专家,被誉为“国民育儿导师”。延世大学医学硕士,高丽大学医学博士。现任延世大学医学系外聘教授,吴恩瑛儿童青少年诊所院长。 译者: 叶蕾:青岛大学朝鲜语专业文学学士,延边大学亚非语言文学硕士,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文学博士。现为重庆工商大学韩语讲师。译有《N号房追踪记》《明亮的夜晚》等。
目录
前言 谁的内心不是布满伤痕呢? PART 1 父母是谁? 作为父母,怎么可以如此对待子女? 父母为何会给子女带来如此大的伤害? 你可以不喜欢自己的父母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合格 告诉父母“我不要!”“我太累了!” 可以理解,同时不原谅 保持距离,不苛求别人,不为难自己 退后几步,把父母作为独立的个体看待 父母只记得自己的好,而孩子只记得父母的不好? 对孩子的爱越深,越给孩子带来痛苦? PART 2 我是谁? 你没有错,那时的你太小了 你不是讨厌父母,而是讨厌自己 为什么再小的事情,我也难以做出决定? 对方得寸进尺,为何我还要一直忍耐? 只要是父母想让我做的事,我都不想做 为什么我总是遇到“渣男”? 不会说“不”,也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怎么办? 不要只埋头于“应该……”,却忽略了“我”本身 小时候被父母打,长大后又打孩子 公司的人都排挤我,我做错了什么? “性洁癖”者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因为没上过大学,被孩子看不起怎么办? 太累的时候,对人生充满了迷茫 为何我总是逃不脱“无谓的后悔”? 稍微不被理解,就感觉自己被抛弃了 如何才能与内心的痛苦和解? PART 3 当我也为人父母…… 不要担心,你的孩子和你不一样 我不想成为像自己母亲一样的妈妈 别担心,孩子不会像你那样长大的 为什么要如此抱歉?负罪感绝不是母爱 适度的管教是必需的,但不要过于严厉 为什么只有我们家孩子这么不听话? 不像孩子的孩子才是最可怜的 无论何时,父母都应该向孩子伸出援手 放轻松,育儿不需要小题大做 孩子的“感受”不等于“想法” 自信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和父母共同拥有的美好回忆”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孩子成才的想法太强烈,也会成为父母的执念 PART 4 与自己和解…… 要知道痛苦开始的地方,也要知道幸福降临的地方 和自己的内心携起手来,是与自己和解的开始 停下来,唤醒自己,别让情绪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承认伤害,承认欲望,接受自己 即使伤心,也不要让人生的根基动摇 大声提醒自己:“我又开始了,警惕!” 如果可以忍受,像现在这样也没关系 你很好,但不要期待所有人都喜欢自己 避开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也是一种智慧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也许是最好的安排 做好对今天最好的安排,便足矣 写在最后 每晚入睡之前,请原谅自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