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去做自己的山

去做自己的山

  • 字数: 105
  • 出版社: 北京联合
  • 作者: 刘思远|
  • 商品条码: 978755968199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的力量之书! 围绕6大核心板块,如何认清自己、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如何用认知调整行动、如何少走弯路、如何整合资源、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带你突破局限,解锁成长的全新密码! 一个普通人想要出人头地要熬过多少黑夜,付出多少努力?从三线小城考上清华,30岁成为顶尖律所合伙人,在外界看来,这无疑是一个“爽文大女主”的人生剧本,但个中经历只有自己知道,那些成长路上的酸甜苦辣,从不曾缺席,我们都一样。 这本书揭开了成长背后的底层逻辑:所谓成长,无非是一条线性的成长轨迹,在这条轨迹上最核心的点就是有目标、有方法、去执行,如果再加一条,那就先找到自己最坚硬的内核,知道自己最有优势的特质是什么。以四个关键词总结:聪明、勇敢、上进、幸运。这些才是成事的关键,以及让自己快速脱颖而出的不是秘密的秘密。哪有什么“爽文大女主”,不过是遵从本心做出抉择,而后坚定执行。人生说到底,只有自己给自己找路,自己拉自己上岸。 这本书就是这样一个清醒独立、内核强大、专业扎实且真诚随和的大姐姐,一路走来的总结和沉淀。不是泛泛的感受与鸡汤,而是聚焦方法论的深度思考。关于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关于女性职场困境、关于梦想与热爱……那些和成长、女性有关的困境与阵痛,在这本书里能一一找到解药。人生就是一个不停升级打怪的过程,有时候停下来,听听同行者的经验与际遇,或许能让你更好地再次启程。无论如何,关关难过关关过,回望过去,轻舟已过万重山。 真实案例+干货方法论,用清晰逻辑拆解每一个成长难题,启发性、实操性极强,拿来即用!\\\\\\\"
作者简介
\\\"刘思远 ●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令人心动的offer5》超人气带教律师 ● 从三线城市高考考入清华大学,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30岁成为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被《亚洲法律杂志》评选为2024“中国十五佳女律师”,以专业硬实力、温暖有力量的风格,成为全网年轻人“最想活成的样子” ● 用亲身经历为女性境遇发声,话题多次登上微博抖音热搜榜单 ● 全网粉丝超百万,视频总点赞收藏量达千万\\\"
精彩导读
\\\\\\\"01 认清自己,是最重要的事 2024年夏天,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爆火,里面有一个片段非常“出圈”,打动了很多人。女儿李文秀倚着一棵大树说:“我虽然笨手笨脚,但我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妈妈张凤侠反问她:“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 我想,大家之所以会被这段对话打动,是因为传统认知中,我们总觉得,一定要活得有用,人生才算有意义,要么能赚钱养家,要么能承担家务劳动。但如果时时刻刻都以有用与否来衡量,我们就会将自己约束在条条框框中,直至紧绷得让人难以忍受。况且,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质疑他人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有价值,最终只能由自己评判。若他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方式自洽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前不久,一位年轻的粉丝朋友在社交媒体上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自己想留在大城市追求职业梦想,但过年团聚时,父母却催她回家考公务员,该怎么办?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并非难以处理,我们可以参考和尊重父母的意见,但真正能指引我们做出决定的,一定是自己的内心。如果你确信大城市的机遇和挑战更符合你的志向,那么请勇敢地选择留下。当你的内核足够坚稳时,旁人的各种声音便不足以动摇你的决定。 不过在这个问题中,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你需要足够了解自己。我们从小被规训要 ,要顺从,要做个 小孩,往往因此忽略探寻自己真正的渴望。无论是选择留在快节奏的大城市,还是回到宁静的家乡成为公务员,这两条路径本身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在于,这是不是你内心真正向往的生活,是不是基于自我认知做出的选择。 于是每当我说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时候,就会被问到下一个问题:我们如何了解自己?不得不承认,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有一个亲身试验十多年的方法:向自己提问。它帮助我揭开内心的层层迷雾,让我更加接近真实的自我。 向自己提问是一个深度挖掘内心世界的方法,需要不断回顾自己的经历,审视过往经验中的情感反馈。不论是愉快、悲伤、愁苦还是兴奋,我们都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开外部的评判,剥开世俗的标准,直至触及内心的真实需求。比如,你在高压工作后,发现自己更倾向于寻求更有平衡感的工作与生活,那么这便是你内心的真正呼唤。再比如,比起不喜欢的工作带来的高薪,你更享受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这便是你真正喜欢和适合的。只有追随内心的声音,我们才能用足够波澜不惊的心力和态度,去包容每个选择背后会涌现的各种境遇。否则,逆心而行,很容易让自己反复掉入拧巴的旋涡。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在审视当下的生活状态时,还应该将目光投向未来,不能仅仅为了满足即时的快乐,还应该带着一种预见性的思维,用更长远的视角选择当下的生活轨迹,至少确保不给未来的自己留下遗憾。 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生活会回馈给你一种积极的能量,其中一点就是心安。心安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就是你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带着希望和目标稳步前进。要达到这种状态,你就需要让自己的路径与目标契合一致,言行与举止符合自身逻辑。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路径和目标会随之变化。年轻时,刚踏入社会,我渴望努力工作改善生活,于是铆足了劲儿加班工作;到了中年,我追求在法律领域留下更多成果,于是不断积累资历,拓宽专业边界。这些清晰的目标和路径,让我能够安定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内心充满安全感,知道自己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不过,心安的标准因人而异,有人拥有较大的野心,有人满足于一日三餐。几年前,好朋友的妹妹来北京找工作,她面临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一个是互联网大厂提供的高薪高压职位,另一个是稳定且能解决户口问题的国企后台支持部门的工作。我的好友在一家大型央企工作,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经常工作到半夜,他深信工作的价值,自然倾向于推荐妹妹选择互联网大厂。他让自己的妹妹来找我吃饭,可能也是希望我这种同样事业心很重的心态能够影响妹妹的选择。但我和他的妹妹接触后,发现她跟我并非同一种人。我们聊起她理想的生活状态。她告诉我,她向往的是在工作之余,还能享受生活的美好,下班时天空仍有光亮,简单吃完晚餐后,一个人去公园散步,或是约上朋友看一场电影。对她而言,工作之外的生活同样充满意义,她追求的是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听完他妹妹的想法,我想她已经明白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不出所料,最终她选择了那份工作时间稳定、压力相对较小的国企支持部门的工作。对此,我的朋友非常不解:“本想让你劝劝我妹妹选择互联网大厂,怎么她还是选了支持部门的工作?”我回答他:“不是所有人都想努劲儿往前跑,我们也不能拿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给他们贴上我们以为‘正确’的标签。你妹妹比你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她能为自己做出最适合的选择。只要她心安,那就足够了。” 一个人想要心安,就必须在内心深处自问:我真正的目标是什么?我选择的道路能否引领我抵达那里?我至今仍然这样问自己,这是一种帮助我排除外界杂念和噪声的有效方式。你无须追求成为他人眼中的有用之人,更不应因外界的价值观而忽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感到舒适,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这就是最重要的事。\\\\\\\"
目录
\\\\\\\"第一章 你就大大方方做自己 1. 认清自己,是最重要的事 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 3. 有野心,怎么了? 4. 当然要哄自己高兴 5. 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 第二章 拿着别人的地图,找不到自己的路 1. 别卡在不适合的环境里 2. 初入职场,如何确定职业道路? 3. 看一步半走一步 4. 扩大舒适圈,而不是跳出舒适圈 5. 世界是不是一个草台班子,我要自己判断 第三章 一切都在转念之间 1.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 2. 心怀热爱,永远是当打之年 3. 永远不要为努力感到羞耻 4. 大方谈钱才是人间清醒 5. 换位思考,核心是把事做成 6. 即使加班,也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7. 职场中的强者思维,是戒掉学生气 第四章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1. 高手和普通人的差距 2. 提高认知,跳出思维的“井” 3. 所谓效率高,就是没有多余动作 4. 如何遇到贵人? 5. 社交密码:“先利他” 6. 关于拒绝,委婉是方式,直接是核心 7. 调和不同意见,就是将“我”变成“我们” 第五章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现在 1. 抓住命运抛出的每一次机会 2. 别乱想,“做”才有答案 3. 勇气是普通人最大的资产 4. 先完成,再完美 5. 翻新自己,是找到持续的动力 6. 天才也是练习生 第六章 答案在路上 1. 何以为家人? 2. 我们只是不易,不是不行 3. 如果一切归零重启,你敢不敢? 4. 步履前行,可缓可急 5. 你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负责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