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楚辞文化背景研究

楚辞文化背景研究

  • 字数: 212
  • 出版社: 湖北教育
  • 作者: 赵辉|总主编:张正明
  • 商品条码: 978755644391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西方文学理论 和研究方法,从文化的角度 ,分析了先秦时期楚辞中体 现的特殊的文学现象,深入 揭示楚辞生成的文化背景, 揭示了楚辞的民族文化内涵 。有利于进一步弘扬楚文化 ,促进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楚文化的土壤 第一节 楚国的民族组合与楚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蛮夷文化的性质 第三节 特殊的历程 第四节 历史缺环存在的意义(一) 第五节 历史缺环存在的意义(二) 第二章 虚幻的映象 第一节 民神杂糅 第二节 巫风的功绩 第三节 神话沃壤 第四节 龙凤的蕴含 第五节 交错的意象系列 第六节 人、神、仙 第三章 楚骚的精神氛围 第一节 屈骚精神 第二节 原始遗存 第三节 骈拇枝指与国之纲纪 第四节 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追求 第五节 逍遥游与独立意识 第六节 审美与情趣 第四章 楚辞的文化组合 第一节 “道”的蕴含 第二节 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 第三节 屈原与诸子百家 第四节 屈原人格精神的形成 第五节 《诗经》与《楚辞》 第六节 文化的升华和《楚辞》的诞生 第五章 文化融合与精神冲突 第一节 走出幽谷的恐惧 第二节 酒神精神与文明枷锁 第三节 屈原的悲剧 第四节 宋玉的悲怆 第五节 屈原与孔子、孟子 第六章 楚辞符号的文化意味 第一节 抒情诗体的采用与音乐精神 第二节 九九归一 第三节 楚辞杂言的底蕴 第四节 从精神空间到符号空间 后记 再版后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