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华文明十论:考古学视野下的文明传承、交流与表达
字数: 195
出版社: 上海古籍
作者: 冉万里 著
商品条码: 9787573216106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考古学资料表现出明显的直观性和碎片化特征,如何将它们与宏大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并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都面临的任务。不论是在野外发掘还是室内研究、教学中,利用考古资料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进行科学阐释,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著作以隋唐考古为中心,在考古学视野下对文明与传承的表达进行了探讨,从多个角度较为系统性地论述了中华文明的连绵不断性、创新性、善于借鉴和学习、外来文化中国化等问题。
作者简介
冉万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与隋唐考古,著有《隋唐考古》《汉唐考古学讲稿》《中国古代舍利瘗埋制度研究》,长期负责《西部考古》辑刊。其《隋唐考古》《汉唐考古学讲稿》均为讲课教义,作者授课经验丰富,善于在教学中进行思考和总结。
目录
第一章 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特征 第一节 赓续文明之脉的石经 一、熹平石经 二、正始石经 三、开成石经 四、蜀石经 第二节 金乌玉兔与鸟蛙,月中金桂新开花——形象叠加形成的连绵不断性特征 第三节 宴饮图、乐舞图和开芳宴——一脉相承的思想与艺术表现 第四节 技术积累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 一、铜镜形制的变化 二、具有传奇色彩的香囊 第五节 兆沟、墓葬形制及陵园中的十二支俑、壁画中的列戟等反映的中华文明连绵不断性特征 一、兆沟的继承和发展 二、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多过洞墓葬的出现与延续 二、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多过洞墓葬的出现与延续 三、帝陵陵园中的十二支石俑 四、从出行仪仗到门前列戟:墓葬壁画中的列戟 第六节 唐人在陵墓制度上对汉的崇尚所反映的继承中的选择性 第七节 古人对继承与创新的论述 第二章 中华文明善于总结与凝练的特征/39 第一节 唐代以前墓葬与帝陵石刻的出现与发展 第二节 唐代帝陵石刻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第三章 中华文明善于吸收与创新的特征/46 第一节 造像从伟丈夫到宫娃 第二节 清羸示病隐几忘言的维摩诘像 第三节 山水意境的水月观音 第四节 创新有典范,布袋和尚现 第四章 中华文明不断创新、自强不息的特征/56 第一节 纸的发明 第二节 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第三节 美轮美奂的唐三彩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瓷器 第五节 吴带当风,满壁风动 第五章 中华文明善于学习和借鉴的特征/63 第一节 月宫故事镜 第二节 王子乔吹笙引凤镜 第三节 三乐镜等 第四节 轩辕黄帝脚印石 一、古代文献中关于“巨人迹”的记载 二、明代轩辕黄帝脚印石的诞生 第六章 中华文明崇尚理想的特征/74 第一节 都城设计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节 一门三门道与一门五门道——理想与创新之门 一、一门三门道——理想之门 二、一门五门道——创新之门 第七章 中华文明包容开放的特征/85 第一节 《职贡图》与儒家的治国理念 第二节 西汉长安槀街蛮夷邸,北魏洛阳四夷馆,隋唐长安四方馆和鸿胪客馆 第三节 如何看待隋唐墓葬中的胡人俑? 第四节 安居乐业、娶妻生子、买田宅的外来移民墓葬的发现 第五节 大唐威仪与地下客使图 第八章 中华民族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97 第一节 凿空的张骞,持节的苏武 第二节 出使印度的王玄策 第三节 舍身求法的高僧 一、开辟荒途的法显 二、中开王路的玄奘 三、渡海西行,旨在纠弊的义净 四、双目失明不坠其志,弘扬文化与佛法的鉴真 第九章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106 第一节 封闭式里坊制城市布局的出现——鲜卑族的创新与贡献 第二节 永固陵与永固堂的修建——文化认同的典型事例 第三节 考古遗物反映的鲜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 一、文字瓦当反映的鲜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 二、鲜卑族对外来器物的改造上表现出的汉文化认同 第四节 十六国时期丧葬习俗的变化反映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与发展 第五节 “归义”印章的颁赐反映的民族融合、多元一体 第十章 中华文明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117 第一节 曹衣出水——取与舍 第二节 诞生、沐浴太子、七步莲花等图像中的太子着衣——美化与添加 第三节 涅槃图像中的外道——丑化与添加 第四节 佛教造像中树木等形象变化——以熟悉替换不熟悉,以固有替换外来 第五节 夜叉形象的模糊性——特定条件下的过滤,导致艺术形象的欠缺和模糊化 第六节 鬼子母地位的变化——传入、排斥与边缘化 第七节 从狮子座到须弥座的变化——蕴含了中华文明对待稳定与和平的态度 结 语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