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晤对集

晤对集

  • 字数: 380
  • 出版社: 羊城晚报
  • 作者: 编者:羊城晚报社|
  • 商品条码: 978755431368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中栏目文章涵盖“绘 冠南天”“粤藏于海”“潭映珍 品”“新中国风”四个篇章, 集结了陈传席、许钦松、李 劲堃、林蓝、彭玉平、董上 德、林锐、雅克·考夫曼、 魏微等数十位中外名家参与 解读。 本书将“走进岭南名家工 作室”“名家说名作”这两个 融媒体系列报道的专题文章 结集出版,以飨热爱岭南文 化、珍视艺术创造的广大读 者。读者可以通过传统的纸 质文图形式,一目了然这批 岭南文化名家名作,同时也 可凭借扫描每篇文稿所附的 二维码,即刻领略生动丰富 的专题视频,感知岭南文化 的活力、魅力、热力,从而 引发沉浸式的情感共鸣。
目录
名家说名作 绘冠南天 陈传席解读《墨龙图》:这是我所见陈容画龙中最好的一幅 吴泰解读粤籍大藏家吴荣光的“宝贝”和“朋友圈” 陈志平解读白玉蟾《足轩铭》:尚存宋意,已启元风 林锐解读“岭南最早名人墨迹”:刘昉、谭惟寅题跋同现《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 容璞解读黄公望《溪山图》:“容庚秘笈”印表明这是父亲最珍贵的藏品 林蓝解读李衎《纡竹图》:融合文人画哲学与写实技巧,别开生面 李劲堃解读《群峰晴雪图》:宋代画学启迪后世 彭玉平解读《荔子碑》:唐宋八大家集其三,成就“三绝碑” 朱万章解读赵孟頫行书《陋室铭》:一代宗师早年的珍贵探索 粤藏于海 这是一幅珠江版《清明上河图》! 三百年前它为外销而生,代言广东设计 这件“不完美”宋瓷却最打动人心 故宫修复师:这是清代广钟的巅峰之作 瓷上西厢记,经典传海千万里 清代粤商的“腔调”与“偶像包袱” 潭映精品 张民辉解读巨型骨雕《湾区同心》:一场穿越山海胜景之旅 王锡荣解读汤小铭《永不休战》 黄伟雄解读珠绣《百鹤图》:曾在松园展出的巨制原作亮相白鹅潭 刘卫国解读欧阳山《三家巷》:年轻人能从中获得“改变命运”的共鸣 许钦松解读国画《万里碧道》:绿美广东新图景 新中国风 林蓝:丹青绘就“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齐喆:从二里头到大湾区,古老马赛克“镶嵌”时代璀璨烟火 魏微:用小人物反映大时代,是每个作家的理想 杨春荣:讲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深潜人生 李岚:历史现场,自有力量 刘工博:这是广东省内唯一记录红军过境粤北21天光辉历程的地方 杨黎光:深圳崛起神话,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缩影 周雪清:“绣”出时代的灵性与温度 岭南名家工作室 艺术之境 汤小铭:全心全意,只在画布上耕耘 林墉:不必求第一,只求唯一 范勃:温暖广东见证下的变与不变 林蓝:写心中之花,笔墨当随时代 王玉珏:点燃寻常生活,以心发现心 许钦松:新墨待设,未来已来 李劲堃:如履薄冰,大事精于细作 冯少协:多画一些能留给历史的作品 刘平云:冰墩墩和它那些未出道的小伙伴 陈永锵:不负东风,画诗寻我却难辞 刘斯奋:自由自在,诗书画无边界 梁世雄:登山观海 再难画也要画 齐喆:让工艺美术进入更广阔的当代空间 王绍强:虚实相生,居后山而观沧海宇宙 许鸿飞:形塑当代中国人的个性与欢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