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超级大国的撕裂:美国250年政党政治史(历史学堂)

超级大国的撕裂:美国250年政党政治史(历史学堂)

  • 字数: 118
  • 出版社: 上海译文
  • 作者: [日]冈山裕王伟,于永妍译
  • 商品条码: 978753279575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0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在近现代世界政治史上,美国的政党因其独特的党群关系和运作规律而独树一帜。自1776年建国以来,历经多次分化、整合,最终发展成为今天两党制的形态。本书从政治史和制度史两个角度切入,回溯了美国政党政治250年的历史,从建国制宪时代开始,历经南北战争、大萧条、二战、冷战时代,一直讲述到2020年特朗普与拜登的选战。除了已经为大众所熟知的民主、共和两党外,还介绍了曾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联邦党人、辉格党以及其他第三党派的浮沉,不仅深入浅出地简介了政党政治制度的运作机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也勾勒出了美国两百多年来社会的演变轨迹。作者指出,两党制既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也导致了美国社会今天的内部撕裂、冲突,了解这些对于我们认识“美式民主”以及借鉴其经验教训,不无裨益。\\\\\\\\\\\\\\\\\\\\\\\\\\\\\\\\\\\\\\\\\\\\\\\\\\\\\\\\\\\\\\\"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冈山 裕 1972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1995年东京大学法学博士毕业,专业为美国政治、政治史,同年任同大学法学政治学研究科研究生院助手。1996年至1998年任康奈尔大学历史学客座研究员。2000年任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研究生院讲师(地域文化研究专业),2004年升任校助理教授。2007年任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副教授,2011年任教授。著有《美国两大政党制的确立——重建期战后体制的形成与共和党》(东京大学出版会,2005年,获美国学会清水博奖)、Judicializing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The Rise of the Independent Regulatory Commiss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1883-1937(Routledge,2019,获美国学会中原伸之奖)。参与编著作品有《专业性的政治学——与民主主义的相克与和解》(密涅瓦书房,2012年)、《美国的政治》(弘文堂,2019年)。 译者 王伟,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日本同志社大学访问学者。出版合译著《青年们,读马克思吧》等。 于永妍,泰山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日本京都府立大学访问学者。已单独出版有译著《梶井基次郎短篇小说选集》,《秘密:世界 2000位大富豪的幸福成功法》等;出版合译著《青年们,读马克思吧》,《青年们,读马克思吧2》。 \\\"
精彩导读
\\\\\\\\\\\\\\\\\\\\\\\\\\\\\\\\\\\\\\\\\\\\\\\\\\\\\\\\\\\\\\\"【精彩书摘】: ★如果把其他国家的政党比作一般建筑物,进门需要钥匙,内部也被划分成功能各异的多个房间,那么像帐篷一样的美国政党的规则则是进出皆自由,在内部的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都无所谓,形式极为宽松。 ★在美国,无论是精英还是选民,他们属于哪一个政党,是根据他们本人认为自己更接近两大政党的哪个阵营而决定的。也就是说,政党的成员可被视为聚集在巨大的帐篷下出入自由的一群人的总和。美国政党政治的特征在于,这两个帐篷已经覆盖到政治的方方面面,这在今天已经成为正式制度。 ★无论怎样的组织都存在一些广义的规则,这些规则规定了其成员组成以及成员的必要资格和组织活动的方式等(还包含一些默认的内容)。用刚才的比喻来说,帐篷就相当于是政党的规则,而聚集在帐篷之下的人则可以算作政党的成员。只不过,同样是政党规则,如果把其他国家的政党比作一般建筑物,进门需要钥匙,内部也被划分成功能各异的多个房间,那么像帐篷一样的美国政党的规则则是进出皆自由,在内部的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都无所谓,形式极为宽松。 ★总统也不过是所属政党中的一个选民而已,既没有向包括议会内政党在内的党内各个组织下达指示的权力,又因为党内组织性较弱,难以通过动员政治家而对其施加影响。即使是在统一政府之中,总统也未必能做到让同一政党的议员全都支持自己;反之,也不会因为是分裂政府,就绝对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立法。 ★特朗普煽动起的这一分裂很大程度上也与政党间的分裂重合,这并不奇怪。支持他的人,包括共和党支持者在内,主要是一些对民主党黑人总统奥巴马两期八年持续呼吁社会团结感到厌烦的人。 ★特朗普的另类特质经常会被强调,但是他的行动也不过是将现存的政党政治结构为我所用,或者助长已有之势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朗普并没有扩大出什么新的政治领域。这在他上台之后也是如此的。 ★多数人对民主进程的担忧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多数决定主义的联邦政府是否可取,其实还未有定论。如果政党约束力仍然薄弱,而且依旧是分裂政府的话,多数决定主义也存在局限性。在现在这个节点,很难判断实际会怎样发展。但是,今天两大政党的极化和对抗局面无疑具有历史意义,它迫使人们重新审视美国政治的基本特征。\\\\\\\\\\\\\\\\\\\\\\\\\\\\\\\\\\\\\\\\\\\\\\\\\\\\\\\\\\\\\\\"
目录
\\\\\\\\\\\\\\\\\\\\\\\\\\\\\\\\\\\\\\\\\\\\\\\\\\\\\\\\\\\\\\\"【目录】: 序言 序章 具有宽松政治覆盖面的美国政党 第一章 反政党的时代——美国革命至19世纪20年代 1 党派对立的原点——围绕《联邦宪法》的制定 2 党派政治的启动——联邦派和共和派的斗争 3 共和派的一党统治——“和睦时期”的内部对立 第二章 政党政治的正式化——杰克逊执政期至重建期 1 走向全国规模的两大政党制——民主党、辉格党的登场 2 “政党时代”的开始——渗透进社会生活的两大政党 3 围绕奴隶制的南北对立——走向民主、共和两大政党制 第三章 适应现代社会——南北战争后至20世纪30年代 1 战后秩序的摸索——两大政党的对抗和来自第三党的挑战 2 进步主义的政治——两大政党的“正式制度”化 3 现代政党政治的到来与新政 第四章 自由派处于优势的时代——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 1 具有多样性的两大政党的竞争与合作 2 20世纪60年代的转折期——肯尼迪至尼克松执政期 3 意识形态极化的开始 第五章 极化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至奥巴马执政期 1 加强攻势的保守派——极化的明显化和扩大化 2 走向“无法决断的政治”的道路 3 不具统一性的两大政党的对决政治 最终章 美国政治会走向多数决定主义吗 后记 参考文献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