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

中国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

  • 字数: 247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杨保军|
  • 商品条码: 978730033857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新闻学基础理论 研究》由两大部分构成。第 一编“总论”从四个方面阐述 新闻是什么:作为“文本”的 新闻,着重以本质主义、还 原主义的思维方式揭示新闻 的本体问题、本质问题;作 为“中介”的新闻,着重以关 系思维的方式揭示新闻的功 能问题、价值问题;作为“ 环境”的新闻,着重以生态 思维的方式揭示新闻制造的 整体符号环境、信息氛围的 意义问题;整体视野中的“ 新闻”,从以上三个维度的 整合与统一中形成对新闻的 时代性理解。第二编从新闻 活动、新闻主体、新闻本体 、新闻事实、新闻精神、新 闻道德、新闻观念、新闻真 实、新闻价值、新闻规律等 十个方面,建构起新闻基础 理论的整体框架。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学术 思考的结晶,是中国新闻传 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奠基性 作品。全书是对“新闻学”学 科基本理论的时代性回答, 立足时代前沿阵地,对新闻 学的“第一概念”——新闻— —做出整体性的阐释、时代 性的说明,为新闻学的转型 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杨保军,1962年10月生,陕西省富平县人。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7),教育部第二支持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22),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华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得者(2021),中国人民大学师德标兵(2021)。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国际新闻界》副主编。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获得者,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获得者,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获得者。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新闻是什么 一、作为“文本”的新闻 二、作为“中介”的新闻 三、作为“环境”的新闻 四、整体视野中的新闻 第二编 新闻十论 第二章 新闻活动:贯穿新闻研究的红线 一、新闻学科的地位与性质 二、新闻学的独立性 三、理论新闻学的体系与结构 四、新闻理论研究的变化与趋势 第三章 新闻主体:新闻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处 一、人人都是新闻活动者 二、“新闻主体论”的主导视野 三、新闻传播主体的结构变迁 四、传播主体与其他新闻主体间的关系 五、全球新闻共同体的可能 第四章 新闻本体:新闻实践与理论的根源 一、追本溯源的理论诉求 二、“本体”与“本体呈现”的关系 三、“新闻本体”为新闻内容划界 四、“新闻本体”与“新闻创制”的关系 五、理论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第五章 新闻事实:构建新闻理论的基因 一、一个说不尽的论题 二、新闻理论的“基因” 三、点起或强或弱的亮点 四、“规规矩矩”在先,“自由自在”在后 第六章 新闻精神:人类新闻活动的灵魂 一、新闻精神论的学术追求 二、新闻本性是新闻精神的根源 三、为人民服务是新闻活动的总精神 四、新闻精神是新闻活动的灵魂 五、想得通、说得清、写得好 第七章 新闻道德:优良新闻活动的基本保障 一、新闻活动是讲道德的活动 二、优良的职业需要优良的道德 三、道德研究源于现实需求 四、构建“综合新闻道德论” 五、道德理论是为了道德实践 第八章 新闻观念:新闻活动的主导思想 一、“新闻观念论”的基本对象与核心问题 二、“新闻观念论”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三、“新闻观念论”的几大核心观点 四、“新闻观念论”的方法论观念 第九章 新闻真实:新闻的根基与生命 一、老而弥新的研究课题 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三、关键是完整实现新闻真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