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孟学思想史论.卷三,东北亚域外孟子学诠释的流衍

孟学思想史论.卷三,东北亚域外孟子学诠释的流衍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黄俊杰|总主编:中山大学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
  • 商品条码: 978710024582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9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孟学思想史论》卷三 讨论的主题是孟子学东传日 朝地区之后,朝鲜与日本儒 者对孟学思想的新诠释。作 者从孟子学内部的问题意识 和朝鲜儒学史、日本儒学史 的视野出发,考察了朝鲜王 朝(1392—1910)与德川 时代(1603—1868)两国 内部有关孟子政治思想的论 辩及其思想史意义。作者还 论述了东亚视野在孟子学研 究中的重要意义,以及该地 区孟子学的同调与异趣。日 朝儒者释《孟子》于异域, 出新解于陈编,他们的阐释 构成了东亚孟子学的新篇章 。
作者简介
黄俊杰,台湾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欧洲研究院外籍院士(2019),主要研究领域为东亚儒学、史学史与方法论、战后台湾史。曾获台湾教育部门“国家”讲座、学术奖、台大学术研究顶尖专兮、中山学术著作奖、胡适纪念讲座、杰出人才讲座等。学术代表作包括《东亚儒学的新视野》、《孟学思想史论》(一、二、三卷)、《深叩孔孟》、《东亚儒家仁学史论》、《东亚儒家人文精神》等。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一、21世纪重访东亚思想传统的必要性及其策略 二、东亚儒家经典性之类别及其移动 三、作为经典的《孟子》及其在域外的“脉络性转换” 四、孟子学诠释与朝日儒者思想主体性的建立 五、本书结构与论述课题 第一部 孟子学的视野 引言 第二章 朝日儒者对孟子政治思想的论辩(上):以“王道”理念为中心 一、引言 二、朝鲜君臣互动中的孟子及其“王道”概念 三、孟子“王道”概念在日本的两阶段“脉络性转换” 四、作为“王道”对立面的“霸道”:兼论管仲的历史定位 五、结论 第三章 朝日儒者对孟子政治思想的论辩(下):以“孟子不尊周”问题为中心 一、引言 二、朝鲜儒者对“孟子不尊周”的辩论 三、日本儒者对“孟子不尊周”问题之论述 四、结论 第四章 朝日儒者对孟子心性论的思考:以“知言养气”说为中心 一、引言 二、朝鲜儒者对孟子心性论的解释 三、日本儒者对孟子心性论的解释 四、结论 第二部 朝日儒学史的视野 引言 第五章 17世纪朝鲜儒者的两种孟子学:李惟泰与郑齐斗 一、引言 二、17世纪朝鲜孟子学的思想背景 三、李惟泰孟子学中的朱子学元素 四、郑齐斗孟子学中的阳明学元素 五、结论 第六章 17世纪东亚比较视域中的伊藤仁斋孟子学 一、引言 二、仁斋方法学的思想史背景及其运用 三、仁斋孟子学的关键词及其对朱子学的批判 四、伊藤仁斋与黄宗羲的孟子学之比较 五、结论 第七章 18世纪东亚比较视域中的丁茶山孟子学 一、引言 二、茶山对孟子性善论的解释 三、东亚儒学视野中的茶山孟子学 四、结论 第八章 18世纪朝鲜国王正祖与儒臣对孟子学的解读 一、引言 二、东亚王权与孟子的互动:历史的回顾 三、正祖与儒臣关于孟子心性论的讨论 四、正祖与儒臣关于孟子政治论的讨论 五、结论 第三部 结论 第九章 中国孟子学对照下的朝日孟子学 一、引言 二、孟子的魅力何在 三、《孟子》文本的魅力何在 四、孟子学与中朝日权力结构之关系 五、朱子学在中朝日孟子学中的角色 六、总结 附录 引言 附录一 朝鲜王朝时期朝鲜孟子学文献选编注释 1.柳成龙(1542-1607):《读余隐之尊孟辨》 2.李民成(1570-1629):《孟子不尊周论》 3.俞築(1607-1664):《疑孟辨》 4.鱼有凤(1672-1744):《孟子不尊周论》 5.洪泰猷(1672-1715):《孟子不尊周论》 6.郑宗鲁(1738-1816):《孟子不尊周论》 7.宋时烈(1607-1689):《浩然章质疑》 8.金昌协(1651-1708):《上尤斋孟子浩然章义问目》 9.郑齐斗(1649-1736):《浩然章上解》诠释选文4则 10.任圣周(1711-1788):《孟子不动心章说》 11.丁茶山(1762-1836):《公孙丑问不动心章》诠释选文5则 12.李恒老(1792-1868):《孟子浩然章疑义》 13.许传(1797-1886):《孟子不动心章己巳五月,以同经筵进参》 附录二 德川时代日本孟子学文献选编注释 1.伊藤仁斋(1627-1705):《孟子劝诸侯行王道论》 2.荻生徂徕(1666-1728):《孟子识》 3.太宰春台(1680-1747):《孟子论》 4.薮孤山(1735-1802):《崇孟》 5.深谷公干:《辨非孟论》 6.中山城山(1763-1837):《崇孟解》 7.松村九山(1743-1822):《管仲孟子论》 8.日尾瑜(1788-1858):《管仲非仁者辨》 9.伊东蓝田(1734-1809):《蓝田先生汤武论》 10.藤田东湖(1806-1855):《孟轲论》 志谢 引用书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