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临床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临床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 字数: 376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编者:郑峻松|
  • 商品条码: 978711737674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各类寄生虫按寄生虫定居官腔或组织器官分类目录,按形态与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的框架编写。为方便实验室检查,对于各种寄生虫病及其检验的阐述仍以寄生虫在人体主要的寄生部位为序,偏重与临床有关的内容,并重点介绍实验室诊断的技术方法、应用及其评价,尽量吸收近年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在寄生虫样本的采集和保存部分,增加粪便样本的采集和保存、血液样本的采集和保存以及其他部位样本的采集和保存等内容,同时增加寄生虫检验的质量控制内容,以规范和适应临床实验室的实际应用。主要供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和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生使用。
作者简介
现任国际分子诊断医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医学检验装备学会常务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解放军医学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和Clin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杂志专栏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评审专家组专家等。
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 1

第二节 寄生现象与寄生虫病 / 2

一、 生物种间的几种关系 / 2

二、 寄生虫的生活史 / 3

第三节 寄生虫的分类 / 3

第四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5

一、 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 5

二、 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 5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 6

一、 带虫者、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 6

二、 多寄生现象 / 6

三、 幼虫移行症 / 6

四、 异位寄生 / 6

第六节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 7

一、 寄生虫抗原 / 7

二、 寄生虫免疫逃避的机制 / 7

三、 寄生虫感染宿主免疫应答的特点 / 8

四、 超敏反应 / 8

第七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 9

一、 流行的基本环节 / 9

二、 流行因素 / 10

三、 流行特点 / 10

四、 寄生虫病的防治进展及挑战 / 10

第八节 寄生虫感染的诊断 / 12

一、 临床诊断 / 12

二、 实验室检查 / 12

第九节 临床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 13

一、 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应用范畴 / 13

二、 检验技术在寄生虫病防治中的作用 / 14

三、 现代临床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发展方向 / 14

第二章 消化道寄生虫/16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 17

第二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 19

第三节 毛首鞭形线虫 / 23

第四节 蠕形住肠线虫 / 24

第五节 粪类圆线虫 / 26

第六节 其他人体消化道寄生线虫 / 28

一、 东方毛圆线虫 / 28

二、 艾氏小杆线虫 / 29

第七节 猪巨吻棘头虫 / 29

第八节 布氏姜片吸虫 / 31

第九节 异形吸虫 / 33

第十节 棘口吸虫 / 34

第十一节 带绦虫 / 35

一、 链状带绦虫 / 35

二、 肥胖带绦虫 / 39

三、 亚洲带绦虫 / 41

第十二节 膜壳绦虫 / 42

一、 微小膜壳绦虫 / 42

二、 缩小膜壳绦虫 / 44

第十三节 其他消化道寄生绦虫 / 45

一、 阔节裂头绦虫 / 45

二、 犬复孔绦虫 / 46

三、 西里伯瑞列绦虫 / 46

第十四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 47

第十五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 53

第十六节 结肠小袋纤毛虫 / 55

第十七节 隐孢子虫 / 57

第十八节 其他消化道寄生原虫 / 59

一、 人芽囊原虫 / 59

二、 贝氏等孢球虫 / 60

三、 齿龈内阿米巴 / 61

四、 人毛滴虫 / 62

第三章 肝脏与胆管寄生虫/64

第一节 肝毛细线虫 / 64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 66

第三节 肝片形吸虫 / 69

第四节 细粒棘球绦虫 / 71

第五节 多房棘球绦虫 / 75

第四章 脉管系统寄生虫/78

第一节 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 78

第二节 日本血吸虫 / 85

附:尾蚴性皮炎 / 95

第三节 疟原虫 / 96

第四节 利什曼原虫 / 105

第五节 锥虫 / 109

一、 布氏锥虫 / 109

二、 枯氏锥虫 /111

第六节 巴贝虫 / 113

第五章 神经系统寄生虫/115

第一节 广州管圆线虫 / 115

第二节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 117

第六章 皮肤与组织寄生虫/120

第一节 旋毛形线虫 / 120

第二节 麦地那龙线虫 / 124

第三节 美丽筒线虫 / 125

第四节 异尖线虫 / 126

第五节 斯氏并殖吸虫 / 127

第六节 曼氏迭宫绦虫 / 128

第七节 刚地弓形虫 / 129

第八节 肉孢子虫 / 133

第九节 疥螨 / 135

第十节 蠕形螨 / 136

第十一节 蝇蛆 / 137

第十二节 虱 / 139

第十三节 潜蚤 / 140

第七章 呼吸系统寄生虫/143

第一节 卫氏并殖吸虫 / 143

第二节 兽比翼线虫 / 145

第三节 粉螨 / 146

第四节 蠊缨滴虫 / 147

第八章 眼部寄生虫/150

第一节 结膜吸吮线虫 / 150

第二节 旋盘尾线虫 / 152

第九章 泌尿生殖系统寄生虫/154

第一节 阴道毛滴虫 / 154

第二节 肾膨结线虫 / 156

第三节 埃及血吸虫 / 156

第十章 寄生虫病病原学检验技术/158

第一节 消化道寄生虫的检查 / 158

一、 粪便直接涂片法 / 159

二、 厚涂片透明法 / 160

三、 定量透明法 / 160

四、 饱和盐水浮聚法 / 161

五、 自然沉淀法 / 162

六、 钩蚴培养法 / 163

七、 肛门拭子法 / 163

八、 肛周蛲虫检查 / 164

九、 粪便虫体检查法 / 164

十、 铁苏木素染色法 / 164

十一、 溶组织内阿米巴培养 / 165

十二、 隐孢子虫卵囊染色检查 / 166

十三、 内镜检查法 / 167

十四、 十二指肠引流法 / 167

第二节 肝脏与胆管寄生虫的检查 / 167

一、 倒置沉淀法 / 167

二、 小肠液检查 / 167

三、 棘球蚴砂的显微镜检查 / 168

第三节 脉管系统寄生虫的检查 / 168

一、 血膜染色法 / 168

二、 溶血离心沉淀法 / 170

三、 穿刺涂片染色检查法 / 171

四、 体液内微丝蚴检查法 / 171

五、 毛蚴孵化法 / 171

六、 直肠活组织检查法 / 172

七、 尼龙绢筛集卵法 / 173

八、 原虫体外培养法 / 173

九、 动物接种法 / 173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寄生虫的检查 / 174

一、 脑脊液离心镜检 / 174

二、 动物接种及人工培养 / 174

第五节 皮肤与组织寄生虫的检查 / 174

一、 皮下结节和肌肉活组织检查 / 175

二、 疥螨检查 / 175

三、 蠕形螨检查 / 175

四、 蝇蛆检查 / 176

五、 虱检查 / 176

第六节 呼吸系统寄生虫的检查 / 177

一、 痰液检查 / 177

二、 支气管镜检查 / 177

第七节 眼部和泌尿生殖系统寄生虫的检查 / 177

一、 眼部寄生虫检查 / 177

二、 泌尿生殖系统寄生虫检查 / 178

第十一章 寄生虫病免疫学检验技术/179

第一节 一般免疫学诊断技术 / 179

一、 皮内试验 / 179

二、 乳胶凝集试验 / 180

三、 间接血凝试验 / 180

四、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180

五、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 181

六、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 181

七、 免疫酶染色试验 / 181

八、 免疫印迹试验 / 182

九、 免疫层析技术 / 182

第二节 寄生虫学特殊免疫学诊断技术 / 182

一、 血吸虫环卵沉淀试验 / 182

二、 诊断弓形虫感染的染色试验 / 183

三、 旋毛虫环蚴沉淀试验 / 184

第三节 单克隆抗体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 184

第十二章 寄生虫病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185

第一节 特异性核酸序列检测 / 185

第二节 生物芯片技术 / 186

第三节 高通量测序 / 187

第四节 其他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189

第十三章 临床寄生虫检验技术的质量控制/190

第一节 临床样本的采集和保存 / 190

一、 粪便样本的采集和保存 / 190

二、 血液样本的采集和保存 / 192

三、 其他部位样本的采集和保存 / 192

第二节 寄生虫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 193

一、 标本的采集 / 193

二、 标本的处理和保存 / 194

三、 蠕虫成虫标本的采集及固定保存 / 195

四、 蠕虫虫卵的采集及固定保存 / 195

五、 肠道原虫标本的采集及固定保存 / 195

六、 腔道内原虫标本的采集及固定保存 / 195

七、 组织内原虫标本的采集及固定保存 / 196

八、 血液内原虫标本的采集及固定保存 / 196

九、 医学昆虫标本的采集及固定保存 / 196

十、 寄生虫标本的包装和邮寄 / 196

第三节 寄生虫检验的质量控制 / 197

一、 检验前质量控制 / 197

二、 检验中质量控制 / 197

三、 检验后质量控制 / 198

附录 寄生虫病实验室诊断中的生物安全/200

推荐阅读/202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0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