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照片》精选集卷二之《重回现场》

《老照片》精选集卷二之《重回现场》

  • 字数: 300
  • 出版社: 山东画报
  • 作者: 编者:老照片编辑部|
  • 商品条码: 978754744800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7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重回现场》——“解锁时光穿梭机,重现历 史现场的蛛丝马迹”。以38篇重磅考据还原历史现 场。透过隆裕太后的国葬礼制,窥见王朝落幕的黄 昏;美联社记者韩森(H.Hanson)穿越封锁线的红 色镜头,揭开1949年的时代褶皱;晏欢钩沉的滇缅 战地影像与刘统笔下的上海‘二六大轰炸’,让惨 烈历史穿透时光发出轰鸣。重大历史节点的真实切 面在此徐徐展开。
精彩导读
庚子事变后的午门 杨 潜 1900年8月,紫禁城失去 了往日的皇家威严。八国联 军攻占北京后,于8月28日 在皇城内外进行了一次“炫 耀式”阅兵仪式,联军多达 两千三百名武装人员和西方 外交官,从大清门聚集,沿 紫禁城中轴线,依次穿过天 安门、午门、太和殿、神武 门,以示对清廷的轻蔑和羞 辱(图1)。午门是皇宫的 正门,隐喻着大清帝国的国 运,它是不会被征服者轻易 放过的。1901年1月27日, 是德皇威廉二世的诞辰日, 德军又选择在这里举办了一 场颇有声势的庆典(图2) 。 联军对北京的皇城、内 城和外城实行分区占领,宗 室昆冈等钦派留京办事大臣 向洋人多方求告,才未将紫 禁城划为占领区。联军将皇 宫交由美、日两国军队看守 ,美军据午门,日军据东华 门、西华门和神武门。尽管 对进出皇宫做了一些规定, 但各种身份的异邦人士,得 以自由入内观览,拍摄皇宫 建筑和景物,以满足他们对 深宫禁脔的好奇。日本摄影 师小川一真与建筑史学家伊 东忠太等人曾对紫禁城进行 系统调查、勘测,编纂了《 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至 于西方人拍摄的皇家建筑、 园林景观的照片,在当时多 用于报刊、书籍及邮政之需 ,今天则成为众多博物馆、 图书馆的珍藏。 在云志艺术馆影藏中, 有若干庚子事变前后的午门 影像。最为稀见的一帧老照 片,是清朝官吏在午门的合 影(图3),此前国内未见 公开披露,以致罕为人知。 一干文武官员及其随从,无 所顾忌地在皇宫正门前拍照
目录
庚子事变后的午门 青岛前世 德国人拍摄的胶澳租借地 蓦然回首 京汉铁路溯源之片羽 刘公岛上的三块功德碑 日俄战争的稀见影像 隆裕太后的丧事 明治时代军政要员的合影 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壬子兵变 袁世凯被刺与南北和谈 爷爷的欧战见闻 美国亚洲舰队在烟台 民国十九年蒙古会议留影 20世纪20年代胶济铁路大修合影初考 九十五年前的“济南惨案”影集 1931年:武汉水灾掠影 1935年:黄河董庄决口抢险相册 1936年:东征期间的两张红军合影 韩复榘焦土抗战剪影 寻访24道拐 一本抗战日记 菲律宾华侨的抗战照片 黄埔老兵邵光选的抗战影像 美联社记者韩森的红色之旅 《美亚》小组的延安之行 活跃于中缅印战区的照相连 滇缅战时影像钩沉 中缅印战地的餐饭 遗失的审讯记录及照片 巴尼·罗塞特在中国 1945—1947:吴绍同镜头里的上海 上海“二六大轰炸”始末 一位汽车兵的抗美援朝 中国见闻1956 1965年:斋藤康一的中国之旅 “文革”年代的地质勘探 来自对岸的“空飘” 改革年代的影像 一位日本摄影家镜头里的中国 那年,在西藏边境乃堆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