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照片》精选集卷二之《民间记忆》

《老照片》精选集卷二之《民间记忆》

  • 字数: 300
  • 出版社: 山东画报
  • 作者: 编者:老照片编辑部|
  • 商品条码: 978754744801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7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民间记忆(精)/老照 片精选集》由《老照片》编 辑部编著,2025年1月推出 。《老照片》问世于1996 年底,以“定格历史,收藏 记忆”为宗旨。2017年编辑 部曾编纂一套《老照片》精 选集,此次推出的是其续编 “精选集·卷二”,所选篇目 出自第111辑至第150辑《 老照片》,本书包含“一百 年前的毕业证”“出身名门的 母亲”等众多文章,记录了 不同人物的人生故事与家族 记忆。《老照片》已成为全 体国民的私人照相簿,让人 们在其中找到属于亲属和国 家的记忆。它使持续遗失而 贬值的记忆不断扩展、传递 并增值,超越了摄影,书中 征集的文字也超越文章,是 人们目睹照片时的喃喃自语 和迟到的告白。
精彩导读
一百年前的毕业证 王亚新 日前,去太原博物馆观 摩“2018太原·故宫文物展” ,其中两张直隶农务学堂的 照片引起我的关注:其一, 直隶农务学堂农具库(图1 );其二,直隶农务学堂春 耕教种(图2)。照片的文 字说明是:“光绪二十八年 (1902)十一月,直隶农 务学堂由直隶农务总局筹备 成立,三十年(1904)改 为高等农业学堂,是我国最 早的高等农业学堂。”在这 两张照片前,笔者徘徊踌躇 多时迟迟不忍离去,因为这 些内容唤醒了我对祖父历史 的一段回忆。 祖父王硕臣,字翰卿, 直隶(今河北)遵化县南岗 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故于1962年11 月,终年六十七岁。祖父在 青年求学时期与直隶农务学 堂有过不浅的缘分。因祖父 去世时笔者尚未出生,而父 亲在世时很少和我们姐弟提 及祖父的事,只知道他是学 农出身,但什么时间,毕业 于哪所学校我们并不了解。 还是在父亲去世后,母亲整 理他的遗物时,找到一个大 纸袋,里面装着祖父、父亲 、大姑的四张民国年间的毕 业证,其中祖父的毕业证就 有两张(图3、图4)。这才 搞清楚原来祖父毕业于直隶 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但有很 长一段时间,我也并不了解 直隶农专的历史渊源。后来 山西省图书馆在太原市文源 巷的书库对读者开放了,有 几年,周末下午没事的时候 ,就去图书馆转转。也许是 天意,2004年8月28日下午 ,在省图某书库的最下层, 无意中找到一本民国二十五 年(1936)出的《河北省 立农学院一览》(图5)。
目录
一百年前的毕业证 出身名门的母亲 我的少年时光 外婆 父亲下南洋 下南洋:舅太爷的新加坡往事 民国少女刘燕瑾 一张青岛老照片引起的回忆 一位邮局职员的人生 抗战年代的家 关于一位百岁老人的记忆 我家曾住万竹园 我的童年:1942年前后 一张照片三段故事 爷爷与外公的影存 外婆家 父亲的“路条”及其他 往事如昨旧照惟新 光影里的妈妈 伯父们 母亲梁秀娟的舞台生涯 燕园风雪后 一个军人保育员的影像记忆 大雅宝记忆 一份百年家谱 我的家族故事 我的母亲李敬仪 一名大尉军医1961年前后的日记 剪辫之忆 支边格尔木 记忆中的广西路3号 母亲的泪眼 父亲已远行 难忘的农村户口 红星大队的故事 军营生活点滴 我的高考 教书逸事 一次意外的“出镜” 不幸孩童之“幸福童年” 中宵不寐忆平生 母亲殁后周年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