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读懂乡村振兴与乡村金融

读懂乡村振兴与乡村金融

  • 字数: 173
  • 出版社: 中信
  • 作者: 贝多广 曾恋云
  • 商品条码: 978752177458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26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指出乡村发展的本质以及乡村发展挑战在全球的普遍性——即便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发达国家,也仍在通过发展战略和专门政策持续地关注、支持乡村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书以乡村经济和乡村金融为主线,探讨和解答了乡村振兴与乡村金融发展中一系列根本和重大问题:乡村振兴到底是要振兴什么?乡村经济的主体是农民吗?什么是乡村金融?与农村金融有何区别?乡村金融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使命是什么?乡村金融难在哪里?乡村金融发展可以完全靠市场力量吗?乡村金融改革要怎么做?等等;并借鉴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发达经济体乡村金融的先进实践经验,提出构建完善的乡村金融生态体系、提高乡村韧性的具体方法与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动力。 本书通过深入研究和系统解读,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和把握乡村振兴与乡村金融的实质,抓住乡村振兴与乡村金融发展变革的重要机遇。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财政金融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IFCII)理事会主席,2015—2024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简称“绿皮书”)主编,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IFCFI)发起人。曾先后任职于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中金公司、摩根大通,有30余年金融市场从业经验。20世纪90年代初曾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和纽约联储银行担任客座研究员。学术著述甚丰,代表作有《宏观金融论》《中国资金流动分析》《超越普惠金融》等。曾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目前致力于推动中国普惠金融和中国影响力投资事业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研究覆盖普惠金融诸多领域,特别关注金融支持微弱经济体的能力建设、金融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多次参与编写《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普惠金融、金融能力相关主题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部分 重新认识乡村及其发展 第一章 乡村振兴的大视野 / 3 乡村振兴,我们需要振兴的是什么  / 3 乡村发展关键而持续的挑战 / 10 是否有“万能良药”  / 15 第二章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与乡村金融中的“乡村” / 17 为什么不是“农村振兴”  / 18 作为一个地域概念,乡村的广袤或许超出你想象 / 22 为什么县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 27 第三章 认识今日乡村经济主体及其金融需求 / 32 谁是今日乡村经济主体  / 33 乡村经济主体的经济特征 / 36 乡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 / 45 第二部分 以生态体系的视角看待乡村金融 第四章 何谓乡村金融生态体系  / 53 从“农村金融”到“乡村金融” / 54 认识乡村金融的生态体系 / 56 第五章 “支付+”是不是过气热词  / 62 世界领先的“村村通” / 62 从“通”到“用” / 64 理解乡村“支付+”尚未实现的潜力 / 65 乡村支付“毛细血管”的升级 / 67 支付+公共服务 / 70 第六章 乡村的韧性从何而来  / 73 当意外和疾病可以轻易吞噬一个家庭的财富 / 74 普惠保险可能比普惠贷款更重要 / 76 乡村家庭的风险及其保险保障需求 / 78 乡村小微经营者的风险及其保险需求 / 83 普惠保险的中国机会:规模效应与保险科技 / 86 第七章 乡村也可以有财富管理服务  / 88 理而有财,还是有财再理  / 88 不妨开一点脑洞:“乡村私人银行”了解一下  / 91 第八章 创投也有“乡村版”  / 97 打工还是创业  / 97 以广义的视角看创投 / 99 不止于信贷的小额信贷 / 104 第九章 乡村金融还离不开资本市场  / 106 多层次股权市场 / 106 债券发行和资产证券化 / 110 衍生品市场 / 120 第三部分 乡村金融的道与术 第十章 乡村金融难在哪里 / 127 乡村金融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 127 触达“最后一公里”的基本服务模式 / 133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现实挑战 / 138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思路 / 148 数字时代的“最后一公里”物理网点有何意义  / 157 第十一章 乡村贷款利率越低越好吗  / 161 从城市到乡村:“现金贷”替代产品的现实需求 / 161 如何看待“现金贷”替代产品的利率  / 169 如何看待生产性小额贷款的利率  / 173 低价更重要,还是可持续的金融机会更重要  / 180 如何降低利率而不伤害市场活力  / 183 第十二章 乡村金融如何提升规模效应  / 185 聚合供应模式有哪些类型  / 185 如何弥补乡村小银行的规模劣势  / 192 第十三章 乡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完全依靠利润最大化的机构吗  / 202 自由市场中的“双重目标” / 202 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乡村金融渊源:双重目标农业金融 / 204 从双重目标农业金融到双重目标乡村金融 / 218 双重目标金融出现的契机:利润驱动为主的金融难以满足乡村发展需求 / 222 如何推动双重目标金融在乡村的良性生长 / 225 第十四章 如何打造乡村金融的优质生态  / 249 明确定位 / 249 构建基础设施 / 253 活化乡村金融市场 / 259 布局能力建设长效机制 / 26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