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早期道教史(增订本)

早期道教史(增订本)

  • 字数: 307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汤一介|
  • 商品条码: 978730033846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魏晋南北朝 时期道教的深入研究,肯定 了“宗教”和“非理性”对人类 社会生活的意义,将道教提 升到学术层面来探讨,期在 重新建构道教思想体系。书 中指出,道教作为一种宗教 ,虽然不同于儒家与道家, 但其思想源流却又离不开这 两家,它从一开始就是以儒 道互补为特征的。
作者简介
汤一介先生(1927.2-2014.9),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儒藏》编纂与研究”重大专项首席专家,《儒藏》总编纂。 汤一介先生的主要教学及研究领域为魏晋玄学、早期道教、佛学、儒学、中西文化关系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主要论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英文)、《在非有非无之间》、《非实非虚集》、《昔不至今》、《佛教与中国文化》、《和而不同》、《我的哲学之路》、《儒学十论及外五篇》、《瞩望新轴心时代》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道教的产生是适应了东汉末期中国本民族(主要是汉族)的社会、政治、经济、道德以及人们的心理的需要 二、道教发展成一种完整意义的有重大影响的宗教的过程表明了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宗教团体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道教哲学作为一种宗教哲学有着它显明的特点,其特点只能在和其他宗教对比中加以揭示 第二章 《太平经》——道教产生的思想准备 一、《太平经》的成书问题 二、论《太平经》中的“气”与“道” 三、关于《太平经》若干问题的讨论 第三章 道教的产生 第四章 《老子想尔注》与《老子河上公注》 一、《老子想尔注》 二、《老子河上公注》 第五章 三国西晋时期对道教的限制 第六章 道教在东晋南北朝的发展 一、整顿和建立道教的教会组织 二、为道教建立和完善其宗教教义的理论体系 三、编纂道教经典 四、制定和完善教教规仪 五、编造神仙谱系和传授历史 第七章 为道教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家葛洪 一、生平与著作 二、为道教建立理论体系 三、《抱朴子内篇》、《外篇》所反映道教“治身”与“治国”并重的特点 四、在医药学和化学上的贡献 第八章 为道教建立比较完备的教规教仪的思想家寇谦之 一、生平与著作考证 二、对道教的改革 三、为道教建立教规教仪 第九章 为道教首创经典目录的思想家陆修静 一、对道教的经典进行分类、整理,编出《三洞经书目录》 二、为整顿道教组织建立教规教仪 三、提出建立独立的道教组织形式 第十章 为道教创立神仙谱系和传授历史的思想家陶弘景 一、生平与著作 二、对早期道教神仙学说的总结和改造 三、为道教建立神仙谱系和传授历史 第十一章 为道教创立哲学理论的思想家成玄英 一、成玄英的生平与著作 二、魏晋玄学是先秦老庄思想的新发展 三、重玄学的产生和完成 附录一 敦煌本太平经残卷(斯·四二二六) 附录二 论早期道教的发展 附录三 论《道德经》建立哲学体系的方法 附录四 《道德经》导读 一、老子和《道德经》 二、我们应如何了解《道德经》的“道” 三、我们应如何了解《道德经》的“德” 四、《道德经》中的“辩证法”思想 五、《道德经》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 附录五 要重视《道德经》注疏的研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