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超大城市通勤:特征、绩效与优化

超大城市通勤:特征、绩效与优化

  • 字数: 188
  • 出版社: 同济大学
  • 作者: 岳丽莹|
  • 商品条码: 978757651522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经济转型与郊区化进程双重机制影响下,城 市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发生了深刻嬗变,职住分离及 其带来的通勤问题已成为许多城市(尤其是超大城 市)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优化职住 空间关系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所在, 各大城市逐渐将“职住平衡’写人城市发展规划。 本书基于过剩通勤框架,以超大城市上海为例,对 通勤行为特征、通勤绩效及职住关系优化进行了系 统研究,以期进一步加深学术界对城市通勤行为、 职住空间分布与居民社会经济属性之间关系的理解 ,为职住空间规划和政策制定、建设低碳宜居城市 提供科学依据。鉴于上海在中国城市发展和规划中 的前沿地位,希望本书对上海通勤问题的研究能够 为国内乃至国际上其他城市提供借鉴与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城市土地利用与通勤关系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过剩通勤 1.3.2 职住关系 1.3.3 通勤绩效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过剩通勤指标体系 2.2 通勤绩效的异质性分析 2.3 职住关系对通勤绩效的影响 2.4 通勤优化的情景模拟研究 2.5 已有研究评述 第3章 理论框架与数据准备 3.1 理论分析框架 3.1.1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3.1.2 工作搜寻理论 3.1.3 职住平衡理论 3.1.4 空间错配理论 3.1.5 理论框架 3.2 研究区域概况 3.3 研究范围与空间单元 3.4 研究数据 3.4.1 通勤行为数据 3.4.2 通勤成本数据 3.5 主要测度指标 3.6 研究模型 3.6.1 线性规划最优化模型 3.6.2 熵最大化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第4章 通勤行为及绩效的整体特征 4.1 职住空间分布格局 4.1.1 职住规模 4.1.2 职住密度 4.1.3 职住比值 4.2 通勤行为基本特征 4.2.1 通勤方式 4.2.2 通勤距离 4.2.3 通勤时间 4.2.4 通勤模式 4.3 通勤绩效整体特征与城际比较 4.3.1 上海通勤绩效特征 4.3.2 通勤绩效的城际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勤绩效的群体异质性 5.1 单维度分析 5.1.1 教育程度维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