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此生已近桃花源

此生已近桃花源

  • 字数: 423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澳)白杰明|译者:贺宏亮
  • 商品条码: 978756995971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融合了传记、艺术和历史的作品。讲 述了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政治动荡中,出现 的最有天赋和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丰子恺的生 平。作者在书中呈现了一幅交织并行的图景:作家 、画家、翻译家丰子恺的生活和20世纪中国动荡的 历史。他考察了丰子恺审美眼光的形成,以及它如 何与中国传统及当代的文化背景相联系。 作者认为,丰子恺的写作与绘画根植于自我表 达的哲学。难以归类的丰子恺,在很大程度上依然 是一个谜:他同情劳苦大众,并得到很多政治化的 知识分子的认同,但也是个浪漫的人;他是虔诚的 佛教徒,是自然和儿童的近距离观察者;他的艺术 看似温和,却常常传递着强烈的信息。在众多关于 丰子恺的著作中,本书第一次检视丰子恺在五四作 家和知识分子中的位置,第一次在中国的艺术、宗 教和文学传统的背景中讨论他的位置。
作者简介
白杰明(Geremie Randall Barmé),澳大利亚历史学家、文化批评家、汉学家和翻译家,也是电影制作人,现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华全球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17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化史。主要作品有《西洋镜下》《赤字:当代中国文化论》《紫禁城》等,还翻译了巴金、杨绛等中国作家的大量作品。代表作《艺术的逃难:丰子恺传》曾获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
精彩导读
第一章 师自然 1937年年末,日本侵略 军向素被称为“鱼米之乡”的 浙江省发动空袭,丰子恺 和家人被迫逃亡。这位三 十九岁的艺术家希望在浙 西金华汤溪镇找到避难之 所。二十年前,他在日本 求学时第一次听说丰氏远 祖曾在那里生活。 丰子恺在东京留学时偶 然遇到一位叫丰惠恩的年 轻人,他也来自浙江,并 与丰子恺同姓,很快他们 发现彼此竟是远亲。丰惠 恩告诉丰子恺,汤溪有个 村庄,村里所有人都姓丰 。汤溪丰氏可以追溯到商 朝(约公元前1000年)。 丰子恺家族所属的这一分 支则在17世纪40年代明末 满族人主中原时,迁徙到 浙江东北部大运河边上的 石门湾镇,丰子恺就在这 里长大。三百年后,又是 一个政权飘摇之际,家园 再一次面临侵略者的威胁 ,丰子恺把汤溪丰村想象 成一处田园般的避风港, 那里僻静深幽,远离已经 席卷往日乐园的动荡和战 争。他把这个“听来的故乡” 当成了4、5世纪诗人陶渊 明(又名陶潜,365?— 427)笔下的桃花源。 其中定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属,和黄发垂髫怡然 自乐的情景。 陶渊明的田园诗描绘出 一个远离沧桑的避难所, 那里的居民快乐而自在地 生活。几个世纪以来,这 些诗歌深深打动了无数诗 人和艺术家。然而,几经 思考,丰子恺决定放弃寻 找桃花源的想法。他考虑 到,一辈子绘画和写作意 味着他已“四体不勤,五谷 不分”。他担心毫无劳动技 能,无法适应自给自足的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师自然 第二章 东渡日本 第三章 抒情漫画家 第四章 古诗新画 第五章 儿童崇拜者 第六章 护生与存我 第七章 市镇与山林 第八章 中国视角 第九章 新中国成立之后 第十章 迟来的爆发 尾声 艺术的逃难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