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黄子平访谈录:同时代人的文轩与批评

黄子平访谈录:同时代人的文轩与批评

  • 字数: 210
  • 出版社: 山东画报
  • 作者: 黄子平|总主编:李浴洋
  • 商品条码: 978754744662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该访谈录收录了黄子平就文学批评与中国现当 代文学研究所展开的对话,尽显自带冷幽默天赋的 文学批评家的语中机锋。
作者简介
黄子平(1949-),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大中文研究所硕士。曾任海南岛国营农场农工,后任北大出版社编辑、北大中文系讲师。1985年与陈平原、钱理群一起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小提琴手”。
精彩导读
再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 访谈人:丁雄飞 1985年第5期的《文学评 论》上,发表了黄子平、陈 平原、钱理群的长文《论“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随 后,《读书》杂志自1985 年第10期开始,连续六期刊 载了这三位就此展开的“三 人谈”。作为文学史框架的“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由文 学本身入手,将近代、现代 、当代的中国文学视为整体 ,在20世纪80年代“重写”了 一个现代化叙事的文学史剧 本,从而开启了影响至今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流。 目前任教于中国人民大 学文学院的黄子平教授,二 十七年后再谈当年讨论“二 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语境、 细节,以及他对于相关问题 的看法、期许,从中我们可 以看出其一如既往的坚持。 丁雄飞:今天再读1985 年发表在《文学评论》上的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依然觉得十分精彩漂亮, 据我所知,您是这篇文章的 执笔者。有人将这篇文章总 结为“乐观主义”“普遍主义” “精英主义”和“自由主义”, 您怎么回顾当时这个“二十 世纪中国文学”的提法呢? 黄子平:“二十世纪中国 文学”是我们仨平时瞎聊天 聊出来的。八字还没一撇, 老钱就很兴奋,到处跟他们 现代文学研究界的同人说, 如何如何有这么个构想。《 文学评论》的王信、樊骏也 很兴奋,说赶紧把文章写出 来,发头条。当年平原君还 在跟王瑶先生读博,课业繁 重;老钱呢,新任的青年教 师,备课讲课全力以赴;我 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当文史编 辑,相对时间多一些。所以 就推我执笔。我一向写小文
目录
再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在大学里,“交谈”最重要 理想的文学史是怎样的?老实说我一直很迷茫 批评总是同时代人的批评 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反思”是为了能够提供一张新的“认知地图” 我经历过这些,所以我这样解读文本 从无边的独白中发起对话 形式与历史——关于《灰阑中的叙述(增订本)》的对话 文学批评的位置 谈枕边书 同时代的文学与批评——黄子平《文本及其不满》新著主题论坛实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